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商務部組團赴約旦、摩洛哥和尼日爾開拓市場,考察摩洛哥重點機電產業市場暨我企業貿易與合作情況
各有關企業單位:
為積極應對
全球經濟危機對我機電外貿企業的影響,協助企業走出去開拓新的合作領域,商務部傅自應副部長擬親自帶隊,組織我家電、汽車等行業企業,於2009年3月中下旬赴約旦、摩洛哥和尼日爾進行經貿合作考察。
此次將重點考察上述三國在家用電器及零件,汽車及其關鍵件、零附件,起重及工程機械及其零部件,農用機械及零部件等相關行業的貿易和投資機會,歡迎相關行業企業積極報名參加。
1 概況
摩洛哥王國位於非洲大陸西北端,國土麵積45.9萬平方公裏(不含西撒哈拉25.2萬平方公裏),人口約3050萬,主要居民為阿拉伯人和柏柏爾人,阿拉伯語為國語,通用法語,伊斯蘭教為國教。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為5773億迪拉姆(約合656億美元,按2006年均價1美元≈8.796迪拉姆折算,下同),其中第一產業占16.6%,第二產業占29%(其中製造業約占GDP的17%),第三產業占54.4%。
摩洛哥機電產業下轄機械、電力、電子、冶金等十一個工業部門,年產值約450億迪拉姆(約合51億美元),年出口額120億迪拉姆(約合14億美元),最近5年產業年均增長率都保持在9%左右,產值占摩工業生產總值的18%;為社會提供約38種職業8萬個就業崗位,每年新增就業崗位占全國新增就業崗位總數的5~8%,在該國現代工業體係中占據日益重要的地位。自2005年底摩政府製定並推出工業振興計劃以來,汽車、航空、電子等相關產業都得到了長足發展。現就發展尤為迅速的摩洛哥汽車和通訊產業市場以及我企業在上述領域貿易與合作的情況分述如下。
2 汽車產業
2.1 摩汽車市場及產業概述
總體來看,過去15年間,摩洛哥汽車保有量連年攀升,至2007年底已達228萬輛,較1991年翻了一番以上,其中75%為轎車,25%為實用車輛。即便如此,摩洛哥汽車擁有率仍然不高,僅為6.5%(即每1000人擁有65輛汽車),不僅遠低於法國(58.5%)、西班牙(55.4%)等歐洲國家,與土耳其相比也低出3.3個百分點。
摩洛哥並未實行強製汽車報廢製度,加之貧富差距較大,因此當地汽車呈現的另一個特點是以舊車為主,更新不快,平均車齡為17年,使用10年以上的汽車約占全國汽車保有量的62.75%。此外,摩洛哥燃油價格昂貴,油耗低、動力足的柴油車更受青睞,約七成以上的車以柴油為動力。
近年來摩洛哥新車銷售量呈迅猛增長態勢, 2007年售出新車共計103597輛,較2003年翻了一番(詳見下表)。其中82%為轎車,18%為實用車輛。
摩洛哥最近5年新車銷售量統計表
年 度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7/2006 (%) |
新車銷售量 |
49772 |
54311 |
63965 |
84278 |
103597 |
+22.95 |
數據來源:摩洛哥汽車進口協會(下同) 單位:輛
摩洛哥汽車進口商協會(縮寫作AIVAM)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摩洛哥市場2008上半年共售出新車62892輛,同比增長30.44%,基本相當於2005年全年的新車銷售量。其中整車進口(CBU)44519輛,占新車銷售總量的70.79%,同比增長34.67%;散件組裝(CKD)18373輛,僅占29.21%,同比增長21.21%。各汽車品牌中,雷諾以22.65%的市場份額獨占熬頭,同屬雷諾集團旗下的達西亞羅根(
Dacia Logan)也表現不俗,占據了17.83%的市場份額,標致汽車則以14.6%的份額緊隨其後(詳見下表)。
摩洛哥2008上半年汽車銷售排行榜TOP 5(CBU+CKD)
品 牌 |
銷售量 |
市場份額(%) |
變化率 (%) |
雷 諾 |
10084 |
22.65 |
+15.6 |
