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8-26 00:00:00
我國的自行車產品在全球中低端市場占有絕對優勢,出口產品以中低檔產品為主,或為貼牌產品,以價格優勢占據國際市場,產品技術含量低、技術創新投入不足、缺乏自主品牌,成了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2007年我國自行車整車出口平均單價僅有36.57美元/輛。2008年僅為45.15美元/輛,雖然2008年整車出口單價同比上漲23.46%,但我們要看到,2008年上半年僅燃料動力和黑色金屬價格漲幅就超過30%,另外,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也帶動了出口價格的上漲,因此,出口產品單價的提高,並非是產品結構、技術含量發生了變化,主要是成本上升帶動價格上漲。產品附加值低等問題依然未能得到解決。
在全球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旺盛的市場需求掩蓋了這些矛盾,雖然各國的貿易壁壘和技術壁壘使企業步履艱難,但由於市場需求量大,訂單多,企業將有限的資金大部分投入到擴大產能,設備購買方麵,而忽視了對技術更新的投資和品牌建設。金融危機爆發以後,國際市場需求銳減,使行業發展進入下滑階段,這些問題由此凸顯。經濟增長是有周期性的,不可能一直處於高速增長階段,企業如果不能加強自身建設,不能及時調整產品結構以適應市場的變化,那麽,經濟衰退給企業帶來的打擊將是災難性的。
產品結構調整主要包含兩方麵的內容。一方麵是產品檔次升級,即通過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改變目前中低檔產品的產業格局,轉變以往拚資源、拚價格的被動經營方式,實現產品檔次高級化,量減價升。推進品牌發展戰略,提高品牌影響力和自主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麵是生產結構調整,具體到自行車行業,就是加強電動自行車的開發和生產。當交通擁堵、空氣汙染日益成為困擾現代都市的老大難問題時,電動自行車作為一種環保、便捷、健康的綠色交通工具應運而生。特別是在人類已進入“後石油時代”的今天,節能環保的電動自行車符合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針,其發展更加有現實意義。電動自行車經過近10年的發展,已經進入穩定的發展階段,2008年石油價格的攀升,金融危機導致的經濟衰退,對汽車需求的減少,都為電動自行車行業發展帶來了機遇。我國電動自行車90%以上都是內銷產品,由於國內市場受金融危機影響相對較小,因此,與出口依存度頗高的腳踏自行車行業相比,電動車自行車行業運行狀況良好,在腳踏自行車行業持續下滑階段,電動自行車行業的發展穩中有升,2009年1?6月份,其累計工業總產值和產量的增速依然達到了15.82%和11.65%。可見,在外銷不暢的情況下,內銷市場成為推動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
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同樣離不開品牌戰略,關鍵是做大做強。“大”和“強”是互為條件的。大主要是指規模,強主要是指技術創新能力和品牌價值,目前的現狀是大有餘,而強不足。破解這個難題的方法是把品牌培育和產業集群建設結合起來,把產業集群的“大”和品牌企業的“強”形成統一。品牌培育要發揮政府和行業組織的作用,注重發揮品牌企業在產業升級中的引領作用和輻射作用,讓品牌企業承擔更多的企業社會責任,不僅要承擔技術創新的重任,也要承擔產品新功能的社會推介和市場培育的責任,實現自行車從代步工具到休閑健身功能的跨越,從而創造出更多的社會需求,營造有利於行業發展的外部環境。這方麵完全可以借鑒樂器行業的成功經驗。樂器行業的品牌企業把自身發展與市場培育有機結合起來,做了大量的樂器知識普及和推廣工作,奠定了行業發展的社會基礎。自行車行業在產品功能推介、市場培育方麵還很欠缺,市場提升的潛力很大,非常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