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 高端突圍 “工業母機”步入加速成長期

來源:中國工業報 時間:2023-06-25 分享:

      無論是神舟飛天、蛟龍入海,還是國產(chan) 大飛機C919的成功商飛,以航空裝備、海洋工程裝備製造為(wei) 代表的中國高端製造業(ye) 發展勢頭迅猛,離不開有著“工業(ye) 母機”之稱的數控機床。近年來,在國家和地方產(chan) 業(ye) 政策支持、新技術革命推動,以及市場需求牽引等綜合作用下,我國數控機床行業(ye) 步入加速成長期。


  自主創新保障重點領域裝備需求


  今年4月,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hui) 以參展總人次、總人數、觀眾(zhong) 人數三大指標創下曆史新高的空前盛況落幕後,第三屆工業(ye) 母機高質量發展論壇在浙江溫嶺成功召開,眾(zhong) 多重磅新品發布接踵而至,一向自帶流量和關(guan) 注度的機床行業(ye) ,在精度、智能化程度上紛紛“內(nei) 卷”起來。不僅(jin) 如此,“十四五”期間我國部分省份還提出,要依托本區域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研發相關(guan) 技術、重點發展高檔數控機床、提升關(guan) 鍵產(chan) 業(ye) 的數控化率、打造數控機床產(chan) 業(ye) 集群等等。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黨(dang) 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在致辭中表示,工業(ye) 母機是“製器之器”和“自強之基”,是關(guan) 係國家戰略安全和發展大局的基礎性產(chan) 業(ye) 。近年來,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以重大項目為(wei) 抓手,開展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推動工業(ye) 母機產(chan) 業(ye) 發展,提升了產(chan) 業(ye) 總體(ti) 技術水平,建立了較為(wei) 完整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培育了一批優(you) 質企業(ye) ,保障了重點領域裝備需求。辛國斌強調,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將堅持“需求導向、場景牽引、中試驗證、串珠成鏈”,著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產(chan) 業(ye) 提質升級,加強市場應用推廣,培育完整產(chan) 業(ye) 生態,推動工業(ye) 母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機床裝備的未來應以智能製造為(wei) 主攻方向,堅持兩(liang) 條腿走路。”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進一步解釋道,一方麵對標追趕,另一方麵創新超越。通過實施機床產(chan) 品高端化、機床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機床製造能力數字化轉型、機床企業(ye) 培育壯大、機床工業(ye) 技術創新體(ti) 係建設五大工程,實現鞏固經濟型數控機床優(you) 勢、占領主戰型數控機床市場、走在高檔型數控機床前列三大戰略目標。


  高端攻難提升突圍“硬實力”


  04專(zhuan) 項(高檔數控機床與(yu) 基礎製造裝備科技重大專(zhuan) 項)啟動以來,強調狠抓“三個(ge) 結合”(用戶與(yu) 機床企業(ye) 的結合、主機與(yu) 係統部件企業(ye) 的結合、製造企業(ye) 與(yu) 研究機構的結合),重塑了中國機床產(chan) 業(ye) 創新生態,我國一批機床企業(ye) 得到了長足成長。國家對數控機床行業(ye) 的支持政策,也經曆了從(cong) “改進機床質量”到“重視數控機床”再到“大力發展高端數控機床”的變化。


  “當前,國產(chan) 中檔機床內(nei) 耗仍然嚴(yan) 重。”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學教授盧秉恒指出,下一步要向“專(zhuan) 精特新”方向發展,在整機上要攻難題,向高端推。在中端,要提升品質、性能、用戶針對性,企業(ye) 要有自己的專(zhuan) 攻、特色,形成良好的競爭(zheng) 生態。


  “如今還有很多機床企業(ye) 家沾沾自喜於(yu) 機床‘性能價(jia) 格比好’。這在以前是行得通的,可現在市場經濟走向成熟,其基本規律是優(you) 質優(you) 價(jia) ,也就是‘我的機床賣得貴還賣得掉’,這才是核心競爭(zheng) 力。”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譚建榮也直擊行業(ye) 痛點並坦言,數控機床產(chan) 品技術附加值低,關(guan) 鍵是產(chan) 品開發設計能力普遍偏低,多數數控機床製造企業(ye) 設計能力弱於(yu) 製造能力。“要提升數控機床設計製造質量關(guan) 鍵技術,推動數控機床產(chan) 業(ye) 向高端化、智能化、擬人化、綠色化發展。”


  不難發現,高端攻難、自主可控、基礎創新一直是機床行業(ye) 加速突圍道路上的高頻詞。機床行業(ye) 市場總量有限、產(chan) 品技術細分、應用場景多樣、製造和用戶分散且充分競爭(zheng) 、產(chan) 業(ye) 缺少顛覆性技術或跨代發展的機會(hui) ,製訂產(chan) 業(ye) 政策、推進重大項目實施時需充分考慮其產(chan) 業(ye) 特點與(yu) 發展規律。


