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1-05 00:00:00
2010年12月31日,中關村航空科技園奠基儀式在中航工業青雲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市委副書記、市長郭金龍,中航工業黨組書記、總經理林左鳴,中航工業副總經理顧惠忠、吳獻東、張新國等領導出席了奠基儀式。北京市委常委、海澱區委書記、中關村管委會黨組書記趙鳳桐主持儀式。
據悉,中關村航空科技園項目利用中航工業青雲現有土地資源,采用滾動開發,建設周期為5年,占地麵積約17.6萬平方米,計劃建築麵積約55萬平方米。該項目位於北京市海澱中關村中心區南側,南鄰北三環,東臨中關村東大街,距離中關村商務商貿核心地段約1公裏。預計在園區建成後5年,全區企業可形成總計500億元以上的經濟規模總量,進而帶動其他配套產業和行業超過1000億量級的經濟產出,真正成為北京中關村地區萬億產業增長極的重要戰略引擎。
郭金龍在儀式上發表講話。他強調,根據中航工業與北京市政府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中航工業在北京構建了“一地三園”的規劃,以“中關村航空科技園、亦莊航空商務園、順義航空產業園”,形成研製、貿易、產業化集群型的“中航工業北京科技產業基地”,融入首都發展經濟圈。中關村航空科技園的建設,標誌著航空工業在北京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曆史階段,無疑將成為打造科技北京絢麗藍圖的重要內容。
林左鳴對北京市給予中航工業的支持與幫助表示了誠摯的謝意。他指出,中關村航空科技園項目的建設,是中航工業響應北京市政府打造“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和首都“世界城市”、融入地方區域經濟的又一重大舉措,是北京市與中航工業的又一次密切合作。中航工業融入地方經濟發展,順應了黨中央把高端裝備製造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策,順應了中航工業深化改革、轉變發展方式的戰略部署以及堅持軍民融合的發展思路,是產業發展的必然需要。
據了解,中關村航空科技園的建設定位為中航工業的全球研發總部和國際航空交流中心,傾力打造“一個中心三個平台”,即航空科技研究中心、航空電子研發平台、技術交流合作平台、成果孵化產業平台。該項目將突出彰顯三大特色,即突出引領創新特色,吸納中航工業多個高端研究機構及部分二級企業運營總部,成為自主創新和高端科技發展的示範和科技創新的源頭;突出融合輻射特色,與世界航空產業鏈充分融合,與北京經濟發展充分融合;突出轉型升級的特色,助推航空產業相關科技企業發展,助推北京市科技進步及產業升級。
中航工業和北京市表示,雙方將以中關村航空科技園奠基為契機,積極探索產業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新機製,將園區打造成航空高科技、軍民結合、現代化的新型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