達西亞羅根 |
7939 |
17.83 |
+26.72 |
標 致 |
6499 |
14.6 |
+15.6 |
起 亞 |
4760 |
7.57 |
+35.69 |
豐 田 |
4472 |
7.11 |
+9.45 |
單位:輛
摩洛哥2008上半年CBU銷售排行榜TOP 5
品 牌 |
銷售量 |
變化率 (%) |
起 亞 |
4760 |
+35.69 |
豐 田 |
4472 |
+9.45 |
標 致 |
4012 |
+20.55 |
雷 諾 |
3741 |
-0.8 |
現 代 |
3686 |
+43.26 |
CBU銷售總量 |
44519 |
+34.67 |
單位:輛
摩洛哥2008上半年CKD銷售排行榜TOP 2
品 牌 |
銷售量 |
變化率 (%) |
達西亞(Logan) |
7791 |
+24.36 |
雷 諾(Kangoo) |
6343 |
+28.09 |
CKD銷售總量 |
18373 |
+21.21 |
單位:輛
2.2 摩自身汽車工業情況分析
摩洛哥汽車製造業的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摩洛哥汽車製造公司(以下簡稱SOMACA)首條汽車組裝線於當年落成。1995年與菲亞特集團簽訂協議,組裝菲亞特旗下的Uno、Palio和Siena等經濟型車輛。1996年SOMACA與雷諾及SOPRIAM集團就組裝Kangoo、Partner和Berlingo等輕型實用車輛達成協議。2003年SOMACA公司開始實行私有化,並與雷諾簽署協議約定2005年開始生產Logan汽車,與菲亞特集團的合作協議也在2003年結束。2005年Logan汽車如約投產並投放市場,除供應本國市場外,還出口法國及西班牙等國。2008年7月再次取得重要突破,Logan汽車將於今年10月首次登陸埃及市場。
根據摩洛哥工貿部的統計,摩汽車行業包括約一百餘家企業,85%的企業是專門從事汽車組裝和生產製造汽車電子、電器設備,提供了3萬多個就業崗位;從1996年至今,該領域產值顯著增長,增長率達113%,從61億迪拉姆(約7億美元)增至2006年的130億迪拉姆(約14.8億美元);投資額在1996年為2.2億迪拉姆(約0.3億美元),到2006年達到17.8億迪拉姆(約2億美元),增長了7倍有餘;出口額1996年為10億迪拉姆(約1.1億美元),到2006年近70億迪拉姆(約8億美元),增長了6倍。(分別按1996年均價1美元≈8.722迪拉姆和2006年均價1美元≈8.796迪拉姆折算)。
概括起來,摩洛哥的汽車工業主要包括下以下幾方麵:
1. 生產並銷售轎車:SOMACA生產並銷售(本地銷售及出口)Logan汽車;
2. 組裝實用輕型車輛:SOMACA組裝法國的雷諾和標誌-雪鐵龍實用輕型車輛;
3. 裝配載重卡車:達富、五十鈴、伊維科、奔馳、三菱、尼桑、雷諾、沃爾沃等世界常見知名品牌載重車的生產商在當地裝配;
4. 合作加工車體:當地車身生產商與世界知名品牌MARREL、AYATS、CAETANO、HISPANO、IRIZAR等合作進行車身加工;
5. 合作生產與銷售零配件:與汽車零配件專營廠商合作生產和銷售濾清器、排氣管、輪胎、集成線路、座位等。
摩洛哥發展汽車工業的主要優勢在於:
1. 擁有比較完備的轎車和實用車輛組裝線,組裝車輛達到歐盟國家質量標準。麵向本國及周邊國際市場的Logan汽車的大批量投產,同時帶動了對汽車零部件業的進一步投資;
2. 汽車設備及部件加工的多樣性和較強的競爭力,摩產汽車設備除65%供應本國市場外,其餘都用於出口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國;
3. 政府對投資和發展汽車工業采取鼓勵和扶持的政策,哈桑二世基金對汽車設備製造企業的土地購置和建設費用提供專門資金補貼;
4. 擁有相對廉價的人力資源成本和熟練的技術工人;
5. 摩洛哥戰略性地理優勢,不僅毗鄰歐洲製造商,而且麵向馬格裏布、非洲等新興市場;此外,摩洛哥還與埃及、突尼斯、約旦、土耳其等國簽訂了多項自貿協定,為摩產汽車打入上述市場開啟了方便之門。
