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協數據顯示,2023年11月,國內(nei) 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107.4萬(wan) 輛和102.6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39.2%和30%,市場占有率達到34.5%。這是新能源汽車月度產(chan) 銷首次雙雙超過百萬(wan) 輛。2023年1至11月,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842.6萬(wan) 輛和830.4萬(wan) 輛,同比分別增長34.5%和36.7%,市場占有率達到30.8%。
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e) 將怎樣發展?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hui) 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張永偉(wei) 給出樂(le) 觀判斷:“2024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規模有望達到1300萬(wan) 輛,增速約40%,整體(ti) 滲透率超40%,乘用車領域單月滲透率有望超過50%,迎來產(chan) 業(ye) 發展重要裏程碑。”就全球範圍看,他預計,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2000萬(wan) 輛,中國仍將貢獻全球銷量的60%。
不過,他同時指出,2024年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換道超車”先行優(you) 勢進一步夯實為(wei) 產(chan) 業(ye) 發展優(you) 勢的關(guan) 鍵之年,行業(ye) 發展麵臨(lin) 的多重變動與(yu) 挑戰不容忽視。
行業(ye) 競爭(zheng) 持續加劇
“2024年,市場集中度將越來越高,呈現出'強者恒強,分化加劇'的局麵。”張永偉(wei) 認為(wei) ,2024年,車企競爭(zheng) 將進入優(you) 勝劣汰加速期。
2023年以來,受價(jia) 格戰影響,不少新能源汽車價(jia) 格進一步下探,隨後車企也將“油電同價(jia) ”作為(wei) 發展策略。2023年1至11月,成交價(jia) 在10萬(wan) 元-15萬(wan) 元之間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超60%。在張永偉(wei) 看來,2024年中端乘用車市場“油電大戰”將進一步加劇。“預計2024年,10萬(wan) 元-15萬(wan) 元價(jia) 位的A級車與(yu) B級轎車將成為(wei) 關(guan) 鍵增量市場,有望貢獻1/3的新能源汽車銷量。”
同時,新能源汽車產(chan) 品研發周期縮短,容不得企業(ye) “停下來”。在張永偉(wei) 看來,2024年,企業(ye) 將麵臨(lin) 新車型密集發布、產(chan) 品迭代速度加快、消費者需求多元化等市場競爭(zheng) 日趨激烈的發展環境。企業(ye) 需從(cong) 提升產(chan) 品差異化、加快汽車全生命周期布局、商業(ye) 模式創新等多方位發力,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不斷拓寬價(jia) 值鏈。
雖然國內(nei) 市場競爭(zheng) 加劇,但2024年新能源汽車國際化發展將成為(wei) 一大亮點,也使車企看到更多發展空間。“銷地產(chan) 及技術合作等多元模式進入加速落地期。預計2024年,新能源汽車海外銷售規模將突破180萬(wan) 輛(不含海外生產(chan) ),增速達50%,占整車出口量的30%。”張永偉(wei) 舉(ju) 例稱,企業(ye) 憑借產(chan) 品性能優(you) 勢及價(jia) 格競爭(zheng) 力,通過貨物貿易模式將整車出口到歐洲、東(dong) 盟等海外市場,伴隨海外市場需求及國內(nei) 產(chan) 品和布局突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同時,在海外貿易的基礎上,結合海外政策、產(chan) 業(ye) 基礎,以及本地化建廠、營銷的模式,2024年整車企業(ye) 在東(dong) 盟、拉美及電池企業(ye) 在歐洲等地產(chan) 能將加速落地。
存量結構將調整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格局也將步入深度重塑期。張永偉(wei) 表示,過去,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e) 以新能源整車、電池市場增量為(wei) 主的發展特征即將改變,隨著競爭(zheng) 加劇,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將以存量結構調整優(you) 化為(wei) 主。
在張永偉(wei) 看來,存量結構調優(you) 化整要從(cong) 兩(liang) 方麵著手。一方麵,傳(chuan) 統車產(chan) 能“油改電”將是重點任務,在“油改電”過程中,燃油車產(chan) 能要盤活,不能“隻破不立”。另一方麵,早期建設的部分電動汽車產(chan) 能由於(yu) 規模經濟性不足,需要進一步升級重組,小規模新能源車企將成為(wei) 產(chan) 業(ye) 重組的主要對象。
此趨勢也將帶動部分供應鏈環節變動調整。張永偉(wei) 指出,動力電池擴產(chan) 在過去兩(liang) 年中一直處於(yu) 高歌猛進狀態,預計2024年電池產(chan) 能將迎來釋放期,也將步入投資放緩、價(jia) 格下行的軌道。同時,汽車芯片市場格局快速向頭部企業(ye) 集中,行業(ye) 將迎來“淘汰賽”。
值得注意的是,存量結構調整勢必影響產(chan) 業(ye) 融資。“融資熱度往往伴隨著增量調整,隨著產(chan) 業(ye) 進入存量結構調整階段,2024年融資環境不會(hui) 太樂(le) 觀。”張永偉(wei) 認為(wei) ,目前港股逐漸成為(wei) 行業(ye) 重要的融資渠道,但融資規模較小。同時,雖然2023年以來,國內(nei) 頭部車企對於(yu) 中東(dong) 資本等海外資本仍具有一定吸引力,但這些投資呈現單筆投資大卻總量不大的特點,難以給我國車企以強力支撐。
車能融合快速發展
不過,在張永偉(wei) 看來,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創新不會(hui) 減速。當前,新能源汽車融匯綠色能源、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等多項變革技術,已成為(wei) 新技術落地應用的重要載體(ti) ,2024年在電池、芯片、操作係統等標誌性領域有望進一突破。
在車輛電動化方麵,2024年,磷酸錳鐵鋰電池、46係大圓柱電池、混合固液電池等動力電池創新性技術逐漸進入兌(dui) 現應用期,同時,800V高壓快充車型將迎來放量。“在車端,這將帶動SiC功率器件發展、配電係統產(chan) 品升級;在電池端,4C+快充電池加速量產(chan) ,電池材料、熱管理等不斷迭代升級;在充電端,充電設備向分體(ti) 式、配儲(chu) 、液冷、高功率方向發展。”張永偉(wei) 說。
張永偉(wei) 指出,2024年,車能融合也將進入快速發展期。“在能源行業(ye) 看來,汽車是能源的組成部分;在ICT行業(ye) 看來,汽車就是一個(ge) 大終端;而在汽車行業(ye) 看來,必須進一步打通和能源的連接,並應用大量ICT行業(ye) 軟硬件新技術,來實現自我發展。”
具體(ti) 看來,支撐汽車與(yu) 能源融合發展的基礎設施持續完善,預計2024年充電樁將突破1400萬(wan) 台,800V 高壓快充、風光儲(chu) 充一體(ti) 綜合能源站和換電等新技術、新項目將加速落地。與(yu) 此同時,車能互動功能與(yu) 綜合能源服務體(ti) 係趨於(yu) 成熟。新能源汽車與(yu) 新型電力係統、微電網、虛擬電廠、能源島的互動關(guan) 係逐步清晰,基於(yu) 峰穀電價(jia) 及智能控製的有序充電規模化落地,V2G探索加速。此外,目前各個(ge) 省市已有超62座站綜合能源站投入運營,預計2025年綜合能源服務市場潛力約為(wei) 0.8萬(wan) 億(yi) 元至1.2萬(wan) 億(yi) 元,下一步將向“車+站+網”綜合服務新模式延伸。(記者 楊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