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中航工業非航空民品產業發展“十一五”回顧

時間:2011-01-05 00:00:00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十一五”期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非航空民品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形成了以專用汽車、汽車零部件、新能源、電子信息、新材料及礦業化工、鋰離子動力電池、傳統優勢產業、大型成套設備和新興產業為統領的產業格局。2010年在剔除產業規模最大的乘用車及發動機的不利情況下,銷售收入仍跨上500億元的台階,實屬來之不易,難能可貴!
      
        中航工業同時把積極推進非航空民品發展體製機製改革作為產業發展的重點,目前以非航空民品為主的上市公司已達到16家,投資主體多元化已普遍實施,與市場接軌的用人及激勵機製已在一些企業建立起來。企業貼身經營機製的建立,不僅為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競爭機製,也為進一步融資、整合、並購和做大做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體上說,非航空民品產業五年的發展,體現了五大方麵的特點:
      
        一、大融合??軍民結合,強核心競爭力
      
        中航工業黨組書記、總經理林左鳴上任初始就提出必須堅定不移走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發展道路,放飛思想、轉變觀念,大力發展非航空民品產業。經過“十一五”期間的快速發展,目前中航工業非航空民品產業已經形成了以航空技術延伸為主導、製造業為主體的產業格局。非航空民品產業一直強調產品同源、技術同根的研發工作,先後獲得國防科工局軍用技術推廣專項支持21項,累計實現總投資4.7億元,獲國家專項資金支持1.24億元。這無形中促進了集團公司軍民結合產業的發展。
      
        其中,中航惠騰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充分利用直升機螺旋槳技術,研製出風電發電葉片。其先後承擔了“九五”及“十五”科技攻關、“863計劃”等16項國家級科研項目,逐步將風電葉片設計、製造工藝、試驗檢測手段做到國際先進水平,成為目前國內市場技術最全麵的風電葉片專業化製造企業。曆經多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航惠騰仍穩坐國內風電葉片領域頭把交椅,並推進研製技術在直升機製造中的應用,真正實現了軍為民用、民哺軍技。
      
        中航工業發動機充分依托航空發動機核心技術專長,發揮係統內的整體優勢,瞄準特定的目標市場,堅持走國際化、專業化發展道路,集中力量發展重、輕、小、微各係列燃氣輪機。R0110重型燃機是國家科技部“863”計劃支持項目,2008年該型燃機完成燃機裝配、台架安裝,完成了全轉速空負荷調試,通過“863”階段驗收,這昭示著我國即將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備重型燃機研發能力的國家之一。
      
        中航工業發動機還利用燃機技術,開發進行餘能回收發電的高爐煤氣餘壓透平發電裝置(簡稱TRT),其利用高爐爐頂煤氣的壓力,帶動發電機發電,該產品已獲得TRT相關國家專利16項。
      
        二、大規模??資本運作,促產業飛躍
      
        當今企業的比拚是綜合實力的較量,其中規模是很重要的一個指標。麵對激烈的國內、國際市場競爭,整合並購是當前快速做大規模的最佳選擇之一。
      
        中航國際的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勇闖市場、厚積薄發,通過資本化運作四兩撥千斤,撬動了地方政府投資和銀行資金,實現了產業升級和跨越式發展。由於良好的資本運作能力和強大的產業複製能力,目前,天馬公司在國內中小尺寸TFT-LCD領域的產能位居前茅,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產品檔次及市場占有率也均居國內同行業前列。
      
        中航工業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在“十一五”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集團公司所生產的汽車零部件涉及汽車五大係統70餘個部件總成中的53個總成,在競爭異常激烈的情況下,通過內連外並、積極融入區域,加大科研投入和市場開拓力度,湧現出貴航、新航和上發等一大批在市場上具有較高知名度、頗具規模的企業,特別是新航汽車零部件通過整合取得超常發展,集團公司汽車零部件整體綜合排名已位於全國前列。
      
        三、大突破??瞄準國際,領技術之先
      
        企業謀求自身發展壯大,就必須尋找突破點。中航工業民品的突破點之一,就是堅持技術領先,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中航三鑫作為國內幕牆工程的行業先鋒,在不斷開拓國內幕牆工程市場的同時,積極瞄準國際玻璃原片前沿技術,順利引進美國PPG公司的全氧燃燒在線LOW-E玻璃先進技術,在業內首批實現產業升級和產品升級;填補了全氧燃燒工藝、在線TCO鍍膜工藝、光伏超白玻璃、高強度鋁矽等國內空白,結束了中國高端玻璃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麵。2010年5月,中航三鑫生產線點火運行,該生產線的正式投產標誌著中國節能環保高端玻璃的誕生,也標誌著我國目前最大的高端玻璃製造生產基地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風力發電整機是集團公司非航空民品領域向全產業鏈發展的重大突破。中航惠德風電工程有限公司作為中國電穀風電產業的骨幹企業,在2007年成為國內首個實現大型風電機組出口的企業,為中國新能源裝備製造國產化贏得了榮譽與信心。2010年5月中航惠德公司具有國際水平的2.0兆瓦大型雙饋變槳距風電機組的成功下線,再次實現了我國風電設備製造國產化進程的重大突破,對於提升集團公司新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中國風電產業技術進步和成長壯大,具有重要的引領示範作用。
      
