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4月,我國汽車整車出口137萬(wan) 輛,同比增長89.2%。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34.8萬(wan) 輛,同比增長1.7倍。一季度,我國汽車出口首次超越日本(一季度日本汽車出口95.4萬(wan) 輛),並有望在今年成為(wei) 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同時,出口均價(jia) 也從(cong) 2018年的1.29萬(wan) 美元提升至1.89萬(wan) 美元。得益於(yu) 新能源汽車出口快速增長,一季度,我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俗稱“新三樣”)合計出口2646.9億(yi) 元,同比增長66.9%,占我國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7個(ge) 百分點,達到4.7%。
新能源汽車出口持續高增長
產(chan) 品力提升加快“走出去”步伐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學術委員會(hui) 副主任張建平表示,中國汽車產(chan) 品綜合競爭(zheng) 力的提升是支撐中國汽車出口快速增長的基礎。今年上海車展上,中國汽車產(chan) 品讓全世界驚歎於(yu) 中國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這些產(chan) 品被中國車企同步推廣至海外市場,獲得了海外消費者的青睞。
同時,國際市場對新能源汽車有旺盛的需求,這給中國品牌海外發展提供了可能。目前,歐美等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在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這給中國汽車產(chan) 品的海外發展提供了機遇。
更為(wei) 關(guan) 鍵的是,隨著中國汽車行業(ye) “走出去”步伐加快,更多的企業(ye) 開始重視海外市場,在做好出口貿易的同時,推進在海外市場的布局,不僅(jin) 在海外設立研發中心、建設KD工廠,還通過並購、投資等多種模式,豐(feng) 富海外市場發展形式,持續提升中國汽車產(chan) 品的國際影響力。
高增長背後有隱憂
但不可忽視的是,高增長背後也存在隱憂。正如中國汽車工程學會(hui) 副秘書(shu) 長閆建來所言,嚴(yan) 格意義(yi) 上來說,中國目前是汽車原產(chan) 地出口第一大國,中國汽車的海外發展還不到慶賀的時候。以德國為(wei) 例,大眾(zhong) 、寶馬等德國汽車品牌在海外建設了很多合資工廠,直接在海外生產(chan) 。從(cong) 統計數據上看,雖然德國汽車出口量不多,但汽車產(chan) 品的全球化發展程度非常高。值得關(guan) 注的是,特斯拉在中國汽車出口,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出口中占很大比重。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上海特斯拉出口達到12.77萬(wan) 輛,占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近40%。一旦特斯拉在歐洲等其他國家的工廠產(chan) 能提升,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出口量可能會(hui) 驟減。
另一方麵,雖然我國汽車出口正處於(yu) 快速發展的通道,但國際化進程中也麵臨(lin) 很多不確定因素,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變化甚至可能會(hui) 帶來一些不可控的風險,需要中國車企對海外發展有清醒的認識。許海東(dong) 表示,某些發達國家以價(jia) 值觀來劃分陣營,強迫相關(guan) 國家站隊,強製實施供應鏈脫鉤戰略,主動減少對中國的依賴。這種逆全球化的做法,將會(hui) 影響中國汽車品牌開拓國際市場,並帶來較大的政治風險,使企業(ye) 的海外發展麵臨(lin) 此前相關(guan) 通訊企業(ye) 的境遇。
打造品牌競爭(zheng) 力更關(guan) 鍵
許海東(dong) 表示,中國汽車品牌的國際化才剛剛開始,品牌打造過程中還存在諸多風險,如中國品牌之間的惡性競爭(zheng) 、重大質量和服務事件的影響等;中國汽車品牌的海外直接投資模式還處於(yu) 起步階段,要總結梳理並建立高效的管理模式,建設國際通行的企業(ye) 文化;未來還要麵臨(lin) 如何輸出自身的管理模式和價(jia) 值觀,能否被當地社會(hui) 認同和接受,如何管理海外人才和員工,如何調動海外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等問題。“這些風險和問題將始終伴隨著中國汽車產(chan) 業(ye) 國際化的發展,甚至會(hui) 製約中國汽車品牌成為(wei) 國際知名的汽車品牌。因此需要中國汽車企業(ye) 從(cong) 戰略上采取措施,充分預估困難,有計劃有步驟地應對這些風險,嗬護中國汽車品牌成長。”許海東(dong) 最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