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式下達“逐客令”:一顆螺絲釘都不要!

來源:進出口經理人 時間:2023-11-15 分享:


日前,中國宣布取消對日機床進口訂單,總金額高達1112億元。消息一出,日媒評論道:“本想對華脫鉤斷裂,反倒自斃於愚蠢之中。”

此前,對華出口高端機床一直以來都是日本在中日貿易中創造順差的重要商品之一,如今接到中國的“逐客令”,一定程度上衝擊了日本的機床產業。


曾經依賴日本進口機床

小到一顆螺絲釘,大到航母火箭配件,幾乎所有工業零部件都離不開機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在全球排名前10的機床企業中,有4家都來自日本,並且國際上的行業標準和認證規定,很多都是由日企最初決定的。

這就使得中國機床產業麵臨嚴重的技術壁壘,而且必須遵循日企業製定的規範。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機床產業發展可謂步履維艱,在發達國家逐步實現數字機床產業化之際,中國的機床產業仍然停留在人工控製階段。

據數據顯示,當時中國高端機床製造的國產化率僅為6%,而日本的這一數據則為32%。

為滿足國內生產需求,中國隻能依賴從日本等發達國家進口機床設備。但機床設備的研發、生產一直由美德、日本的企業所壟斷。

在5軸精密機床領域,美日德常年奉行一致對外實施“不參觀”策略,拒絕別國工程隊交流,擔心機床技術被“偷”走。

日本工程師還曾傲慢表示“我們的技術,中國20年也趕不上”。

此外,美、日等企業還曾聯合起來,為中企的技術發展和市場推進設下重重障礙,使得勢頭正勁的沈陽機床廠持續遭受排擠,一連虧損10餘年。

國產自研技術的火種,差點兒就此熄滅。


如今斬斷近一半日企訂單

2023年6月,中國正式宣布取消日本企業111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0億元)的機床訂單,導致日本機床業集體恐慌。

並要求日本企業離開中國、禁止進口日本機床設備,一顆螺絲釘都不行。

此番,中國取消了45%的日本機床訂單,相當於剝奪了日本機床產業近半數的收入來源,給日本機床企業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和困難。

這不僅會影響日本機床企業的生產和經營,還會影響其在全球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地位。

更重要的是,這個決定也是中國對日本政府在對華政策上的一次警告和反擊。

日前,據央視新聞報道,如今中國機床生產額高達1823億元,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其中,在高端產業上,中國沈陽機床的龍門係列突破了0.01毫米瓶頸,位於世界前列。

此外,據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機床工具進出口總額逾330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個百分點,其中對外出口額209.5億美元,同比增長約9%。

而進口額卻出現了同比下跌的情況。由此可見,我國的機床製造業完全有能力擺脫對歐美、日本企業的依賴。

雖然我國機床產業的發展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但這種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而從發達國家進口高端機床,更多的是在為國內機床事業錦上添花,並非不可或缺。相比之下,我國機床市場還有很大的創新空間。


產業博弈的本質

事實上,與其說是中國單方麵取消對日機床進口訂單,倒不如說是日本對華的產業打壓政策導致了今天的局麵。

畢竟,日本選擇高度配合美國與西方國家遏製中國精密機床產業發展,中國自然可以拒絕進口日本機床,以此來增加本國機床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

此次,中國選擇取消部分對日機床進口訂單,本質上就是雙方在高端機床產業鏈的直接博弈。

而促成這場博弈的原因正是部分發達國家對新興國家不斷層層加碼的圍堵和限製。

如今,中國嚴重依賴進口機床的局麵已成為過去式,機床產業不僅逐漸取代進口,還開始反向海外輸出。

日前,據中國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我國出口產值占29%,消費額高達32%。

而對日本來說,不僅失去了中國訂單,其在國際市場的份額也不斷縮減。這也引起《朝日新聞》等日媒反思:“跟錯人的後果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隨著國產技術的發展,中國製造必將走向全世界。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