        四、大發展??精準切入,後來居上
      
        如何能進入一個使自己大發展的新領域,是很多企業家麵臨的共性難題。而麵對這個問題,中航工業專用車和鋰電的發展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眾所周知,乘用車曾經是數代航空人辛勤培育的主要民品,在新長安重組之後,集團公司50億元規模以上的非航空民品幾近空白。在關鍵時刻,集團黨組果斷決策:快速、大力發展能突出航空技術優勢並實現全價值鏈運作的專用汽車產業。在中航工業總經理林左鳴、副總經理耿汝光等領導的關心下,中航工業機電和集團公司非航空民品產業發展部等部門具體指導下,中航工業金城在較短時間內成功並購了安徽開樂專用車公司、廣西柳州乘龍專用車公司和遼寧陸平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初步形成了華東、華北、華南、華中地區產業布局,實現了專用汽車產業軍民用產品平台共享、高中低端產品係列化的產品優勢,以及逐步向國際市場拓展的集成網絡平台建設。三年內使專用汽車銷售規模從不到1億元上升到逾50億元,中航工業專用車已成為業界的知名品牌,並位居多個細分市場的前列。
      
        鋰電池發展亦是如此。正當國內鋰電池市場方興未艾,電動自行車電池等小容量鋰電池群雄混戰之時,中航鋰電(洛陽)有限公司從一棟簡陋的小樓起步,睿智地選擇了電動汽車用的大功率鋰離子動力電池,有效地避開了飽和的市場競爭。中航鋰電掌握的多項核心關鍵技術使其走在了國內同行的前列。2010年8月,在由國資委牽頭、16家央企組建的全國電動車聯盟中,中航工業異軍突起成為電池專業委員會成員。
      
        作為集團公司民用產品國際市場開拓的排頭兵,中航國際在努力進行已有產業拓展的同時,積極進軍船舶製造領域,先後收購了泰州船廠和上海鼎衡船廠等,全麵進軍油輪、海洋工程船、化學品船和散貨船等特種船舶產業,既順應了我國國富民強、與世界高端接軌的時代潮流,也與私人飛機產業(通飛領域)的發展相得益彰。
      
        五、大創新??三個創新,鑄新的輝煌
      
        胡錦濤總書記一再強調,在新的曆史時期和世界經濟形勢下,要保持旺盛的生機和活力,就得堅持不懈地從“中國製造”時代向“中國創造”時代邁進。中航工業非航空民品領域,也正是一貫踐行著這些理論指導方針,積極謀求各個方麵的創新和進步。
      
        首先是體製機製創新。集團公司黨組高度重視非航空民品體製機製改革,分別於2009年和2010年下發文件,針對“經營管理、市場營銷、技術開發”三類核心骨幹人員給予有效激勵,實現企業高管和骨幹人員報酬與本單位業績緊密掛鉤的“貼身經營”。力度前所未有,並且逐年兌現。各成員單位也積極出台相應促進非航空民品發展的配套措施,極大地鼓舞了廣大幹部和員工。“十一五”期間,集團公司主動大膽打破體製束縛,先後引進了天馬公司研發副總、專用車工程研究院技術總監等海外高端人才,不僅帶來了研發團隊,提高了科研水平,也起到了良好的“鯰魚效應”。
      
        其次是商業模式創新。中航工業非航空民品產業所處的環境,正是市場最前沿地帶,競爭十分激烈,如何能夠生存下去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課題。除了資金、技術、人才和總部支持,還離不開我們自身的思考和探索,特別是在生產、經營等各個環節的創新。比如飛亞達公司,經過多年的經營探索,確定了以飛亞達表和亨吉利世界名表中心為業務主線的發展思路和戰略,成功向產業鏈下遊延伸,在規模和品質上得到了質的提升;深南電路有限公司通過全新的市場模式的創新,明確了“一個核心、三個重點、兩個關注”的市場定位,依靠差異化的產品優勢以及獨特的客戶管理模式,使深南電路的銷售收入年複合增長率接近30%,特別是 2009年印製電路板行業整體訂單嚴重下滑、價格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深南電路的銷售收入仍然突破12億元,同比增長24%,企業利潤連續4年超過億元。全球知名戰略客戶的開發,為深南電路2009年抵禦金融危機實現逆勢增長和2010年再創佳績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成為深南電路未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支柱。
      
        第三是科學技術創新。利用航空技術優勢,積極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我們持之以恒該做的事情。不論是已經比較成熟的環保產業,抑或是國家首輛高速磁浮國產化樣車實現交付並通過國家科技部中期評審,還是集團新確定的以智能機器人和生物工程為主的新興產業,都直接體現了麵向未來、麵向世界的新觀念、新追求。
      
        正因為集團公司領導的一貫重視, 2009年4月26日,集團公司黨組下發了《關於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抓改革、調結構、保增長、促發展若幹問題決定》,其中有4條是專門針對非航空民品產業發展提出的要求,另外還有16條相關內容;2010年9月17日,集團公司黨組專門頒布了《關於非航空民品產業落實黨組〈關於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抓改革、調結構、保增長、促發展若幹問題決定〉的實施決定》,進一步明示了非航空民品產業發展的重點和相關政策。為更好地發展非航空民品產業,2010年3月,集團公司先後設立了非航空民品產業發展委員會和非航空民品產業發展部,充分說明了大力發展非航空民品產業的決心。
      
        “十一五”期間,集團公司非航空民品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10年非航空民品戰線上更是多次獲得國家領導人的青睞:2010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考察了中航工業防務旗下的中航鋰電研發基地;2010年10月,溫家寶總理考察了中航國際旗下武漢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2010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再次考察了中航國際旗下武漢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這些無不是國家領導人對我們工作的極大褒獎、對我們產業發展的肯定!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