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12-25 00:00:00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昨日 (12月24日)發布了《2010年世界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黃皮書》(以下簡稱黃皮書)。黃皮書認為,盡管存在二次衰退的可能,但是2010年的全球經濟可能增長2%到3%。
黃皮書認為,2009年將是自二戰以來全球經濟首次經曆負增長的一年。從目前的情況看,全球金融危機已大體上得到控製,受其波及和拖累的世界經濟也已經顯露出各種複蘇的跡象,但斷言世界經濟全麵擺脫衰退,進入周期性複蘇還為時尚早。
相對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期的2010年增長3.1%,黃皮書的估計略微保守,認為盡管存在二次衰退的可能,但是2010年全球經濟增長2%到3%的概率要更大一些。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指出,盡管當前世界經濟已大體穩定,局部地區出現顯著反彈,但是明年全球經濟走勢仍然存在不少不確定因素,“一旦有風吹草動,反應頗為巨大,這從迪拜債務危機和希臘評級危機中可見端倪。”
一旦危機再現,政府手中可用的牌似乎不多。黃皮書指出,各國應對金融危機的刺激政策已運用到極限,貨幣政策方麵已極度寬鬆,主要經濟體的利率已經非常低,例如美國的利率是0~0.25%。而寬鬆的貨幣政策引發未來的通脹預期,以及對美元貶值的擔心,是進一步刺激政策的掣肘。
此外,刺激政策實施的重點??投資增長的可持續性要打上問號。美國和歐洲的設備利用率都在70%左右,這意味著有巨大的生產潛能沒有得到發揮,未來刺激投資的政策空間已然不大。
張宇燕指出,世界經濟麵臨的另一個巨大挑戰是居高不下的失業率,美國10月失業率創出26年來新高,達10.2%,11月的失業率為10%,並且,美國勞工部將其中的55.1%列為永久失業人口。張宇燕認為,高失業率必將侵蝕本已脆弱的複蘇前景。
黃皮書還指出,根據WTO和IMF的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將萎縮10%到12%,明年貿易成長也僅5%到6%。貿易保護主義頻頻成為各國政府轉移壓力的稻草,中國成為首當其衝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