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8-20 00:00:00
銅價周三大幅下挫,投資者對中國股市暴跌及其對全球市場的影響感到不安。
始於中國的銅價下跌迅速蔓延至全球大宗商品市場,跟蹤金屬、農產品和能源期貨合約的道瓊斯瑞銀商品指數(Dow Jones UBS Commodity Index)在美國市場早盤跌至近兩周半來的低點。但由於美國庫存出乎意料地大幅降低,原油價格出現反彈。
本周的多數時間,大宗商品交易員一直青睞諸如美元和債券等更為安全的投資品種,一如他們在經濟狀況惡化時所做的那樣。
銅是受打擊最大的大宗商品之一。由於銅被廣泛用於新建築等工業領域,銅價與中國的消費和經濟消息直接相關。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期銅期貨合約在後市重挫4.3%,至每噸5,980美元,而在美國,紐約商交所8月份交割的銅期貨合約盤中大幅下跌,但收盤時僅下跌0.0025美元,報每磅2.7570美元,主要受到美國股市和油價反彈及美元走軟的推動。上海期貨交易所基準銅期貨合約下跌1.5%,至每噸47,270元(合6,917美元)。上海期交所鋼鐵期貨觸及了5%的跌停板。
反映鐵礦石、煤炭、穀物和化肥等船運成本的波羅的海幹散貨航運指數本月已下跌了22%,為去年10月份以來的最大月度跌幅,這個指標也讓交易員看到了大宗商品需求的低迷。周三,該指數再跌3.3%,至2614點,遠遠低於6月3日創出的4291點的年內高點。
中國上周表示,刺激方案不足以彌補出口惡化對經濟的影響。這導致股市暴跌;中國股市上周下跌6.6%,本周還在繼續走低。上證綜合指數已較8月4日創出的高點下跌了近20%。
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的高級分析師王誌浩(Stephen Green)說,目前對中國刺激計劃的困擾主要集中在貨幣政策領域:中國央行所說的對貨幣政策進行“微調”到底是什麽含義?
大宗商品價格近幾周來不斷走高,主要是投資者對世界在中國引領下正走出嚴重經濟衰退的信心不斷增強。中國今年上半年的大宗商品進口創出新高,支撐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
但是,現在對全球複蘇陷入停滯、銅等主要工業用金屬近期飆升的理由不再充分的擔憂正在上升。中國進口量的大增主要是受到重建庫存和其它因素的推動,而非消費者的需求。
紐約商交所原油期貨則收複了此前的失地,原因是能源情報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出人意料地下降了840萬桶。汽油和餾分油庫存也出現了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