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3-12 00:00:00
在兩會期間,我對發展新能源、積極開展微藻研究等熱點問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一是要重視中西部光伏能源的利用。近30年來,伴隨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能源消耗總量相當於412億噸標準煤,年均增幅達5.5%,而新世紀的前8年,我國能源消耗年均增速更達9.1%。2009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達30億噸標準煤。從能源消費結構上看,我國過度依賴石化能源的格局並無根本性改變。大力發展新能源,已成為21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製高點,真正把新能源產業發展起來、動力釋放出來,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將有著光明的前景,這就需要我國在新能源發展問題上敢於打破舊觀念,實現政策製度的大膽革新,超常規大步前進,尤其是我國中、西部地區,擁有廣闊的沙漠、草地、戈壁,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可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電站,建設新能源基地,從而支撐我國經濟未來30年的快速發展。
目前,可供人類利用的可再生清潔能源主要有生物質能、水能、風能和太陽能。據專家統計,我國太陽能資源蘊含量達到2.1萬億千瓦,隻需開發1%即可達到210億千瓦,遠大於生物質能的1億千瓦、水電的3.78億千瓦以及風電的2.53億千瓦。隨著世界經濟向低碳方式的轉變,太陽能光伏發電將以其自身接近零碳排放而尤具優勢。每發電一千瓦時的碳排放量,煤電為304克,油發電為204克,天然氣發電為181克,風力發電為6克,水電為20克。通過以上比較研究,我們可看出太陽能是我們目前可使用的能源中一次性轉換效率最高,並且使用最簡單、最可靠、最經濟的新興能源。
二是開展微藻研究,確保糧食長遠安全。微藻是一群微型生物的總稱,屬於低等水生植物,目前全球已知的微藻種類達2萬多種,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進行生長,同時產生蛋白、多糖、脂肪、色素、生物毒素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廣泛應用於人類食品、動物飼料、工業生產、醫藥開發等多個領域,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價值。以螺旋藻為例,作為微藻的一種,其蛋白質含量高達60%?70%,相當於小麥的6倍,豬肉的4倍,魚肉的3倍,雞蛋的5倍,幹酪的2.4倍,且消化吸收率高達95%以上,是人類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優秀的純天然蛋白質食品源。積極開展以螺旋藻為代表的微藻類研究、養殖,將改變我國傳統農業結構;如果用其替代現有飼料用糧,魚和畜、禽飼料中的魚粉、花生粕和豆粕,相當於可節省5248萬噸大豆,或1.62億噸玉米,可直接節約耕地1.62億畝,解決我國1.2億人口的糧食問題,或者6億人口的城市化用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