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11-12 00:00:00
中國鋼鐵行業兼並重組風暴即將開始,寶鋼、鞍鋼、武鋼、河北鋼鐵等將成兼並重組主力軍。
昨日,據參加了工信部鋼鐵企業兼並重組和準入條件座談會的相關人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稱,鋼鐵行業的鋼鐵企業兼並重組和準入條件具體指導方案的大致草案已經成形,正在征求行業意見,各方都希望能盡快出台。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李新創告訴每經記者,該院正在參與《鋼鐵行業準入條件》和《促進鋼鐵企業兼並重組指導意見》的製定,但是企業和政府主管部門之間在一些方麵存在不同的看法,目前還在征求各方的意見。但有分析人士認為,由於地方政府會謀求保護自身的利益,這大大增加了大企業跨區域並購的難度。
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
據記者了解,《鋼鐵行業準入條件》將規定產品質量、環境保護、能源消耗和資源綜合利用、生產規模等方麵的標準和指標,以規範鋼鐵企業的進入,並在此基礎上公布達標企業的名單。
專家認為,建立準入條件就是要淘汰落後的產能,可以明確知道的是,未來將淘汰4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3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爐(再淘汰落後煉鐵能力7200萬噸、煉鋼能力2500萬噸)。
此前,我國出台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中也指出,至2010年,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爐、20噸及以下轉爐和電爐(淘汰落後煉鐵能力1億噸、煉鋼能力5500萬噸)。
另外,節能減排可能也是一個重要指標。準入條件中或將指出,重點大中型企業噸鋼綜合能耗不超過0.62噸標準煤,噸鋼耗用新水量低於5噸,噸鋼煙粉塵排放量低於1.0千克,噸鋼二氧化碳排放量低於1.8千克,二次能源基本實現100%回收利用,冶金渣近100%綜合利用,汙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雙達標。
在此次會議上,一些專家指出,淘汰落後產能主要靠市場手段,有關裝備規模由企業自己去配套,可列為指導性意見,不做強製性要求。
據悉,目前需要淘汰的落後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小型企業,而大部分中小型企業產能的新建或擴容改造隻需要通過地方政府的審批。
對此,易貿資訊的鋼鐵業分析師認為,未來如果不及時出台並嚴格實施落後產能退出機製的相關細則,則提高淘汰落後產能的標準可能會繼續加大控製產能總量的難度。由於存在地方利益保護的驅動因素,產能的新建或擴容改造比較容易被批準,因此中型企業在淘汰落後產能前,大部分將可以通過新建產能來替換落後產能,且新建產能均會大於被淘汰的落後產能,而小型企業則可以通過對屬於淘汰範圍內的現有產能進行適當的擴容改造,以免於被淘汰。
鋼企前5位產能應占全國45%
此次會上傳出 《促進鋼鐵企業兼並重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通過兼並重組,重點培育3~5家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積極推進6~7家具有較強實力的鋼鐵企業集團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戰略性兼並重組。而寶鋼、鞍鋼、武鋼、河北鋼鐵、山東鋼鐵、沙鋼、渤海鋼鐵等7家企業參加了會議。
上述專家透露,國家希望通過行業內的兼並重組,力爭形成寶鋼集團、鞍本集團、武鋼集團等幾個產能在5000萬噸以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特大型鋼鐵企業;形成若幹個產能在1000萬?3000萬噸級的大型鋼鐵企業。
而兼並重組的目標是希望國內排名前5位的鋼鐵企業產能占全國產能的比例達到45%以上,沿海沿江鋼鐵企業產能占全國產能的比例達到40%以上。
去年,我國鋼鐵產業集中度有了明顯的提升,先後出現沙鋼重組江蘇永鋼;寶鋼重組廣鋼、韶鋼;武鋼重組柳鋼;濟鋼、萊鋼組建成立山東鋼鐵集團;唐鋼、邯鋼組建成立河北鋼鐵集團等業內的整合,但前10位鋼鐵企業鋼產量占全國的比例約為44.13%,遠低於歐盟、美國、日本、韓國。
大企業跨區域並購難度增加
雖然今年我國鋼鐵企業兼並重組的步伐可能加快,但一些專家認為,由於地區內的兼並重組趨勢也在同步加快,這造成大型企業跨地區兼並重組的阻力加大。另一方麵,目前兼並重組基本僅處於規模擴張的層麵,兼並重組的實效性還較低。
上述分析師認為,由於在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中,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所占的比例較大,這就決定了政府是鋼鐵企業兼並重組的主導者,而鋼鐵企業占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比重較大,因此地方政府出於保護自身利益的需要,支持地方鋼鐵企業做大的積極性要大於被跨地區兼並重組的積極性,這也成為寶鋼、鞍鋼、武鋼等大型國有企業為了擴大規模,卻因兼並重組緩慢而轉向投資新建產能項目的原因之一。
如果地區內兼並重組的趨勢不斷加快,地區內將形成更多的大型企業集團,這將加大跨地區重組的難度,將達不到國家要求按市場優勝劣汰原則,鼓勵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兼並重組的目的。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地區內鋼鐵企業兼並重組的模式主要是國有資產的劃拔調整,企業的兼並重組主要還處於規模擴張的層麵,雖然擴大生產規模是提高鋼鐵產業效率和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但兼並重組後的企業大多還是獨立核算、獨立經營,並未對業務流程進行重組,與兼並重組前相比還不能發揮規模擴張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