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出口暴跌近3成!韓國對華貿易順差時代已落幕

來源:外跨研究中心、外市場綜合整理自華爾街見聞、觀察者網等 時間:2023-05-04 分享:



“韓國對華貿易大規模順差時代已落幕。”韓國主管經濟的副總理在美國說完這番話不久,韓媒4月30日就梳理發現,今年第一季度中國主要貿易夥(huo) 伴中韓國對華出口降幅最大,暴跌近三成。


5月1日,韓國海關(guan) 公布數據顯示,韓國4月對外出口額同比下降14.2%,超過經濟學家預期的下降12.2%


其中,4月韓國對中國的出口下降26.5%,為(wei) 連續第11個(ge) 月下降。


與(yu) 此同時,由於(yu) 芯片需求下降、價(jia) 格下跌,韓國4月主要出口產(chan) 品半導體(ti) 的出口額下降了41%,連續第九個(ge) 月下跌



  • 韓國今年首季對華出口降近三成


今年第一季度,在中國的主要貿易夥(huo) 伴中,韓國對中國的出口降幅最大。


根據中國海關(guan) 總署24日公布的數據,今年1-3月,韓國對華出口額為(wei) 382億(yi) 美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28.2%。


一季度,中國進口總額同比下降7.1%。而在23個(ge) 主要貿易夥(huo) 伴中,韓國對華出口降幅居首。日本同比下降19.5%,美國降幅僅(jin) 為(wei) 1.7%。


從(cong) 對華出口規模來看,去年韓國對華出口規模排名第二,今年一季度則降至第五。


值得一提的是,韓聯社3月28日曾報道稱,從(cong) 目前態勢來看,中國已逐漸從(cong) 韓國的第一大貿易順差國成為(wei) 第一大貿易逆差國。今年全年,韓國對華貿易收支恐將31年來首次出現逆差。


韓國產(chan) 品在中國進口市場所占份額(《韓國日報》圖)


  • 很大原因是半導體(ti) 出口低迷


據韓國貿易協會(hui) 和韓國央行的數據,受全球半導體(ti) 需求下滑,存儲(chu) 器市場價(jia) 格出現滑坡影響,一季度韓國半導體(ti) 出口較去年同期銳減四成。半導體(ti) 產(chan) 品對華出口增長率從(cong) 去年四季度的-31.7%,進一步下滑至今年一季度的-44.5%。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全球存儲(chu) 芯片行業(ye) 進入“寒冬”,而韓國是全球最大存儲(chu) 芯片製造國,占據全球7成的DRAM市場。


半導體(ti) 也是韓國最重要出口商品之一,在其出口額中所占的比重約為(wei) 20%,而在韓國出口的半導體(ti) 中,又以存儲(chu) 芯片為(wei) 主。


分析指出,中國經濟重啟後,在進口依賴程度較低的餐飲、住宿等麵對麵服務迅速恢複的推動下,消費火速升溫。相反,手機、汽車等耐用品消費偏弱,最終產(chan) 品及中間產(chan) 品的進口尚未能恢複。



在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李尚勳看來,影響韓貨在華市場表現的因素有很多,但中國品牌的崛起及產(chan) 品品質的升級,可謂最根本的原因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yu) 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石先進特別提到,未來韓國商品在華是否能走出低穀,既要看兩(liang) 國的政治水溫和中國經濟走勢,也取決(jue) 於(yu) 韓國品牌能否在華重塑自身競爭(zheng) 力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經濟中心主任陳子雷則提醒,對日韓品牌在華銷售遇冷不應盲目樂(le) 觀,還要從(cong) 更長遠的角度看待。


從(cong) 總體(ti) 上來看,日韓仍在部分關(guan) 鍵製造業(ye) 技術和工藝領域領先世界,中國企業(ye) 可在新業(ye) 態和新消費模式等方麵發揮自身優(you) 勢,彼此的合作前景非常廣闊。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