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11-26 00:00:00
航空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晴雨表,隨著經濟逐步回升,航空業複蘇步伐也逐漸清晰。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民航全行業累計實現盈利92.1億元,同比減虧增盈96.8億元。
首先前三季度航空公司累計實現盈利61.3億元,同比減虧增盈達到116.8億元。今年前三季度5家上市航空公司的毛利率同比均有所上升,其中,國航的毛利率同比增長了8.9個百分點,毛利率水平達到17%。前三季度旅客周轉量增速恢複到兩位數,達到16.4%。客座率的恢複、票價水平的提升以及相對較低的油價水平使得航空公司的經營環境有所改善。
月度數據顯示,我國客運市場從2008年9月開始複蘇,10月份恢複正增長,而貨運市場也於2009年2月開始反彈,並於7月恢複正增長。2009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客運量同比增速為22.6%,表現搶眼。
從國際和地區市場來看,近兩個月有明顯好轉跡象。國際航線客運量增速從7月恢複正增長,8月和9月增速高達17.4%和14%。而地區航線近兩月的增速也分別達到16.9%和12.4%。隨著全球經濟的觸底反彈和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明年整體客運市場有望實現15%左右的增長速度。
近期國際油價較年初已有較大升幅,2010年航油均價上升將對剛剛複蘇的航空業帶來一定的壓力,不過,壓力可通過複征國內航油附加費和航油套保公允價值衝回來有效緩解。油價的大幅上升已給參與航油期權協議的國航、東航等國內航空公司帶來大額公允價值轉回收益,今年前三季度,國航和東航的航油套保貢獻收益分別是20.15億元和29.48億元,對前三季度業績作出重大貢獻。如果未來航油價格繼續上升,兩公司將繼續獲得公允價值轉回帶來的收益。
另外,國內航空公司普遍具有高美元負債的財務結構特征,2009年上半年數據顯示,國航、ST東航和南方航空分別有380億、290億和408億淨美元負債,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變動將影響到航空公司的匯兌損益以及采購飛行器、航材以及航油的成本。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人民銀行最近承認內地應按照資金流及主要貨幣走向的趨勢調整外匯政策,這或將是人民幣再度升值的先兆,國內航空公司可能重新享受到人民幣升值所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