2.3 中國汽車在摩洛哥的銷售及合作情況
自2006年初起,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通過法國和摩洛哥經銷商正式登陸摩洛哥,兩年來,躍進、哈飛、江淮、奇瑞、比亞迪等品牌的卡車、小貨車、轎車等多款車型已陸續進入該市場,且銷售成績不俗。據摩洛哥外管局統計,2007年摩洛哥從中國進口汽車總額2.58億迪拉姆(約合3301萬美元,按2007年均價1美元≈7.813迪拉姆折算),較2006年增長近1.5倍。(由於摩洛哥海關不提供單位和品牌數量,故隻有進口值和進口重量的統計,詳見下表)。
2006~2007年摩洛哥進口中國汽車統計表
|
2006 |
2007 |
2007/2006
金額增長率(%) |
重量
(千噸) |
金額
(百萬美元) |
重量
(千噸) |
金額
(百萬美元) |
工業車輛 |
2.4 |
9.90 |
4.55 |
21.68 |
119 |
旅遊車輛 |
0.5 |
3.33 |
1.65 |
11.33 |
240 |
總 計 |
2.9 |
13.23 |
6.2 |
33.01 |
122 |
數據來源:摩洛哥外管局
可見,雖然我汽車進入摩洛哥市場較晚,絕對值仍然不高,但增幅顯著。卡車、小貨車等工業車輛約占進口總額三分之二,旅遊車輛雖僅占三分之一,但短短一年之間銷售額翻了近兩番。中國汽車之所以能迅速打開摩市場,最主要的因素是價格優勢,——與歐美同類產品相比,中國汽車價格普遍便宜20%~40%。盡管對預算有限的客戶而言算得上價廉物美,不可否認的是,在摩洛哥汽車市場上,中國車的性能、質量、價格仍居於中檔偏下位置。較之西方品牌車而言,我國產品牌車細節之處仍顯粗糙,操作機關艱澀感相對明顯,這表明製造技術和研發能力尚待進一步提高。
除整車以外,中國的汽車配件在摩市場上一直都有銷售,貨源繁多,大多是供應歐美和日韓車用的配件。摩洛哥商家一直對中國產輪胎等各種汽車配件感興趣,不斷有商家谘詢我國內生產廠家和供貨渠道。
截至目前,摩洛哥從我國進口汽車的模式大多為整車進口,散件組裝模式剛剛起步。經營實用車輛和工程機械的MECOMAR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與中國重汽、牡丹汽車以及北汽集團簽訂了獨家代理協議,從中國進口汽車散件至摩洛哥組裝並銷售。與MECOMAR共屬同一家族的RIAD MOTORS HOLDING公司已於今年在塞達特省專門投資興建了摩洛哥境內首家中國卡車組裝廠,預計年卡車組裝能力達千餘輛,整個項目計劃投資2.75億迪拉姆(約合3800萬美元),中國重汽的首條專門組裝線預計將於今年底明年初正式投入運行。中國企業希望通過MECOMAR較為完善的分銷和售後服務係統不斷擴大在摩市場。
目前摩洛哥整車進口關稅稅率依車型不同32.5~40%不等,散件組裝關稅稅率則為2.5~4.5%。中國卡車組裝廠的設立,將有助於大幅降低我品牌汽車在摩銷售的關稅成本。未來這些在摩洛哥境內組裝的中國自主品牌卡車將有60%在摩本國市場銷售,其餘計劃銷往塞內加爾、毛利塔尼亞、喀麥隆及科特迪瓦等西非國家,並借助阿加迪爾協定輻射到埃及、突尼斯、約旦等西亞北非國家。
2.4 建議
1. 中國車應注重樹立品牌形象,在質量方麵不放鬆細節,以盡可能提高車的安全係數和用戶的乘駕舒適度。摩洛哥交通事故頻發,平均每年有超過3700人在車禍中喪生。中國車雖目前爭取的是中低端車市場,但更應特別注重安全保障。我企業應該在運用價格優勢的同時,樹立中國車物美價廉穩定可靠的品質形象。否則一旦形成消極負麵印象,再想扭轉將付出更多的代價。
2. 采取切合實際的推銷渠道和方式,尋找資信可靠的當地代理,既應具備經濟實力,又要有業界經驗;除設立專門銷售行之外,也可考慮與租車行合作推廣品牌,進而建立中國車出租行,與銷售相得益彰。同時通過多種媒體渠道,加大中國自主品牌在當地的廣告宣傳力度。
