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11-12 00:00:00
“開發房地產,僅是追尋一時效益,主要是富了個人;發展通用航空,更多的是打造產業鏈,占據世界技術高端,滿足了民眾需求,又發展了國家航空事業,為什麽不推動呢?”11日,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航工業)一位高管對記者表示,目前中航工業確在推動低空空域的開放工作。
低空空域通常是指不影響運輸航空航線的空域,美國法令規定3000米以下為低空,該標準並同時被世界多國所認同。目前,許多國家將低空交通與地麵交通同等看待。以美國為例,空域按照50米間隔分層,3000米以下完全開放。
“中航工業對於低空空域所帶來的商機極為看好,這也是我們將通用航空基地放在珠海市的重要原因。”中航工業副總經理吳獻東對記者解釋,美國等國家的低空空域開放,至少帶來了兩方麵的重要成就:一個產業的迅速成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二是民間飛行梯隊的建立,構建起國防及民用航空人才儲備梯隊。
事實上,國家空管部門在十一五規劃中,已提出逐步開放空域的建議,並且在黑龍江哈爾濱、福建局部地區開展了低空空域開放試點。在今年10月中旬,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批複西安航空基地通用航空產業園成為中國民航唯一的通用航空產業試點園區。
“根據批複,西安航空基地蒲城通用航空產業園空域將被確定為開放空域地區,在園區20平方公裏範圍內,飛機的飛行活動將盡可能保證順暢進行。”西北通用航空協會秘書長兼通用航空產業園副主任董永勝說。
前述中航工業人士介紹,我國低空空域的試點工作進程一直很難,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對空域體製的管理、通用飛行活動的監控手段、飛機的機載設備以及相關保障人員的培訓等還不盡完善。“黑龍江與福建都不是我國通用航空的熱點區域,所以縱使做了試點,但市場沒有起來,空域開放問題也沒有解決,從而希望在西安做一個突破。”
低空空域開放度低,使得我國通用航空發展極為滯後。根據民航最新統計數據,截至2008年底,我國通用飛機保有量僅為898架,通用航空器的飛行作業總量不到30萬小時,通用飛機製造業營業額僅2億美元左右。
“相比之下,美國注冊通用飛機約22萬架,通用航空製造業的營業額達到200億美元左右,通用航空年飛行量在2600萬到2700萬小時。”原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所長孫聰說,由是導致我國有飛行駕照的飛行員僅有1萬人左右,而美國則有70?80萬人,成為該國民航航空的重要飛行員梯隊構成,亦成為美國國防的“戰略預備役部隊”。
孫同時為政協委員,其在2009年全國兩會上,一起與全國人大代表、中航工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裁孟祥凱一起為開放國內低空空域鼓呼。
“中國目前最常用的通用飛機,價格僅需要百多萬元,許多企業家都有這個購買力。”吳獻東說,中航工業珠海通用航空基地已於7月揭牌,起因在於珠三角巨大的購買力市場及低空空域或會率先開放的前景,“像珠三角一些企業家也已經開始購買直升機,也對一些小型私人飛機感興趣,這一塊蘊藏巨大潛力”。
中航工業珠海通用航空基地由中航工業旗下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負責,該公司注冊資本100億元,中航工業、廣東省政府及珠海市政府(由格力集團代表)各占據70%、10%、20%的股權。該公司目標是,到2017年年產通用飛機約100?200架,占全球通用飛機交付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前述高管預計,未來15年裏國內通用飛機需求量有可能突破1.5萬架,通用航空產業將成為擴大內需與就業、促進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