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新能源產(chan) 品出口增長明顯,尤其是光伏的表現格外亮眼。今年前11個(ge) 月,中國機電產(chan) 品尤其是新能源產(chan) 品等出口增長迅速,其中太陽能電池出口額同比大幅增長74.3%。
在海外對光伏產(chan) 品需求旺盛的同時,中國國內(nei) 產(chan) 能在迅速擴大,全球發展光伏能源的力度也在加大,行業(ye) 在迎風飛揚的同時,變化因素也在增多。光伏企業(ye) 提升全球競爭(zheng) 力,更需要提前謀篇布局。
多重因素催熱光伏出口
走進天合光能(宿遷)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chan) 車間,自動化生產(chan) 線滿負荷運行,在機械手臂的揮舞中,平均每0.98秒就有一片經過9道工序的太陽能光伏電池完成下線,並將發往巴西、日本、馬來西亞(ya) 等國家和地區。據了解,該公司已經建立擁有四大片區的晶矽光伏“超級工廠”,2022年公司產(chan) 品遠銷11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產(chan) 值有望躍過300億(yi) 元大關(guan) 。
這是光伏出口火熱場麵的一個(ge) 縮影。今年以來,全球能源危機使得海外市場對光伏產(chan) 品的需求驟增,相關(guan) 產(chan) 品表現比較突出。
12月1日,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名譽理事長王勃華在2022中國光伏行業(ye) 年度大會(hui) 上介紹,1至10月份,光伏產(chan) 品(矽片、電池片、組件)出口總額超過440億(yi) 美元,同比增長90.3%,創曆史新高。其中,歐洲市場對光伏的需求持續攀升,組件出口到歐洲市場的份額已超過組件出口總額的一半;南美市場中,巴西也對光伏表現出旺盛需求。
從(cong) 海關(guan) 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來看,今年前11個(ge) 月,機電產(chan) 品出口12.47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8.4%;其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出口分別增長128%、86.6%、74.3%。
產(chan) 業(ye) 經濟資深研究人士王劍輝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烏(wu) 克蘭(lan) 危機加劇了全球能源和糧食危機。進入冬季後,能源供需矛盾進一步凸顯,歐洲多地天然氣價(jia) 格屢創新高,對新的替代能源產(chan) 生了旺盛需求。此外,全球能源結構不均衡與(yu) “雙碳”加速推進也催熱了對新能源的需求,預計這一態勢將保持延續。
中金公司在展望2023年全球光伏行業(ye) 時也認為(wei) ,全球光伏板塊景氣度將得到延續,預計2022年全球裝機量將實現50%的增速,2023年有望繼續增長30%~50%並接近區間上端。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閆敏認為(wei) ,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等機電產(chan) 品出口大幅增長,在展現中國相關(guan) 產(chan) 品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同時,也體(ti) 現了中國出口結構正邁向中高端,這有利於(yu) 貿易結構優(you) 化,進而推動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
相關(guan) 數據顯示,前11個(ge) 月,中國光伏晶矽電池實驗室效率刷新世界紀錄11次。截至11月,已有87家光伏企業(ye) 獲得“專(zhuan) 精特新”稱號,主要分布在電池片、逆變器、接線盒、設備生產(chan) 商、光伏玻璃、EVA、封裝材料等領域。
競爭(zheng) 突圍更需技術創新
“我們(men) 麵臨(lin) 的最大挑戰是越來越激烈的競爭(zheng) 。”針對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的發展趨勢,王勃華表示,光伏企業(ye) 將麵臨(lin) 來自國內(nei) 和國外兩(liang) 方麵的競爭(zheng) 壓力:一邊是國內(nei) 光伏產(chan) 業(ye) 呈現出持續擴產(chan) 和跨界現象,另一邊是大國之間光伏製造端的競爭(zheng) ,這些都需要中國光伏企業(ye) 引起足夠重視。
旺盛的市場需求驅動著光伏產(chan) 品製造端的強勁增長。1至10月,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同比增長98.7%,創下年新增裝機量的史上最高紀錄。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初至今年11月,中國光伏規劃項目超過480個(ge) ,其中部分項目為(wei) 分期建設,未來將視市場變化情況擇機啟動。此外,據不完全統計,年內(nei) 已有超25家非光伏主業(ye) 上市公司先後宣布涉足光伏領域,預計總投資達千億(yi) 元以上。
在國內(nei) 光伏產(chan) 業(ye) 的空間布局上,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認為(wei) ,以前製造業(ye) 集中在人才密集、資金充足的東(dong) 南沿海地區,未來可能要西遷。“大部分生產(chan) 基地會(hui) 在西北、西南地區,將為(wei) 中國經濟發展不均衡態勢帶來巨大改變。”
與(yu) 此同時,在全球能源問題凸顯和“雙碳”加速推進等背景下,海外市場對本土光伏產(chan) 業(ye) 愈加重視,這也讓競爭(zheng) 變得更加激烈。王勃華表示,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規模持續穩居世界第一,但也麵臨(lin) 著一些挑戰。尤其是一些國家和地區將發展新能源製造上升到政府層麵,有目標、有措施、有步驟。“如美國、歐盟和印度等不僅(jin) 支持本土企業(ye) ,而且對他國產(chan) 業(ye) 的發展有所限製,這應該引起我們(men) 的密切關(guan) 注,並在技術創新層麵更加努力。”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光伏發展方麵,中國有成本較低、技術創新力強以及產(chan) 業(ye) 和市場規模較大等優(you) 勢,麵對更加激烈的競爭(zheng) 環境,既需要保證國內(nei) 產(chan) 業(ye) 有序發展,同時也要加快“走出去”,進一步增強光伏企業(ye) 的全球競爭(zheng) 力。
中國光伏企業(ye) 應如何繼續保持競爭(zheng) 力和領先性,引領全球光伏行業(ye) 發展?近日,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在2022年度彭博新能源財經(BNEF)上海峰會(hui) 上表示,更加全麵的開放合作是關(guan) 鍵,需要不斷研發更高價(jia) 值的產(chan) 品、提供更優(you) 解決(jue) 辦法,攜手全球夥(huo) 伴共同搭建光伏行業(ye) 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