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12-25 00:00:00
在“節能減排”大背景下,2010年的中國經濟熱點將指向何方?經濟結構調整又將會利好哪些行業?
包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鬆在內的多位專家曾預測,在減排、產業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上的位置由加工製造環節伸向兩端,在服務業及高端技術產業方麵需求增大。
全國人大環資委專家孫佑海告訴記者,隨著國家正式提出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後,近期將修改節能法、循環經濟促進法、大氣汙染防治法,今後多排放碳也要算是違法。
最新政策:2015年全部新車燃料降低約兩成
“工信部最近召開會議,谘詢多家企業的修改意見。”昨天,一名汽車業消息人士對本報表示,被業界奉為“基本法”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2004年版)在大修,最快明年初出台。正在討論的條文突出了國際化和新能源的地位,同時也提出如5年內擬暫停核準低速車企業等具體設想。
從參與討論的汽車企業中看到的這一版本條文中,一大亮點是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混合動力(尤其是充電式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敲定為重點。“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要占汽車總銷量的20%。”修改稿稱,國家在科技研究、市場培育、基礎設施建設和政策環境等多方麵采取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使用,同時新能源汽車應當享受相應的財稅優惠政策。
本報也看到,修改稿明確提出汽車要逐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到2015年全部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比2008年降低約兩成,其中乘用車更要降低20%以上,實施燃料消耗量公示製。
產業調整:火電降至44.6%太陽能提高10倍
國家節能減排目標出台後,許多產業麵臨被調整的命運,特別是電力行業。電網將爭取到2020年,“上網”的火電裝機容量下降到44.6%。
這意味著,以火力發電為主要盈利方式的國內發電企業未來將麵臨經營模式的重大改革。而與低碳經濟相關聯的新能源代表??核電裝機上升到9.4%,其他新能源(包括風電、氣電等)裝機上升到4.7%。
技術比較成熟的風電、核電、太陽能發電將成為新能源的先鋒產業,到2020年,新能源整體發電占電力總裝機容量的比重達15%,而太陽能發電容量到將從現在的200萬千瓦發展至2000萬千瓦,提高10倍。
廣東一家發電企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包括國家五大發電集團等發電企業均在大幅度提高風電、太陽能發電比例,“目前國內新疆、雲南、廣東等沿海地區的風力豐富區域,都成為發電集團競相投資的重點”。
未來展望:服務業高科技產業將成經濟新熱點
如果想要達到低碳減排的目標,國家除了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外,一定會加大對服務業的支持力度,廣東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徐印州說,“減排大背景下,國家肯定會出重拳對三大產業進行調整以適合低碳經濟,而服務業將首當其中將成為受益最大的行業。”
國家對服務業的扶持已顯露端倪,在上月底通過的《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首次將旅遊業從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提升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
不少專家認為,在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中國在全球產業鏈裏的地位也將發生改變,由原來的“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創造”,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向兩端的產業鏈延伸,一個是服務業,另一個是高端技術產業,這有望成為明年中國經濟的新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