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ye) 頭條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hui) (ACEA)宣布,2022年電動汽車占歐盟新車注冊(ce) 量的12%。其中,純電汽車的占比上升3%至曆史最高水平。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占比接近23%,內(nei) 燃機車的占比仍然最高。汽車市場整體(ti) 下滑,製造商抱怨材料短缺,尤其是芯片短缺。汽車分析師稱,中間品短缺和供應瓶頸使汽車製造商無法及時進行生產(chan) ,電動汽車的交付時間延長,很多無法在年底前交付。
從(cong) 幾千元到上萬(wan) 元,智能手機越賣越貴,但卻越來越缺乏革命式創新。從(cong) 2G時代一路狂飆至今,手機借助技術迭代度過黃金窗口期,屏幕逐漸變大,通信越來越快,但行至今天,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變成“釘子戶”,消費者換置新機的渴望難以被激發,行業(ye) 顛覆式創新難得一見。行業(ye) 缺乏顛覆式創新消費者對手機的新鮮感正在弱化。很多手機店訂單量難如從(cong) 前。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ye) 聯合會(hui) (VDMA)2月13日發布數據稱,盡管全球經濟疲軟且俄烏(wu) 衝(chong) 突導致多重不確定性,但2022年德國機械設備的出口額仍同比增長6.1%,達到1924億(yi) 歐元,創下曆史新高。VDMA數據顯示,2022年,美國仍是德國機械設備部門最重要的出口市場,對美國的出口額名義(yi) 上同比增長了20%,達248億(yi) 歐元。相比之下,德國對中國的機械設備出口額名義(yi) 同比下降2.3%至189億(yi) 歐元。這意味著從(cong) 德國交付的所有機械設備中有12.9%流向美國,而
受益於(yu) 行業(ye) 高景氣度,多家新能源車企2022年業(ye) 績預增。乘聯會(hui) 方麵預計,在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全年銷量650萬(wan) 輛的基礎上,2023年可能突破850萬(wan) 輛。2023年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突破2000萬(wan) 輛,預計占汽車保有總量的7%
據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總統直屬統計委員會(hui) 消息,烏(wu) 2022年機械和運輸設備進口額達96.483億(yi) 美元,同比增加13.96億(yi) 美元,增長16.9%,占總進口額的31.4%。烏(wu) 汽車自34個(ge) 國家進口,其中中國為(wei) 其最大汽車進口來源國,共進口11159輛,總額36.445億(yi) 美元,占汽車進口量的37.8%。
《瑞典日報》2月4日報道,在近日舉(ju) 行的斯德哥爾摩電動汽車展(eCar Expo)上,小鵬、極星、比亞(ya) 迪、紅旗、名爵、歐拉、愛馳等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亮相,其中不乏一些新的身影。長城汽車旗下品牌歐拉(Ora)將在瑞典推出幾款小型的電動汽車,瑞典進口商International Motors Nordic負責人Christer Blomdell表示,這僅(jin) 僅(jin) 是在歐洲市場的一個(ge) 開始,歐拉將在年底確立涵蓋多個(ge) 目標群體(ti) 的完整發展計劃。紅旗展出的E-HS9車型被稱作“領導人
瑞典電台新聞頻道2月7日報道,瑞典報廢汽車數量減少,部分原因是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瑞典車輛回收商協會(hui) 首席執行官Andreas Frössberg表示,由於(yu) 經濟因素,更多的人不會(hui) 選擇購買(mai) 新車,而是保養(yang) 已有的汽車。瑞典交通局的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持有報廢證書(shu) 的乘用車、輕型卡車和輕型客車比上一年減少了8%。
近日,美國彭博社援引中國乘聯會(hui) 數據稱,目前,中國乘用車出口已進入世界前三。中國汽車成為(wei) 中東(dong) 和拉丁美洲汽車市場的領跑者,並在歐洲市場占據重要位置。中國汽車企業(ye) 從(cong) 21世紀初就開始踴躍參加歐洲車展。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迎來具有分水嶺意義(yi) 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對歐盟的出口激增156%,達到43.5萬(wan) 輛。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在此基礎上繼續保持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