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2-14 00:00:00
中國民航新聞信息網 通訊員蘇戎、冷靜報道:隨著國航機務係統改革向產業化、專業化轉變,國航機隊不斷擴大和維修市場競爭日益加劇,國航股份工程技術分公司航線部原有的生產組織模式漸漸不能適應發展的形勢。2010年航線部認準形勢,與時俱進,對原生產組織狀況進行了梳理和分析,針對其實際生產及發展目標,首先從生產組織模式調整入手,運用科學管理手段,結合組織文化建設全麵展開了生產組織模式優化工作,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調整組織模式,整合人力資源
公司發展形勢和航空維修市場都對機務係統提出了更高的質量要求和更高的效能需求,而人力資源是滿足這些要求的關鍵元素。在人力資源不能改變的情況下如何提高效能質量,航線部決定從生產單位的基礎核心生產組織模式入手,通過調整優化組織模式,整合現有人力資源,實現資源與產出的最高匹配,達到生產效率與安全質量的兩手提升。自今年4月以來,航線部對原生產組織模式反複梳理分析,深入基層搜集意見,經過充分評估調研討論,最終形成了《航線部生產組織模式調整實施方案》。9月開始分階段、有步驟地實施人力資源整合,航線部組織模式優化工作由拆分轉移工程師職責、拆分轉移引導員職責、整合生產準備/計劃/控製職責三部份組成。調整工作中,航線部堅持安全平穩過渡的原則,密切關注員工思想,進行收集、調解及解釋工作,在保障了人員思想穩定及生產正常運行的前提下,實現了方案與實際運行最大程度地優化。隨著新生產組織模式的實施推進,大家已明顯感受到其成效:一是人力資源的合理運用。新的生產組織模式改變了原有模式存在的航線維護人力分散且相互支援有效性受製約、優勢較弱等薄弱之處,職責隨著人員分散到各車間,加強了人員配合範圍及力度。技術人員參與排故工作更加直接快速,維修人員也能更深入地學習到技術知識,由此加快了新生技術力量的培養速度。同時在引導員職責劃分後,較好地配置了人員,與維修人員進行合理整合,改變了接機人員的工作內容單一性及高強度性,充分發掘其潛力,在減輕其勞動強度的同時更充分地體現出其能力價值,使各車間的能力工時得到大幅提高;二是故障排除率和運行品質得到提高。通過調整生產模式,車間勞動力結構更合理,工作協調性更強,各車間突發故障應對能力都有所增強。優化工作實施以後,航線部不僅能力工時大幅度提高,而且故障發現及處理效率迅速提高,由此航線部機務工程千次率和航班延誤時間都得到有效控製。
發展組織文化,管理工作全麵開花
管理與文化息息相關,航線部今年在大力開展生產組織模式優化工作的同時大力構建航線部組織文化,用組織文化提高團隊向心力,提高人員素質,加強組織規範性,從而推動優化管理有效實施。首先是打造精益文化,推進精益管理。在管理改革的基礎上,航線部開始全麵推行精益管理,並將其作為"發展之本、管理之策",希望利用國際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不斷提升競爭優勢。一方麵,航線部圍繞"發掘人力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標,深入挖掘成本費用控製的內在潛力,細化控製措施,降低運營成本。3月立項實施"優化A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及"優化航後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兩個精益項目,至11月底通過精益流程改造,航線部空客車間排故工作效率提升32.5%,A檢車間生產效率提升8.47%。另一方麵,航線部以精益管理的理念為指導,將精益的理念和思維滲透到生產工作的方方麵麵,引導員工在每天的每項工作中都追求"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以此培養員工的精益習慣,打造精益的企業文化,為生產組織優化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次是建設班組文化,提高團隊凝聚力。航線部以班組建設為重要抓手,本著簡單、高效、長效的原則,建設適應機務發展需求的現代新班組,培育一流的員工隊伍,讓班組建設充滿生命力,為安全生產、和諧穩定提供有力支撐。通過班組名片及展板的形成,努力營造人人建班組、創文化,文化育人人的氛圍;通過輪職管理實現人人擔責,人人管理;通過多樣化學習模式管理形式,豐富和完善了員工交流學習機會和內容,為更多的員工搭建實踐的平台,強化基層管理人員的勝任能力;通過案例管理和透明化管理的運用,員工行為層麵的違章現象有所減少,促進了員工素質的提高和團隊凝聚力的提升。員工進一步認識到通過係統安全、過程安全保證持續安全的重要意義,逐步實現從他律到自律、從被動到主動、從隨意到規範、從個人到團隊的"四個轉變"。通過9個月的探索和實踐,航線部班組建設工作已獲得基地及谘詢公司的較高評價,被讚為一支有活力、有思想、有潛力的基層管理組織。
運用科學手段,提高管控水平
生產組織優化管理不是苦幹蠻幹就能實現的,為了提高生產管理活動中的規範性和科學性,同時提升生產係統信息傳遞的高效性及準確性,航線部將生產管理係統電子化列為優化管理工作重點之一,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在今年逐步實現了航線生產信息顯示係統、航線部工時管理係統(航線部自主開發的係統)的啟用工作,計劃明年上半年投入使用"過站車間生產管理軟件"。通過現代技術手段,實現生產信息快速傳遞,實現生產精細化的全程控製,管理人員全麵了解、控製、調整生產,工作人員及時獲取、傳遞生產信息,信息技術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高,推進了生產組織模式優化工作有效實施,也使航線部生產管控水平邁向了新台階。同時,為了提高生產單位的工作積極性,航線部2010年健全了考核機製,建立更加科學合理地激勵機製。今年航線部在基地績效考核的基礎上加強了對生產一線單位的考核,出台了航線部2010年績效工資二次考核方案,並對基地考核航線部的單向指標有直接貢獻的單位實施月度考核,通過考核有力的促進了各項管理目標的實現。
航線部生產組織模式優化工作通過一係列舉措,在人力資源未變的情況下,不僅圓滿完成了生產任務,還在生產效率和維護質量上有所提升。但生產組織模式優化工作是一項長期的、持續性的工作,它需要隨著戰略規劃的調整、生產結構的變化而不斷改進,2011年航線部還將麵臨機隊結構變化等一係列變革,航線部將在生產組織模式優化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組織模式,通過對組織模式的調整,再造,改進,實現資源與產出的最大程度匹配,提升運行品質和維修能力,以保障航線部在航空市場競爭中能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