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e) 頭條
歐盟《歐盟電池和廢電池法規》(以下簡稱《新電池法》)近日正式生效。《新電池法》除對未來在歐洲經濟區銷售的動力電池和工業(ye) 電池須具備碳足跡聲明和標簽及數字電池護照作出規定外,還對電池重要原材料的回收等方麵作出要求。業(ye) 內(nei) 一致認為(wei) ,《新電池法》的施行,一方麵會(hui) 讓國內(nei) 電池出口歐洲受到一些影響;另一方麵也會(hui) 為(wei) 國內(nei) 動力電池回收企業(ye) 帶來新機遇。目前,國內(nei) 已有多家動力電池回收企業(ye) 布局海外市場。雙贏之舉(ju) 國內(nei) 動力電池
北京9月14日電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4日就歐盟領導人宣布即將對我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事答記者問。有記者問:近日,歐盟宣布將對中國出口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發言人答:9月13日,歐盟領導人正式宣布即將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中方對此表示高度關(guan) 切和強烈不滿。中方認為(wei) ,歐盟擬采取的調查措施是以“公平競爭(zheng) ”為(wei) 名行保護自身產(chan) 業(ye) 之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yi) 行為(wei) ,將嚴(yan) 重擾亂(luan) 和扭曲包括歐盟在
海關(guan) 總署統計,2023年前8個(ge) 月,我國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出口1221.6億(yi) 美元,同比下降24.1%,占同期我國貨物出口額的比重下降至5.5%。8月當月,我國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零部件出口額160.2億(yi) 美元,同比下降17.9%,已連續13個(ge) 月同比下降,。作為(wei) 全球計算機重要的生產(chan) 和出口基地,我國產(chan) 能占全球近九成,全球經濟疲軟和消費電子需求不振是我國計算機相關(guan) 產(chan) 品出口連續下降的主要原因。國際數據公司IDC預計,2023年全球個(ge) 人計算
海關(guan) 總署統計,8月份,我國手機出口量同比下降4.8%至6456.7萬(wan) 部,連續15個(ge) 月同比下降;出口額同比下降20.6%至71.6億(yi) 美元,是2020年2月以來的最低值;平均單價(jia) 同比下降16.6%至每部手機110.8美元,同樣是2年以來的最低值。2023年前8個(ge) 月,我國手機出口738.7億(yi) 美元,同比下降13.6%,出口量同比下降10.9%至4.8億(yi) 部,出口平均單價(jia) 同比下降3%至每部154.4美元。我國手機產(chan) 能占全球近七成比重,出口下降主要受全球需求低迷影響。國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