3. 在整車出口逐步占據穩定市場份額的同時,考慮在當地進行散件組裝,以應對摩較高的關稅門檻。如前所述,相較於整車進口32.5~40%的高額關稅稅率,散件組裝關稅稅率僅為2.5~4.5%。摩洛哥與歐盟簽有自貿協議,自2003年起對產自歐盟的汽車逐年降低關稅稅率,目前歐盟產汽車進入摩洛哥市場的關稅稅率依車型不同在13~18.85%之間,2012年將降至零關稅,這勢必將對我國產汽車在摩市場的銷售形成極大競爭壓力。我企業對此必須早做準備,可由散件組裝著手,再視情逐步擴大在當地的生產規模。
4. 無論是整車出口,抑或散件組裝,做好售後服務工作,忠實履行售後服務承諾都是穩定客戶群的關鍵所在。誠信是所有市場的長期通行證。如能選擇兼具良好信譽和完善分銷服務網絡的代理商,借助其遍布全國的售後服務係統,同時確保優質適配零部件的供應,注重培養中國汽車維養的熟練技術工人,中國汽車將在摩洛哥市場行駛得更穩更遠。
3 電信通訊業
3.1 摩洛哥電信通訊業概述
摩洛哥通訊業主要由DEPTTI(郵政、電信和信息技術司)和ANRT(國家電信管理署)負責。
DEPTTI隸屬於摩洛哥工業、貿易和新技術部,負責整個國家郵電和信息技術發展戰略的實施,及對上述領域從業機構的監管,同時參與重大項目的決策,包括E-Maroc計劃、E-Gouvernment、E-Education等大方向的引領等。
ANRT則是摩電信市場的主管部門,成立於1998年,主要負責電信法規的製定,電信行業的研究與管理,以及牌照的發放、運營商運營管理、競爭管理、無線頻點管理和設備入網許可證等具體事務。ANRT致力於完善本國的電信市場建設,打開並擴大競爭局麵。目前已在摩洛哥國內發放3張固網牌照,2張GSM牌照,3張3G牌照,第三張GSM牌照將於2008年底發放。
3.2 電信市場現狀
3.2.1 摩三大運營商簡介
1)摩洛哥電信(Maroc Telecom,又稱IAM,以下簡稱作“摩電”),是摩洛哥電信市場第一大運營商,擁有全業務牌照,網絡覆蓋全國。“摩電”成立於1998年,原為壟斷經營固定電話和移動電話的國有企業,2001年“摩電”與法國Vivendi 集團結成戰略合作夥伴,摩政府向其轉讓35%的股份,2004年再次向Vivendi轉讓16%的股份,同年“摩電”資產在卡薩布蘭卡和巴黎成功上市,目前Vivendi控股增至53%,摩政府持股28%,其餘19%股份在卡薩和巴黎證券市場流通。摩電現有固網(近100%份額)、GSM移動網絡(67%份額)、數據網絡(90%份額)、寬帶(近90%份額)。與此同時還不斷拓展海外牌照,在中非、毛塔、加蓬、布基納法索等國都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2)地中海電信(Méditel,以下簡稱“地電”)成立於1999年,同年獲得摩洛哥第二張GSM移動牌照,後於2005年獲得第二張固網牌照,2006年獲得3G牌照,目前已擁有全業務牌照。“地電”是西班牙Telefonica電信的子公司,股本以Telefonica(30.5%)、葡萄牙電信(30.5%)以及摩洛哥外貿銀行(20%)等摩本地資本為主。目前擁有摩33%的移動市場份額。
3)Wana(原名作Maroc Connect)成立於1999年,原是摩洛哥一家為個人和企業提供互聯網服務的ISP,現由摩洛哥最大的皇家集團ONA 100%控股。Wana於2005年獲得限製移動固網牌照,成為摩洛哥第三家固網運營商,後於2006年獲得移動牌照。Wana經營CDMA移動網絡,利用其CDMA網絡開展固定業務(800M FWT),以及移動業務和數據業務。Wana同時也是摩洛哥第二家為企業提供網絡解決方案的運營商。目前共有近4000家企業用戶。
3.2.2 摩洛哥電信市場情況分析
1)移動市場:截至2008年一季度,移動用戶達2061萬,比2007年末的2002萬增長3%,市場滲透率達66.85%。
GSM移動用戶數量統計表
|
2007年
三季度 |
2007年
四季度 |
2008年
一季度 |
移動用戶總數 |
1918萬 |
2002萬 |
2061萬 |
季度增長 |
158萬 |
84萬 |
58.7萬 |
市場滲透率 |
62.90% |
65.66% |
66.85% |
