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11-12 00:00:00
10月份信貸 “謎底”終於揭曉,緊縮跡象漸顯。
央行發布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新增人民幣貸款僅為2530億元,創下年內新低,也低於此前市場預期的3000億元水平。同時,M1(狹義貨幣供應量)增速與M2(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速之間形成的“反喇叭口”大幅擴大,專家表示需要警惕通貨膨脹壓力。
在同樣於昨日發布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 (2009年第三季度)》(以下簡稱《報告》)中,央行指出,應根據國內外經濟形勢和價格變化,把握好政策節奏和力度,增強政策靈活性和可持續性,同時注意管理好通脹預期,提高金融可持續支持經濟發展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同時還表示,“由於相對穩定的CPI甚至核心CPI在國際上長期被視為主要的通脹‘錨’,相應的政策選擇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全球的資產和金融泡沫,累積了巨大的金融風險。因此,在金融調控上也有必要進一步完善貨幣政策框架,更加關注更廣泛意義上的整體價格穩定。”
城商行信貸回落
央行數據顯示,前10月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8.92萬億元,同比多增5.26萬億元。其中10月份人民幣各項貸款增加2530億元。
“此前預計四季度每月新增貸款為3000億左右。”國泰君安銀行業分析師伍永剛說,從本月信貸數據來看,銀行有可能對貸款有所收緊。
長江證券研報認為,新增貸款的大幅下降屬於完全正常的季節性收縮,一方麵是銀行在季末衝貸後的自我回收需求,另外一方麵來自於銀監會對於城商行和農信社放貸的監管。
“從曆史數據分析,同時考慮季節性因素,10月通常是全年貸款投放低點。”國信證券首席金融分析師邱誌承說,本月信貸投放略低於市場預期,但是屬於正常情況。
海通證券銀行業分析師佘敏華表示,股份製商業銀行受製於資本充足率的影響,信貸投放持續減少,而一度成為放貸主力的城商行信貸回落成為10月份信貸減少的主要原因。
M2開始“刹車”
前三季度,M2和M1增速逐季加快。其中,M1加快勢頭更為明顯,9月末增速已超過M2,為2008年5月份以來首次。進入10月份,M1增速繼續加快,而M2卻開始“刹車”。
央行數據顯示,10月份,貨幣供應量增長29.42%。截至10月末,M2餘額為58.62萬億,同比增長29.42%,增幅比上年末高11.60個百分點,比上月末高0.12個百分點。M1餘額為20.75萬億,同比增長32.03%,比上月末高2.53個百分點。
佘敏華表示,10月份貨幣供給量延續了上月的M1增速反超M2的態勢。“政府活期存款項目的增長推升了M1。”佘敏華說,M1增速加快表明經濟更加趨於活躍。
隨著M1的增速趕超M2,M2與M1之間的增速差額形成負值,即所謂的“反喇叭口”。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此前表示,如果反喇叭口進一步擴大,會引起物價上升,產生通貨膨脹壓力。
但是長江證券認為,考慮剔除企業存款後,非金融機構新增存款持續性較差,尤其是年底政府支出增加將帶來相關存款的大幅下降,因此,預期M1增速與M2增速的走勢在後兩月中環比出現降幅的概率增大。
信貸緊縮跡象漸顯
央行數據顯示,10月份,居民戶貸款增加1576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90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1386億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門貸款增加954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0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725億元;票據融資減少2039億元。
長江證券研究報告表示,居民信貸出現回落趨勢,可能與10月當月節假日占比較多相關,而非金融企業中長期信貸的回落則比較異常,遠遠低於今年的均值,其中非金融類企業短期信貸回落應該是源於銀行季末後反向衝信貸行為,而中長期信貸也出現年內月度增量低點,則說明銀行緊縮跡象逐步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