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4-10 00:00:00
中國社會科學院今日在京發布《商業藍皮書:中國商業發展報告(2008?2009)》。藍皮書指出:除了成本壓力之外,中國的商業企業還麵臨著三方麵的衝擊。
第一,電子商務、電視直銷、電話直銷等新銷售方式的衝擊。消費者關注成本因素,以及“80後”和“90後”對新消費方式的采納,他們的許多消費已經從傳統渠道中轉移出去。
第二,供應商與零售商博弈後,部分生產商開始選擇自營,放棄了傳統的渠道模式。比如,某些品牌製造商可以獨立做專賣店,不選擇百貨店作為自己的第一選擇。此外,某些百貨店盲目追求升級換代,也為此付出了代價。
第三,新建商業項目,分流了固有的客源。這個現象一定要引起注意。看某個城市或者地區的消費總量,表麵上是增加的,但是,增加的部分被眾多的新進入者分食,而原有商業企業的銷售可能是下滑的。有關專家在許多城市的調研中發現,尤其是新開業的大賣場、精品百貨店和購物中心,它們對該區域的銷售有較大的帶動作用,但是對已有的商業企業衝擊也比較大。
該藍皮書同時指出,“信息囚籠”、“信息孤島”和“信息對抗”現象成為阻礙零售企業信息化繼續深入的“三座大山”。
藍皮書說,一是在第一階段的信息化過程中,零售企業積累了大量的數據,但這些數據卻被深埋在單獨的計算機係統中未加以或難以運用,其潛力也不能發揮出來。而另一方麵,企業在維護這些計算機設備和數據庫係統上進行了可觀的投資,卻不見成效。不僅豐富的數據被深埋著,企業自身好像也被這些係統套著,這就是信息的“囚籠現象”。
二是各個獨立係統間的交互、兼容和集成問題是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如某零售企業財務管理用“管家婆”,銷售管理用“金蝶”,客戶關係管理用商友CRM,這樣,各個係統之間的數據很難進行交換。決策者很難得到一個基於對大量數據進行運算後得到的企業經營運作總體圖景,這種現象就稱為“信息孤島”。
三是企業中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應該能夠相互驗證、協調一致,但由於數據的分散性和不兼容性,這樣導致信息流所反映的資金流和物流的情況在很多時候還存在矛盾,這必然會導致信息之間的“相互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