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6-19 00:00:00
為使東星航空有限公司(下稱“東星航空”)起死回生,該公司大股東正在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並有望獲得2億元並購貸款。這家走入破產清算程序的民營航空公司,命運似乎有了轉機。
上海國浩律師集團事務所(下稱“國浩律所”)受東星航空第三大股東湖北東星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下稱“東星國旅”)委托,邀請眾多法律界知名專家召開研討會,論證東星航空重整或和解的可能性。
航空服務業者救東星?
上述研討會結束時,國浩律所方麵才告訴記者,東星國旅及對東星航空有興趣的戰略投資者的代表也來到現場,但已提前離開。
國浩律所合夥人吳越向CBN記者透露,潛在的戰略投資者可能不止一家,具有航空服務業背景,且有強大的資金實力,公司主要經營地在上海。
另外,吳越還透露,已經有銀行願意提供2億元的並購貸款。加上戰略投資者再出一部分錢,對於緩解東星航空的支付危機應該不成問題。
民航專家劉春泉認為,收購方是均瑤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均瑤”)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均瑤跟武漢有很深的淵源,此前就和東航爭奪過對武漢航空公司的控製權。此外,均瑤入股奧凱航空也是國浩律所代理的法律業務,國浩是均瑤的法律顧問。
不過,記者在國浩律所網站上看到,國浩律所同時也是東方航空和海南航空的法律顧問。
對此,均瑤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高管對CBN記者表示,他們未討論過此事。
均瑤集團董事長助理黃耀接受CBN記者采訪時說,沒有聽說均瑤收購東星航空的事宜,他分析說,國有航空公司收購的可能性比較大,現在市場不景氣,除非是機會特別好,均瑤才會考慮收購。
下周一,國浩律所將派出律師赴武漢,趕在7月3日的債權人會議之前提交重整申請。
爭分奪秒提交重整申請
今年以來,國航母公司中航集團一直在就收購東星航空進行談判工作,不過最終雙方因為收購價格無法達成一致而談判破裂,負債五億、資產三四億元的東星航空隨後進入了破產程序。
3月30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東星航空破產清算案,並將在今年7月3日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在昨天的研討會上,專家們都強調,如果要提交重整申請,一定要爭分奪秒,因為法院可能隨時宣告東星航空破產,那就意味著程序終結,重整與和解都沒有法律效力。據了解,重整申請一旦獲批,就要在六個月內提交完備的重整方案。
國浩律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合夥人告訴CBN記者,東星航空與地方政府的關係目前比較僵,這可能會影響到法院最終對重整申請的批準與否。如果遇到最壞的情況,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與申請破產的債權人達成和解。
華東政法大學副校長、中國商法研究會副會長顧功耘教授認為,重整的切入點應該是提高注冊資本,因為東星航空破產的一個主要問題是注冊資金過低,才8000萬元,而平時的飛機租賃、場地、燃油、人工都需要大量資金。“如果進行重整,首先就需擴大資本金,提高到幾個億,公司應可以支撐。”
吳越透露,有部分債權人已經認可重整方案的可能性,相關欠款或者歸還,或者轉化為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