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3-18 00:00:00
盡管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認為,中美之間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分歧是經濟爭辯,而非“政治戰”,但在美國國內,“戰爭硝煙”已經開始彌漫。
“我不想把這個事件叫做戰爭,我想把這個叫做美國政策製定者的關切。”洪博培對美方近來施壓人民幣升值的做法進行辯護。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昨日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時則表示,貿易順差問題不是迫使人民幣升值的理由。
姚堅認為,貿易順差問題,是全球化的一個結果,一種現象,是會持續存在的一個結構。
姚堅表示,希望美國在克服危機影響、振興經濟的時候,成為一個自由貿易的倡導者而不是一個阻礙者,不能隻考慮自身利益,擴大出口,而要求別國貨幣升值,這是利己主義的一種表現。
議員敦促政府製裁中國
洪博培認為,這不僅僅是美國人的關切,歐洲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此也有同感。他說,很多與中國進行貿易的國家,都認為人民幣沒有得到正確的估值。
“IMF不是一個國家,他們在此問題上的態度是非常公正的。”洪博培表示,“所以我們可以說,這不是一場‘政治戰’,而是一場很強有力的經濟爭辯。”
但15日,美國130名國會議員聯名向白宮施壓,要求奧巴馬政府就人民幣匯率問題采取強硬行動。“政治戰”硝煙味越來越濃。
來自美國眾議院驢象兩黨的130名議員當天聯名致信商務部長駱家輝和財政部長蓋特納,敦促政府針對中國的匯率問題采取製裁措施。議員們要求財政部在4月15日公布的主要貿易夥伴國匯率製度報告中把中國認定為“匯率操縱國”,並要求商務部對被貼上此標簽的國家逐個征收反補貼關稅。
議員們在這封信中說:“在我們努力促進美國經濟複蘇之時,必須利用所有資源首先解決貿易上的問題。”
12日,一直以來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打頭陣”的民主黨參議員查爾斯?舒默(Charles Schumer) 宣布,他準備近期再次向國會提交要求人民幣升值的法案。
舒默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的“老搭檔”??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民主黨人馬克斯?鮑克斯(Max Baucus)16日也附和說:“中國的經濟和貿易政策對美國公司同中國公司的競爭產生了極大影響,我們必須確保中國的匯率政策不傷害我們的農場和工廠。”
呼籲國會和政府就人民幣匯率問題采取強硬行動的還包括美國最大的工會聯盟勞聯?產聯,以及美國聯合鋼鐵工人工會及代表美國製造商和紡織業的一些工會組織。
但代表跨國公司的美國商業組織反對這樣做。他們表示,對中國進行貿易製裁會影響美國的出口。
爭辯人民幣估值水平
在不影響雙邊關係的前提下,美國政府麵對國會在人民幣匯率上的施壓,表現一向微妙。如今,在政府內部和眾多國會議員強烈呼籲擴大就業、刺激出口之際,奧巴馬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分貝”也比以往高了一些。2月初,他在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重申,今年全年他都將“勸說”中國讓人民幣升值。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中國經濟問題專家蓋保德(Albert Keidel)對本報記者表示,人民幣升值目前對中國來說並不是一個好的經濟策略,且中國也沒有必要提高人民幣匯率。
他說,很多人隻根據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差異來討論人民幣升值問題,但事實上人民幣對其他一些主要貨幣,如歐元,事實上是在升值的。而且貨幣升值隻有在進口產品是造成一國通脹的主因時才會有效,而中國不符合這種條件。
溫家寶總理14日也表示,人民幣沒有被低估。他認為2008年7月到2009年2月世界經濟極為困難的時期,人民幣沒有貶值,實際有效匯率升值14.5%,這對世界經濟複蘇作出了重要貢獻。
而此前,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弗萊德?伯格斯坦(Fred Bergsten)稱,貨幣操縱使人民幣幣值貿易加權貶值25%,相對美元貶值40%。
無助解決逆差問題
施壓人民幣升值,一個重要的理由是要降低中美之間貿易逆差。
克魯格曼預計,人民幣升值25%到40%將會使美國貿易赤字每年減少1000億到1500億美元,增加75萬到100萬人就業。
但法國巴黎銀行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家安德魯?弗萊瑞斯(Andrew Freris)卻認為,即使中國讓人民幣在一兩年內大幅升值,也不會緩解美國的貿易逆差問題。因為即便中國減少甚至停止對美出口,美國依然會從其他國家進口原來從中國進口的商品,所以,新問題會在美國同其他國家之間產生,“中國不是問題的根本,美國才是。”
盡管認為人民幣存在低估,但伯格斯坦對本報記者表示,不管是被美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還是按循序漸進的原則調整人民幣匯率,都不會影響中國的出口和經濟發展。
“我覺得人民幣匯率每年以8%?10%的幅度升值比較妥當。中國經濟目前每年有10%左右的增長速度??我很樂觀,中國經濟未來10多年內都可以保持這個速度??所以每年調高(匯率)8%?10%不會削弱中國的競爭力。”伯格斯坦說。
伯格斯坦表示,在人民幣升值問題上,美國的政策目標應該是建立一項雙方之間具有競爭性的匯率機製,創造可持續的貿易平衡,而不是“強勢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