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強勁 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

來源:經濟參考報 時間:2023-04-13 分享:

4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延續良好發展態勢,產(chan) 銷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當月產(chan) 銷分別達到67.4萬(wan) 輛和65.3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44.8%和34.8%,同時,新能源汽車出口7.8萬(wan) 輛,同比增長3.9倍。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一季度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開門紅”,出口成為(wei) 市場發展的強勁動力。但在產(chan) 業(ye) 持續向好的同時,車企本身麵臨(lin) 盈利能力分化問題,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麵也仍存製約,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還需掃清障礙。

新能源汽車市場首季“開門紅”

中汽協數據顯示,3月,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達到67.4萬(wan) 輛和65.3萬(wan) 輛,環比分別增長22%和24.4%,同比分別增長44.8%和34.8%,市場占有率達到26.6%。1至3月,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累計完成165萬(wan) 輛和158.6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27.7%和26.2%,市場占有率達到26.1%。

中汽協副秘書(shu) 長陳士華表示,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同比持續增長,市場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同時,在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市場占有率達到了64%,繼續保持了全球領先的地位。

近期部分車企披露的年報顯示,新能源汽車成為(wei) 其主要營收增長來源。廣汽集團近期披露的年報表示,2022年,集團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705.8萬(wan) 輛和688.7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約43%。集團營業(ye) 收入1093億(yi) 元,同比增長約45.57%,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廣汽埃安實現營業(ye) 收入387億(yi) 元,同比增長約124.17%。

吉利汽車也在公告中提到,其新能源化取得顯著進展,2022年收益1480億(yi) 元,同比增長45.6%,其中新能源銷量增長300%,占比達22.9%,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提升至22.9%。

華西證券在研報中表示,2023年新能源汽車進入搶份額攻堅期,碳酸鋰供需趨向平衡,價(jia) 格持續下探,為(wei) 新能源車型提供降價(jia) 空間。長期來看,電動化、智能化的趨勢將繼續保持,未來新能源滲透率有望進一步提高,堅定看好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

競爭(zheng) 力增強出口猛增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整體(ti) 保持較快發展,出口也持續迅猛增長,成為(wei)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動力。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3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7.8萬(wan) 輛,同比增長3.9倍。1至3月,新能源汽車出口24.8萬(wan) 輛,同比增長1.1倍。具體(ti) 到企業(ye) 來看,1至3月,比亞(ya) 迪出口4.3萬(wan) 輛,同比增長12.8倍。新勢力中的哪吒同樣出口增長較快,根據泰國市場2月純電車型上牌量榜單,旗下哪吒V穩居榜單第二,達1254輛,環比增長126%。此外,3月21日,在廣州南沙港,3600台哪吒汽車啟動出海發運,成為(wei) 中國造車新勢力中最大單批次出口。

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副總工程師許海東(dong) 在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指出,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仍然將保持較高增速,國產(chan) 品牌目前具有高競爭(zheng) 力,海外市場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認可度也不斷提升。

“根據協會(hui) 持續跟蹤的情況來看,國際市場對中國品牌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盡管海外供應能力有所提高,但中國品牌的出口勢頭發展趨勢仍然向好。”許海東(dong) 說。

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hui) 秘書(shu) 長崔東(dong) 樹也表示,伴隨著中國新能源的規模優(you) 勢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製造新能源產(chan) 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服務網絡不斷完善,新能源出口市場向好,前景可期。

提檔升級應對發展瓶頸

在產(chan) 業(ye) 前景普遍樂(le) 觀的同時,產(chan) 業(ye) 本身在發展過程中也呈現出分化的趨勢。

陳士華提到,目前部分新勢力車企還麵臨(lin) 著較大的盈利壓力,未來如果新勢力銷量不能保持高速增長勢頭,將很難實現盈利。

“傳(chuan) 統車企向電動化轉型的步伐不斷加速,不少企業(ye) 成立新的電動品牌,在向新勢力企業(ye) 學習(xi) 經營理念和模式的同時,其品牌、技術和研發等方麵仍然具備較強競爭(zheng) 力。”陳士華強調,“從(cong) 未來新能源汽車的競爭(zheng) 格局來看,新勢力企業(ye) 的盈利能力仍然需要關(guan) 注。”

東(dong) 莞證券也在研報中提到,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多個(ge) 環節價(jia) 格繼續下行,行業(ye) 競爭(zheng) 呈加劇趨勢,高成本同質化產(chan) 能逐步麵臨(lin) 出清,降本提效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趨勢。

許海東(dong) 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未來還將持續做大,各個(ge) 企業(ye) 如果能跟上節奏,都將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

另一方麵,不少專(zhuan) 家也提到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還需應對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

作為(wei)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基礎,近年來我國充換電基礎設施發展迅猛,但還存在部分問題。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發布的數據,截止到3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wei) 584.2萬(wan) 台,同比增加87.9%。其中公共充電基礎設施195.8萬(wan) 台,隨車配建私人充電設施388.4萬(wan) 台,私人充電樁數量顯著高於(yu) 公共充電樁。

西南交通大學工程訓練中心主任張祖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與(yu) 充電樁數量之間尚不均衡,原因包括缺失頂層設計,資源配置錯位、市場資源供給受阻,行業(ye) 標準尚未統一等。

“目前已有充電設施在部分場景下成為(wei) 了阻礙電動汽車發展的重要因素。”張祖濤表示,“建議從(cong) 國家層麵全方位製訂充電設施發展指引細則,從(cong) ‘重建輕管’向‘建管並重’轉變。同時,理順資源配置模式,鼓勵優(you) 勢互補。此外,希望由部委牽頭,盡快聯合主流企業(ye) 製定統一行業(ye) 標準,包括開發統一的充電設施APP等。”(記者 袁小康)

聲明:本文所用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涉版權問題,請及時聯係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