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幾千元到上萬(wan) 元,智能手機越賣越貴,但卻越來越缺乏革命式創新。從(cong) 2G時代一路狂飆至今,手機借助技術迭代度過黃金窗口期,屏幕逐漸變大,通信越來越快,但行至今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變成“釘子戶”,消費者換置新機的渴望難以被激發,行業(ye) 顛覆式創新難得一見。
行業(ye) 缺乏顛覆式創新
消費者對手機的新鮮感正在弱化。很多手機店訂單量難如從(cong) 前。
記者來到北京市豐(feng) 台區一處名為(wei) “手機之家”的綜合性銷售店,在一上午的時間裏,為(wei) 更換新機而來的顧客僅(jin) 有一位。該名顧客劉先生谘詢的是一款折疊屏智能手機,但在聽到上萬(wan) 元的報價(jia) 後,很快將展示機放回了櫃台。
“為(wei) 折疊功能多付好幾千元,太貴了。”劉先生告訴記者,這款外折疊手機體(ti) 驗起來,有一些類似幾年前的雙屏翻蓋手機。“一路發展下來,怎麽(me) 感覺又回去了?”劉先生很是納悶。
近年來,折疊屏智能手機被看作拉動手機市場的關(guan) 鍵力量,在智能手機行業(ye) 整體(ti) 創新速度放緩的大背景下,折疊屏產(chan) 品成為(wei) 市場為(wei) 數不多的亮點。
據IDC數據,2022年第四季度,中國折疊屏智能手機單季出貨量再創新高,出貨超過110萬(wan) 台。2022年全年出貨量近330萬(wan) 台,同比增長118%,增速高於(yu) 預期。
但據中國舊貨業(ye) 協會(hui) 數據,總體(ti) 來看,2022年折疊屏手機的保值率整體(ti) 下滑,其中華為(wei) P50 Pocket在二手市場的價(jia) 格已經下降了17.36%。
此外,衛星通信、靈動島或美顏攝影等手機廠商爭(zheng) 相推出的眾(zhong) 多創新,似乎也正在非常艱難地敲開消費者的心扉。
記者采訪了多名消費者,發現很多人對市麵上的幾種創新功能表示“並不感興(xing) 趣”,甚至是“沒聽說過”。
“感覺目前手機的功能已經滿足了日常需求,有幾年沒換新手機了。”一名消費者告訴記者。
“手機行業(ye) 沒有顛覆式創新,這是全球手機市場低迷的主要原因。”中國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發展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消費電子產(chan) 業(ye) 研究室主任趙燕對記者總結道。
麵對行業(ye) 壓力,手機廠商結合品牌調性、供應鏈變化以及市場需求,積極進行創新嚐試,意圖破局。然而,行業(ye) 需要的革命性創新並非一蹴而就,而僅(jin) 僅(jin) 依靠“微創新”也很難打動消費者。
“不管是蘋果還是安卓,每一代新產(chan) 品跟上一代產(chan) 品並沒有多大區別,都是一些比較常規的升級。產(chan) 品的創新性不足,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有一定的下降。”IDC中國高級分析師郭天祥向記者說。
靠什麽(me) 實現新增長?
消費者的態度直接影響智能手機大盤市場。
趙燕給記者展示了一組數據:2022年全球和中國手機市場低迷,出貨量為(wei) 近10年來最低。根據IDC數據,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12.1億(yi) 部,同比下降11.3%,這是自2013年以來最低的年度出貨總量;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2.86億(yi) 部,同比下降13.2%,為(wei) 十年來首次低於(yu) 3億(yi) 部。
如何在低迷時期推動行業(ye) 發展,是業(ye) 內(nei) 人士近期聚焦和討論的重點。趙燕建議,相關(guan) 部門應積極出台刺激手機消費的政策,擴大行業(ye) 內(nei) 需。對於(yu) 手機廠商,趙燕表示,開拓新的消費領域或存在商機。“例如,生產(chan) 針對特定市場定製化手機,例如麵向老年群體(ti) 、殘障人群、低齡學生用戶等特定人群的手機。”
此外,國際市場成為(wei) 眾(zhong) 多專(zhuan) 家關(guan) 注的重點。
“中國市場差不多快到了飽和值了。”郭天祥表示,國內(nei) 手機滲透率比較高,建議手機廠商將發展潛力放在新興(xing) 國家市場上。
“像印度、東(dong) 南亞(ya) 、拉美這些地方,未來有著很大發展空間,一個(ge) 是因為(wei) 人口基數大,另一個(ge) 是因為(wei) 這些國家人口比較年輕,對電子產(chan) 品需求比較大。”郭天祥說。
綜合來看,當前低迷的手機市場並非真地亮起了紅燈,市場化的競爭(zheng) 推動廠商更積極地進行全球化布局,同時也會(hui) 推動國內(nei) 手機產(chan) 業(ye) 創新的持續高速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