數據來源:ANRT
其中,“摩電”用戶1369萬,季度增長2.77%,占66.44%的市場份額。“地電”用戶691萬,季度增長3.24%,占33.56%的市場份額。
此外,移動市場結構基本上沒有變化,預付費用戶占95.98%,後付費用戶占4.02%。
2)固網市場:2008年一季度,固網市場繼續增長,用戶達到271萬,比2007年末239萬,增長了13.24%。限製移動業務用戶達到137萬(Wana)。固網的市場滲透率達到8.79%,而07年末為7.85%。
3)因特網:2008年一季度,因特網用戶達58.1萬,比2007年末的52.6萬增長了10.6%。而2006年末為39.9萬,2005年為26.2萬。
ADSL 年度增長 14.86%,用戶數達到48.7萬。2007年底的用戶數為47.6萬,2006年末為39萬。
ADSL接入用戶占因特網用戶的83.8% ,這個比率相對與2007年的 90.6% 略有下降,主要是由無線接入的用戶增多導致。
4)3G Internet用戶:2007年4月3G網絡正式商用,提供了方便的無線接入業務。截至2008年一季度末,用戶從2007年末的4.2萬,快速發展到8.7萬。
3.2.3 中國企業在摩電信市場開拓及合作情況
我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和“中興”)先後於1999年和2002年來摩開拓市場,經過數年努力,已躋身摩主要通訊設備供應商行列,市場業績斐然。
“華為”進入摩洛哥市場9年來,與“摩電”、“地電”以及Wana三家運營商均開展了良好的合作,成為摩洛哥電信新興市場的主要設備供應商之一,市場份額逐年穩步增加,各產業領域均衡增長。“中興”於2002年在摩設立代表處並著手開拓電信設備市場,最近兩年發展迅速,在無線通訊設備、光傳輸設備、業務類產品和終端產品等方麵開展業務。
在堅持以領先技術提升自身競爭力、不懈開拓市場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我企業始終堅持本地化經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樹立了良好的中國企業形象。例如,加強技術交流,定期麵向摩洛哥電信運營商舉行新技術推廣會和技術研討會,向摩電信業界提供大量技術培訓和交流機會,定期組織輸送本地員工和合作客戶參加地區部及中國總部的培訓,為摩洛哥電信界培養了大批優秀技術人才。據不完全統計,我兩企業近年來累計培訓當地人員755人次(含本地培訓和赴中國總部培訓)。
同時,我企業還積極參與在摩洛哥舉辦的有影響力的國際展會,讚助2005阿拉伯電信展 (ATIF)、2005摩洛哥網絡發展論壇 (Assises Internet ANRT)、2006摩洛哥電信展 (Telecomp)、2008摩洛哥電信展(Telecomp),等當地業界影響較大的活動,收到了積極的正麵效果。
3.3 建議
1. 繼續保持並加強業已建立起來的與當地電信產業主管部門的聯係和溝通,深入了解當地電信行業法律法規,實時關注其政策動態,挖掘政府項目合作機會。一般而言,政府項目規模和影響力相對較大,兼具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 進一步密切與當地通訊領域學術教育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拓展合作方式,定向培養我企業所需專才,持續接收畢業於摩洛哥專業院校的高素質人才,加深本地化經營,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提高我企業在當地社會和普通民眾中的認可度。
3. 保持並擴大對當地人員的培訓,培訓對象既可以是本地員工和客戶,也可以是當地政府官員;我經商處也可靈活利用多雙邊人力資源培訓項目,於無形之中做好摩通訊部門主管人員的工作,為我企業獲得更多項目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