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2-18 00:00:00
包括粵電集團在內的數家廣東企業,已經與越南煤炭總公司(VINACOL)達成了700多萬噸的年度煤炭合同,其中粵電集團的協議量約為300多萬噸。
700多萬噸僅為今年第一批的合同量,這批規格為11A的越南煤,數位知情人士2月16日稱,“合同價格分別鎖定在38美金、39美金、40美金三個價位。”
國內電力企業與煤炭供應商一直未能就2009年度供貨合同達成一致,可能刺激煤炭進口量攀升。
廣東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人士估計,廣東2009年的煤炭進口量可能在2000萬噸左右,超過2008年的1384萬噸。
進口價格腰斬
2008年12月末,粵電集團及其煤炭進口合作商廣東省燃料公司趕赴越南參與了2009年度的煤炭投標,並以38美金/噸的價格標得300多萬噸規格為11a的越南煤。
與2008年年中18家中國企業赴越爭相高價投標不同,今年招投標僅有三四家企業赴約,38美金-40美金/噸的中標價也較2008年大幅調低。
2008年年初,越南煤驟然提價40%至43美金/噸,年中,這一價格又再度翻番至88美金/噸。因此國內最大的越南煤消耗大戶粵電集團擱置了與越方的無煙煤供應談判。2007年,粵電集團曾進口越南煤500萬噸左右。
2008年下半年現貨市場煤價的暴跌,致使一些國內進口商未能履行與越方的年度合同,轉而從現貨市場采購煤炭。越南原本預計2008年實現對華出口煤炭超過1900萬噸,而實際上,這一目標僅僅完成1691萬噸。
由於國內外經濟波動的影響,2008年越南煤炭銷售量為3500萬噸,僅相當於2007年的84.5%,其中出口1770萬噸,僅為2007年的73%。
鑒於2008年全年銷售未能達標,越南煤炭和礦產工業集團提出了2009年出口大約1900-2000萬噸。
有廣東物資集團人士2月17日評述說,38美金/噸左右的協議價格目前來看有一定吸引力,考慮到運費、稅費等因素,其到岸價格大約在450元人民幣,比相同熱量的國內煤運至廣州的價格每噸便宜約40-50元人民幣。
煤炭進口反彈
除了粵電集團,包括華潤電力在內的六大電力集團亦正在試圖增加煤炭的海外采購量。
2008年12月召開的福州煤炭訂貨會上,煤電雙方由於在合同價格上存在分歧,未能就年度供貨協議達成一致。五大電力“零合同”,其他電力企業與煤炭供應商們簽署的供貨協議大都有量無價。
這一背景下,增加煤炭進口成為電力企業的重要談判籌碼。
六大電力集團策劃的首屆國際性大型煤炭訂貨會就將於近期召開,而華潤集團副總經理王帥廷曾經公開表示,第一份澳大利亞煤合同就即將談下。
廣東省經貿委人士透露,今年的煤炭訂貨會上,包括粵電力、深能源在內的廣東企業已經談定了遠超過5000萬噸2009年度訂貨合同,但是整個協議量不及2008年煤炭訂貨上確定的一億零幾百萬噸。該人士沒有透露具體價格。
他介紹,根據廣東省2009年GDP增速力保8.5%的目標及相關節能減排指標,預計全省煤炭需求量為1.3億噸。2008年廣東省消耗煤炭1.25億噸,低於預期的1.35億,這些煤主要來自山西及內蒙,進口1384萬噸。
考慮到國際煤價大幅下跌及國內電煤談判的持續僵持,該人士預計中國進口煤將有所增加,廣東煤炭進口量可能攀升至2000萬噸,恢複至2007年的水平。
實際上,煤炭進口的反彈已有跡象。
廣州海關的統計顯示,今年1月經廣東口岸進口煤91.1萬噸,雖然比去年同期下降39.6%,但是進口量卻比去年12月增長了39%,進口值環比下降24.3%。
進口煤隻能是補充
不過,數位受訪分析人士也指出,相對於龐大的國內用煤需求,進口煤隻可能是補充,進口增量能有多少仍難斷言。
廣發證券電力分析師表示,以粵電集團為例,該集團每年的煤炭消耗量大約在3000萬噸左右,其中進口僅占15%-20%。考慮到越南煤一般僅僅作為摻燒煤種,粵電增加進口越南煤數量有限。
東方證券分析師王帥2月17日也說,增加煤炭進口僅是電力企業在煤電談判過程中的博弈籌碼,一旦大幅進口煤,國際市場也將炒作中國因素,國際煤價上漲成為必然,“新的量價匹配背景下,2009年5000萬噸的進口增量相當困難。”
目前國際市場的煤炭貿易量不足9億噸,幾千萬噸變量都將導致價格波動。2008年,我國進口煤炭4040萬噸。
需求能否支撐進口的大幅增長也是未知。
根據中國電力聯合會統計,今年1月,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為2476.37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2.30%。其中,最大跌幅來自廣東省,下跌幅度達到31%,浙江及江蘇分別下跌25%及24%。
花旗集團2月16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預計今年上半年中國發電量都將持續保持負增長,雖然該行預測全年發電量增長為3%。
粵電集團旗下沙角電廠2月17日透露,工廠負荷率隻有去年同期的60%左右,而存煤量持續高位,“大約存有21天左右的用量。”上述廣發證券電力分析師也表示,目前國內電力企業的平均存煤量都在1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