  “為(wei) 投入中高端產(chan) 品研發的機床企業(ye) 創造穩定的市場預期,必要時可根據市場形勢、產(chan) 業(ye) 特點,出台強有力、非常規的應用配套政策。”中國機械工業(ye) 聯合會(hui) 執行副會(hui) 長羅俊傑建議,要完善創新體(ti) 係,實現重點技術突破,加強研發端、製造端和用戶端的結合,加大應用場景打造與(yu) 維護的資源投入;加強標準與(yu) 質量工作,推進產(chan) 品品質升級;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建立關(guan) 鍵領域創新技術、產(chan) 品信息係統,加強監測、分析和預警;跟蹤信息技術發展,全力推進機床行業(ye)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建設;加強企業(ye) 間的合作和聯盟,提高機床行業(ye) 集中度。


  集群聚力打造發展“排頭兵”


  高端數控機床的發展,離不開企業(ye) 自身創新研發攻關(guan) 的“硬實力”,更離不開產(chan) 業(ye) 集群所帶來的技術交流與(yu) 合作、規模和協同效應、市場資源共享等多項優(you) 勢。


  作為(wei) 國內(nei) 重要的機床工具產(chan) 業(ye) 集聚區,第三屆工業(ye) 母機高質量發展論壇的舉(ju) 辦地——浙江溫嶺機床裝備產(chan) 業(ye) 起步於(yu)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40餘(yu) 年來,溫嶺經過了從(cong) 生產(chan) 簡易型通用車床向經濟型數控車床和高端數控機床的轉變,逐步形成了以數控機床、專(zhuan) 用機床、工量刃具為(wei) 主的產(chan) 業(ye) 格局,以及集製造、銷售、研發為(wei)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不僅(jin) 湧現出北平機床、東(dong) 部數控、大眾(zhong) 精機、深澳機床等一批數控機床整機企業(ye) ,還引培了華中數控、三和數控等一批機床關(guan) 鍵零部件骨幹企業(ye) 。目前,溫嶺機床裝備產(chan) 業(ye) 集群有各類企業(ye) 1200多家,產(chan) 值規模超300億(yi) 元,構建了“整機、功能部件、工量刃具”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


  “我們(men) 和國際品牌的差距,一個(ge) 是數控係統,一個(ge) 就是磨削工藝軟件。”北平機床(浙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虞榮華說,必須補齊這些短板,不能被“卡脖子”。這個(ge) 想法在北平機床牽頭組織技術攻關(guan) 聯合體(ti) 承接了工業(ye) 母機重大短板裝備專(zhuan) 項後,變得更加堅定。如今,公司整機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率已達90%以上。近年來,每年投入產(chan) 值的8%用於(yu) 新產(chan) 品研發,已成為(wei) 北平機床的一個(ge) 慣例。這些布局,劍指“核心技術可控”。


  此外,在企業(ye) 聯合體(ti) 的助力下,浙江省高檔數控機床技術創新中心於(yu) 今年2月落戶溫嶺,目標也在於(yu) 此,將聚力突破數控機床領域一批“卡脖子”技術,並促進重大基礎研究成果產(chan) 業(ye) 化,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融通創新,支撐創新型產(chan) 業(ye) 集群建設。


  前瞻布局構築創新“生態圈”


  數控係統和功能部件是我國機床產(chan) 業(ye) 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級的核心,目前依然缺少高水平的研發機構和製造企業(ye) ,且該領域國外競爭(zheng) 對手更為(wei) 強大,技術、市場門檻較主機更高。因此,高端數控機床也需要依據“需求牽引、以用促研、協同創新”的原則與(yu) 機製,合力突圍打造創新生態。


  “發達國家企業(ye) 已經形成的市場生態圈和品牌效應,一直是國產(chan) 機床行業(ye) 解不開、攻不破的結。”武漢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吉紅表示,國產(chan) 機床和國產(chan) 數控係統產(chan) 業(ye) 的發展,經曆了技術引進、消化吸收、自主開發的艱難曆程。雖奮起直追,國產(chan) 高檔數控係統仍缺乏大量應用驗證、技術迭代的機會(hui) ,在研發投入和技術成熟度等方麵存在較大差距。雖解決(jue) 了“可用”的問題,但還沒有根本解決(jue) “好用、耐用、易用”的問題。


  當前,越來越多數控企業(ye) 正在與(yu) 上遊芯片企業(ye) 、中遊數控裝置/伺服驅動及電機企業(ye) 、下遊機床製造企業(ye) 深度融合、聯合攻關(guan) ,促進形成整機(係統)和基礎產(chan) 品互動發展、上中下遊互融共生的產(chan) 業(ye) 鏈協同創新“生態圈”。陳吉紅介紹,今年4月,華中數控正式發布全新高端五軸數控係統產(chan) 品包,將五軸加工技術與(yu)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全麵融合,在高品質五軸加工、在機測量、遠程運維等11項關(guan) 鍵功能上達到國際先進五軸數控係統標準。


  “科德數控已經建立起的全產(chan) 業(ye) 鏈、全人才鏈、全技術鏈發展模式,能夠推動公司自身產(chan) 品技術不斷迭代提升,為(wei) 公司產(chan) 品對標國際先進產(chan) 品打下堅實基礎。”科德數控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虎表示,公司自主研製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高檔數控係統及關(guan) 鍵功能部件多項屬國內(nei) 首台套,組建了國內(nei) 首條國Ⅵ標準乘用車發動機缸蓋全自動生產(chan) 線,完成了三百餘(yu) 個(ge) 零件的加工驗證及工藝節拍優(you) 化等等。(霍悅)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