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1-14 00:00:00
繼宣布中投入股之後,在港上市的多晶矽龍頭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保利協鑫”)本周又宣布與國內大型矽片供應商高佳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高佳太陽能”)達成收購協議,擬斥資8.54億元人民幣間接收購後者70.19%的控股權。在業內看來,這既是光伏上遊大廠向下遊矽片領域擴張版圖的標誌,更將成為國內光伏業大洗牌來臨的一大信號。
此次的收購對象高佳太陽能是一家2005年7月在江蘇無錫創立的矽片企業。資料顯示,該公司目前已達到300兆瓦的矽片生產能力,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優勢,同時在矽片技術、質量、成本控製及運營管理方麵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其產品主要供應給Q-CELL、CONERGY、SHARP、尚德、阿特斯、林洋等世界知名電池廠商。
對於新年伊始就曝出的這筆收購交易,保利協鑫表示,這是其全力拓展矽片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通過在矽片業務領域采取了並購、自建等不同的發展策略,該公司可以盡快形成規模優勢。
目前,保利協鑫在徐州的自建矽片項目進展順利,預計今年2月開始陸續投產。連同此次收購的高佳太陽能產能,公司的矽片生產規模預計將達到800兆瓦。到2010年底,保利協鑫的矽片年產能預計將達到2吉瓦(2000兆瓦),從而躋身全球大型矽片供應商之列。
業內人士指出,開發與投資矽片項目可增強保利協鑫履行合約的能力,並可實現由多晶矽製造到矽片生產的整合效應。除此之外,高佳太陽能下遊原眾多世界光伏電池大廠同時將成為保利協鑫客戶,令後者的市場開拓也深受其惠。
國內光伏競爭將白熱化 洗牌不可避免
早在2007年,無錫尚德董事長施正榮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就曾預測國內光伏業到2010年會有一個比較大的洗牌過程。
而隨著今年第一筆光伏重大並購交易的出現,上述預言似乎要真正兌現。
就在數天前,協鑫光伏CEO江遊在接受上海證券報專訪時指出,太陽能在未來三年內會經曆一次比較大的洗禮和整合,這是必然趨勢。
“每一個行業的發展過程,都是一個最終整合的過程。因為目前太陽能行業的產品,同質化比較嚴重,你做矽片我做矽片,你做組件我做組件。最終,同質化的趨勢歸結為三點:一是規模取勝;二是市場份額取勝;三是成本取勝。由於產品同質化,客戶一定會選擇最大規模的供應商進行采購。在這一趨勢下,同質化必然導致整合和兼並收購。”江遊說。
但施正榮認為,就算洗牌,光伏也不會變成另一個彩電,“對光伏企業來說,誰打價格戰誰就第一個會犧牲掉。這是因為光伏和家電還不同。好的光伏企業不會因為對手的價格賣得便宜就失去市場,關鍵還在於你能夠向客戶提供什麽樣的額外價值?”
話雖如此,從去年以來出現的光伏組件降價潮卻至今未出現停止跡象。據太陽能專業網站Solarbuzz調查統計,歐洲地區今年1月報價又較去年12月下滑1歐分,每瓦報價4.22歐元;美國地區1月報價也下滑1美分,每瓦報價4.30美元。
江蘇省能源研究會秘書長魏啟東向本報記者指出,光伏業洗牌的確可能出現,且可能時間還會提前,尤其是一些中小光伏廠商將在價格下跌的趨勢下麵臨比較大的困難。但他也指出,洗牌將促進產業集中度提升,而規模擴大後光伏成本將進一步下降,繼而推動光伏業發展進入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