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8-26 00:00:00
金融危機的出現,給電動自行車經銷商和廠家造成很大影響,今年以來市區電動自行車銷量低迷。“金大車業”去年底新上了60萬輛生產線,今年產能已經有三成的遞增,企業在逆勢發展中有了更大的底氣把握行業的價格權,於是啟動這次價格風暴,把銷售價降低兩成回饋市民。“金大”車業董事長章小理告訴記者,2010年將是企業與企業之間激烈競爭的一年,更多地轉向整個資金鏈和經營理念的較量,隻有擁有良好渠道基礎和先進營銷模式的電動車品牌才能在競爭中占領先機。而從整個電動自行車行業來講,通過這次調整產生的蝴蝶效應,行業可能會更好地恢複元氣,同時對“金大”來說也是一個有利的緩衝和機遇,以期給客戶提供更優質服務與合理價格。
電動自行車行業長期以來飽嚐價格戰苦果,利潤率低,對原材料成本降價十分敏感,此次降價勢必會給我市的行業競爭帶來巨大的衝擊,降價正好是重新調整市場格局,凸現品牌優勢的大好時機。綠泉電動自行車公司負責人張新民表示,同行降價帶來的直接壓力固然很大,但對於市場的重新洗牌而言卻是“好事”,因為這樣更能考驗企業的實力,進一步加快市場淨化的步伐,而讓一些經營規模較大、技術突破能力強的品牌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對於行業洗牌,力霸皇電動自行車副總裁李家亮的解釋是,電動自行車像汽車、家電產品一樣,最終的結果將是某幾個品牌的競爭,形成的銷售局麵是20%的品牌占據80%的銷量:“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參與正常的市場競爭我們有足夠的條件。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價格戰會愈演愈烈,因此提高消費者對電動自行車品牌的認知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