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3-12 00:00:00
即使不在日內瓦,回國參加“兩會”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駐WTO特命全權大使孫振宇也非常忙碌。
金融危機以來,這第二次就中國遭遇的貿易保護措施采訪孫振宇。去年,他向記者坦言,當時麵臨壓力很大;今年,他提醒國內企業,中國可能將麵臨比去年更多的貿易摩擦。
坐在記者麵前的孫振宇,是一位溫文儒雅的長者。看見他,你一定很有興趣想知道,他是如何率領整個團隊,代表中國政府和企業,奔波於WTO各個會場上,去表達中國的貿易政策和立場。
隨著中國遇到的貿易摩擦不斷增多,中國駐WTO代表團的工作量去年增加了不少。2009年,我國訴諸於WTO的案件明顯增多,作為首任中國駐WTO大使,孫振宇已經在日內瓦工作了八年。
開會有時會有激烈交鋒
“開會是我們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孫振宇介紹,在WTO,各成員國的代表主要有三類會議要開:一是例會;二是跟爭端解決有關的會議;三是新一輪的貿易談判,即多哈回合談判。
“討論有時候會很激烈。”顯然,在涉及國家經濟利益問題上,很難在一片“祥和”的氣氛中賓主盡歡。
談判要取得成功,需要各代表團深入溝通,逐步建立互信的關係。對於中國來說,對於不同的貿易夥伴有不同的談判政策。
貿易摩擦並未泛濫
去年,在遭遇貿易夥伴的貿易保護措施後,中國一些專家學者明確提出了“貿易反製”的說法,有的還開出了貿易保護的清單。
去年9月,商務部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汽車產品和肉雞產品啟動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審查,孫振宇對記者表示,這些措施都是WTO允許的,各成員都有權利在WTO框架下采取貿易救濟措施。
不過,他也透露,在實施這些措施之前,主管部門各部門內部會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和主張。代表團也會根據雙方貿易進展情況、國內企業的要求提出相關建議。他相信,WTO對貿易保護政策有較好的監督機製,因此貿易摩擦還沒有達到泛濫的地步,控製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如果用一個詞概括2009年全球經濟,無疑是“困難”,那麽,2010年就應為“複雜”。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近日透露,已經對全球貿易中各種可能出現的困難做足了預案和分析。
那麽,對中國駐WTO代表團來說,又做好了哪些打硬仗的準備呢?
孫振宇表示如果貿易夥伴采取了貿易保護措施,我們會鼓勵企業積極應訴,和他們的進口商、零售商積極配合。從政府來說,通過雙邊、多邊渠道加以應對,直至進入WTO框架下解決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