歐洲汽車產業轉型出路何在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時間:2025-02-19 分享:
近年來,歐洲汽車行業由於麵臨成本負擔加重等問題,導致競爭力減弱,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和銷量持續下降,一些汽車公司為降低生產成本,不得不大規模裁員。為應對這些挑戰,歐洲汽車行業應順應當今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發展潮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全球產業合作共贏。
近年來,歐洲汽車行業正在經曆深刻轉型的過程中,麵臨著諸多挑戰,可謂舉步維艱。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成本負擔加重,導致競爭力減弱,傳統燃油車的市場份額和銷量持續下降。包括大眾在內的一些汽車公司為降低生產成本,不得不大規模裁員。
汽車行業是歐盟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產值近1萬億歐元,約占歐盟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並且歐盟汽車產業直接或間接雇用了超過1300萬人,占歐盟總就業人數的6.6%。此外,汽車及上下遊配套產品出口約占歐盟出口總額的10%。由此可見,一旦歐洲汽車行業有所動蕩,歐盟經濟也是疲態盡顯。
為應對這些挑戰,歐盟委員會在今年年初召開了“歐洲汽車行業未來戰略對話”會議,與業內人士討論如何加強歐洲汽車行業的競爭力、推動關鍵技術的發展,並確保公平的國際競爭環境。與會專家普遍認為,歐洲汽車行業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果斷采取行動排除發展障礙。
從對話會內容看,有兩項核心議題:一是製定具體政策措施,促進汽車行業向清潔能源轉型,加速采用清潔能源技術。二是精減優化歐盟現有的監管體係。業內人士廣泛呼籲,歐盟應降低監管成本及轉型負擔。
此外,歐盟委員會宣布,將於3月5日前提交一份全麵的行動計劃,以確保提升歐洲汽車行業的全球競爭力。該行動計劃具體包括:製定具體措施,推動汽車行業向清潔能源過渡;加強產業鏈各環節的協同與創新;鼓勵在技術和數字領域的創新,以提升行業競爭力;關注從業人員技能提升和社會影響,確保行業可持續發展等。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歐盟之所以急切地為汽車行業找出路,是形勢所迫的無奈之舉,而非前瞻性布局。所謂的嚴峻形勢一方麵是受到電動汽車迅猛發展與數字化技術革命的影響,歐洲汽車行業前進的步伐緩慢;另一方麵則麵臨來自外部的激烈市場競爭。此外,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加重了歐洲汽車行業的危機感。
歐洲汽車行業到底出了什麽問題?以至於作為經濟增長的發動機有熄火的風險。
一是歐盟產業政策搖擺不定,缺乏長期戰略。德國汽車界批評說,歐盟近年來頻繁更改環保和技術標準,導致企業無法有效製定長期戰略。這也是對話會上提出“清潔能源和精簡監管框架”的初衷。根據歐盟綠色協議,各成員國將在2035年全麵禁售燃油車,不少專業人士質疑這項政策是否行得通?歐洲的環保政策和碳排放法規推動了電動汽車市場的增長,但也讓傳統車企承受了巨大的轉型壓力。因此,多數汽車企業仍在徘徊觀望。由於歐洲電網在能源供應方麵存在可再生能源產能不足的問題,一些車企擔憂歐盟的“全麵清潔化”戰略是否具有可行性。
不過,歐盟內部要求加快綠色轉型的呼聲也很高。各地綠色環保組織要求歐盟政府明確2030年前的減排目標,並限製高汙染車型的生產與銷售。
二是歐洲汽車行業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麵臨著技術相對落後等挑戰。因此,隻能依賴亞洲電池及芯片的供應。寶馬和斯柯達與會代表在本次會議上強調,歐盟需要加快推進本地電池工廠建設。然而,這不可能一蹴而就,大眾、奔馳、標致雪鐵龍等公司則表示,期待歐盟能夠提供更明確的財政激勵與政策支持,包括補貼電池研發、優化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等。
三是歐盟電動汽車價格偏高,市場競爭力不強。從消費者角度看,目前歐洲市場電動汽車價格偏高,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難以承擔昂貴的電動汽車購置成本。同時,充電樁數量不足、收費標準混亂等現象也普遍存在。
四是電動汽車競爭加劇,傳統車企優勢不再。歐洲汽車製造商曾憑借精湛工藝、卓越性能和經典品牌形象,在全球市場占據重要地位。但是,歐洲傳統車企在轉型過程中反應遲緩,特別是在電動汽車領域大為落後。盡管大眾、寶馬和奔馳等在電動汽車領域已加大投入,推出了多款純電車型,但產品缺乏革命性創新,充電網絡建設和軟件體驗也明顯落後,使其難以繼續發揮原有優勢。

五是綜合生產(chan) 成本高昂。歐洲國家勞動力成本高企,嚴(yan) 格的環保法規以及繁雜的行政程序都加重了經營成本,而且高額稅費也進一步加重歐洲汽車製造商的生產(chan) 負擔。德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斷言,德國汽車要想重回世界領先地位,需要“廉價(jia) 能源、減少監管和官僚主義(yi) 、具有競爭(zheng) 力的稅收和繳費體(ti) 係”。


應該看到,歐洲汽車行業雖然未陷入所謂的重大危機,近幾年車企利潤仍較為可觀,但競爭力衰退、市場前景不佳等問題依然存在。歐洲車企在品牌、技術和管理等方麵有著深厚積累,市場經驗豐富,關鍵是要順應當今汽車行業電動化、智能化發展潮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全球產業合作共贏。(翁東輝)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