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4-28 00:00:00
在國際金融危機日益蔓延的情況下,印度商工部今年年初曾一度“封殺”中國玩具。但事實證明,采取這樣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最終損害的是兩國的利益。作為新興經濟體,中印雙方更應當攜手應對當前的經濟困境。
中國玩具有音樂和燈光,價格比印度玩具便宜
在印度首都新德裏玩具市場上,一名店主表示:“中國玩具有音樂和燈光,價格比印度玩具便宜,消費者更喜歡它們。” 而一名正在挑選玩具的顧客說:“中國玩具讓印度家長和孩子們為之著迷已經有好幾年了。” 在印度,銷售“中國製造”產品的店鋪有很多。根據印度商工部披露的數字,在兩年時間裏,僅中國玩具在印度玩具市場的份額就從不足50%上升到近70%。但今年1月23日,印度商工部突發公告,對從中國進口的玩具下達6個月禁令,理由是存在“公共衛生和安全”原因。
紮韋裏是新德裏的一名家庭主婦,她經常光顧中國玩具店。在她的眼裏,中國玩具不但給孩子們帶來了快樂的童年,也讓家長們沒有太多的經濟負擔。她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玩具能發光,而且有音樂。但是印度市場不能提供我們像這樣的產品。他們說中國玩具對我們有害,但是我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印度政府針對中國玩具的禁令受到了部分印度玩具生產廠家的歡迎。印度生產的玩具市場占有率上升,但禁令實施一個多月時,印度市場玩具價格也上漲30%到100%不等,印度消費者的利益受到了損害。然而,很多進口、銷售中國玩具的商家卻認為,禁令隻會給印度本土企業提供沒有競爭力的保護傘,並不利於印度企業的健康發展和市場的成熟。一位貿易商表示:“許多貿易商說他們不是很擔心對中國玩具的禁令,因為印度市場上的中國玩具存貨尚能維持一段時間。但關鍵的問題不是對中國玩具下不下禁令的問題,而是要加強對印度市場上所有玩具的質量檢驗標準。”
權衡利弊後,印度政府允許企業進口中國玩具
除了玩具,很多深受印度百姓喜歡的“中國製造”產品近期也遭遇了各種貿易壁壘。印度政府的貿易保護主義舉措引起了中方的重視。中國政府多次在各種場合表示了嚴正抗議,要求印方在世界經濟麵臨嚴峻挑戰的特殊時期,審慎克製使用貿易救濟措施,不要影響雙邊經貿關係。在權衡利弊之後,印度政府在3月2日表示,允許印度企業進口中國玩具,但要求進口商必須提供國際認可的質檢合格證書。
對此,印度和平與衝突研究所研究員賈科布指出,在全球化時代,中印兩國貿易問題的影響不再局限於貿易領域,解決貿易問題不應隻狹隘的考慮對本國進行貿易保護。賈科布說:“貿易保護主義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它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在保護主義政策的後麵常常隱藏著政治因素。保護主義政策使局勢變得更加惡化,但事實上貿易應該是越開放越好,隻有開放貿易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作為兩個發展中大國,中印兩國雙邊貿易額在2008年超過500億美元。印度已成為中國第九大貿易夥伴,中國也是印度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為推動兩國繼續進行雙邊貿易合作,擴大貿易往來,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鍾山3月中旬前往印度,與印方就如何在全球經濟危機下推進雙方貿易發展協調了立場。在這次會麵後,印度商工部聯合秘書夏爾馬表示,中印雙方應共同努力,爭取盡快從經濟衰退中走出來。他說:“印度將會不餘遺力地主動推出各種舉措,並將對中方的任何行動和計劃給予回應,以保證在這個時候充分刺激雙方經濟的發展。雙方已經在商業界受到經濟衰退的影響,應該像以前一樣正常地開展業務往來。因為我想現在市場上缺少的是一種信心,而不是什麽真正問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