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1-08 00:00:00
中國開始對電力和天然氣進行定量配給,因大部分地區遭遇嚴寒,購物中心和甲醇產品等行業遭到打擊。
中國今年冬天來得異常地早而且寒冷,過去一周內更是達到了極致,整個北方普降大雪,而南方也出現罕見的降雪天氣。煤炭短缺已經促使部分電廠減產,包括北京在內的主要城市正在限製天然氣的供應。
因電力需求激增,中國中部和東部大部分電廠的煤炭庫存已經低於警戒線。總裝機容量388億瓦特的中國中部多達53家電廠煤炭庫存低於7天警戒線水平,因缺乏煤炭,已經有容量為34億瓦特的電力機組停產。
國家電網公司(State Grid Corp.)周四在網站上發布報導稱,因預計本月和2月份天氣將更加嚴寒,許多發電機組可能會停運,並威脅到2月中旬的春節和3月份的全國人大會議(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期間的電力供應。
截至上月底,與地方電網相連的電廠煤炭庫存總計868萬噸,較前月下降24%。國家電網稱,春節時庫存可能進一步下滑至600萬噸。
據報導,中國中部的湖南,湖北和重慶地區在用電量達到曆史高峰後,已經從周一開始實施定量供電措施。
中部地區通常容易受到煤炭供應短缺的影響,因該地區遠離中國北方和東北的煤炭主產區以及東部的海上運輸進口樞紐。在冬季雨雪天氣時,交通運輸狀況將進一步變得異常困難。
天然氣短缺
國家電網負責媒體關係的管理人士劉新方(音譯)表示,正在進行的煤炭價格談判也可能是造成短缺的一個原因。他稱,煤炭生產商和電廠仍在就今年的年度煤炭供應合同條款進行磋商,這可能導致了煤炭發貨量減少。
中央政府已經確定了1月14日為談判截止日期。
國有媒體新華社周三報導稱,中國東部的安徽,浙江和江蘇省以及上海市今年冬天都報告出現最高用電高峰。安徽省的煤炭庫存量隻夠用四天,因該省用電量較去年高20%。
同時,北京周二開始向購物中心,超市和工業用戶定量供應天然氣,因周日北京天然氣用量達到4,751萬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增加32%。
周末北京的大雪是數十年來最大的,周三出現的最低溫度零下16.7攝氏度也是1971年以來的北京最低溫度。
據當地媒體報導,東部的杭州市因麵臨300,000立方米的缺口,也限製了工業用戶的天然氣供應。
中國最大的天然氣生產商中國石油(PetroChina Co., PTR)為增加天然氣供應,將其主要的長慶氣田供應量較上年同期增加了30%,以應對北京和其他北方地區嚴重的天然氣短缺。
中國石油還首次向上海運送了65,000噸進口液化天然氣,以緩解中國東部地區惡劣天氣造成的短缺。
中國一直在鼓勵清潔能源的使用來控製汙染,但中國仍缺乏天然氣儲備設施以及足夠供應來應對緊急狀況。
目前中國進口的大量天然氣都是液化天然氣形態。中國有兩個正式投入商業運營的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分別位於中國東部的福建和廣東省。
但這兩個接收站的管道並不能到達更寒冷的東部,中部和北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