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1-06 00:00:00
新能源產業是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後危機時代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對優化我市產業結構,增強持續發展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最新出台的《泰州市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綱要》提出,到2012年,我市新能源產業銷售收入將達400億元,力爭500億元,建成具有較強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新能源迎來重大機遇期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作為今後經濟增長的重點。
“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無非是發展新興產業、提升傳統產業和壯大優勢產業,對泰州來說,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是結構調整的有效路徑。”市經貿委有關負責人認為。
從全球視野看,隨著能源緊張、氣候變化加劇,低碳經濟、綠色經濟發展呼聲高漲,新能源產業壯大正當其時。
從市場前景看,新能源的發展潛力遠未挖掘。以光伏產業為例,如果用光伏發電取代現有發電能力的10%,將形成2萬億元的市場規模。而到2020年,全國風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3000萬千瓦,很可能超越核電,成為我國第三大發電形式。
目前,我市企業已涉足太陽能光伏、風電裝備、節能產品製造、核電裝備等新能源核心產業,形成了門類齊全、品種豐富、技術先進、產業關聯度高的新能源產業格局。
在光伏係統製造領域,中盛光電有限公司的第三代光伏電站技術領先世界,成為我國第一個包括光伏電站設計、建造、運維等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在節電設備製造方麵,春蘭清潔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唯一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車用高能動力鎳氫電池及管理係統規模化生產和服務能力的企業,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
市委黨校教授陳雄認為,《泰州市新能源產業振興規劃綱要》的出台,為我市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為相關企業的振興壯大提供了極好的政策機遇。
太陽能光伏成為重中之重
《綱要》明確,今後,我市將重點發展太陽能光伏、風電裝備、節能產品製造等新能源子行業。其中,太陽能光伏是發展的重中之重,將建設以太陽電池片製造與光伏係統集成為重點的光伏產業基地。
“當前,我國光伏太陽電池片供應量遠不能滿足組件封裝的需要,2008年全國供需缺口為800兆瓦左右。若考慮價格下降對需求的刺激,電池片製造業的發展空間會更大。”業內人士分析,快速增長的需求將為企業提供巨大的市場機會。下一步,我市將重點引進單條100兆瓦生產水平的電池片製造項目。
同時,重點扶持中盛光電發展太陽能電池組件、第三代光伏電站技術、新一代高效智能光伏跟蹤式係統等光伏係統集成產品;扶持雙登開發風光互補係統和微型電站。
根據規劃,到2012年,我市基本形成2000兆瓦的光伏電池和組件生產能力,太陽能光伏產業及配套產業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其中,中盛光電產銷規模達130億元以上,成為全球知名光伏電站解決方案供應商。
形成“四園”發展格局“集聚發展是產業化的必然之路。根據新能源產業現有布局,我市將著力打造4個新能源產業集中區。”市經貿委參與《綱要》編製的人員介紹。
規劃中的九龍光電產業園位於海陵區九龍台商工業園區內,以中盛光電為核心,在3至5年內建成一批多晶矽電池企業、電池組件企業、光伏係統集成企業以及為之配套的光伏蓄能係統和光伏逆變器製造企業,逐步形成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的光伏太陽能產業基地。
位於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與高港科創園內的風電和節能產業園,將通過招引大型風電及關鍵零部件企業落戶泰州,力爭形成風電整機生產能力。
雙登新能源產業園位於薑堰市梁徐鎮內,將以雙登為核心,在3到5年內建成一批太陽能企業,形成省內有較大影響的新能源產業基地。
核電零部件產業園位於靖江市新橋鎮,目標是迅速做大核電零部件產業,打造全國知名的核電配件產業基地。
陳雄認為,發展新能源產業可以優化產業布局,一些不適合發展重化工業的地區可以大力發展光伏等產業。新能源產業作為高科技產業,可以拉動區域整體創新能力的提升,培養大量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