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12-24 00:00:00
中國周三發布一份指導意見,表示將進一步做好金融服務,支持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和抑製部分行業產能過剩。這份指導意見是迄今為止中國就計劃如何遏製過剩產能和鼓勵新興產業等問題發布的一份最為詳細和嚴格的文件。
上述指導意見由中國四家政府機構根 中國國務院(State Council) 9月份公布的一份通知為基礎聯合發布。這份通知要求收緊對違反行業政策的公司和投資項目的貸款。
該指導意見規定,對於不符合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和國家已經明確為產能過剩的行業,以及不符合市場準入條件的企業或項目,禁止通過新發公司債和股票等方式融資。
但本輪抑製過剩產能的行動可能將再次麵臨中國政府在21世紀初經濟增長時期曾經遇到過的挑戰:當時地方政府經常無視中央政府政策,鼓勵投資以加快本地區經濟的增長。
通過抑製鋼鐵、水泥等行業的產能過剩,中國政府希望能避免不當投資、不良貸款和失業局麵。但它同時還希望向製藥、環保等行業提供足夠的資金,以推動新興產業的增長並支撐起經濟的複蘇。到目前為止,中國的經濟複蘇還主要依靠政府投資項目的推動。
中國央行(People's Bank of China)、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簡稱:銀監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簡稱: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China Insurance Regulatory Commission, 簡稱:中國保監會)在上述指導意見中指出,金融業要保證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合理的資金需求,著力擴大內需,優化信貸結構,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淘汰落後產能。
今年大部分時間,中國政府都在談論產業結構調整以及通過兼並重組和科技進步等方式振興紡織與汽車等關鍵行業的問題。從9月份起,中國政府還不斷表示要限製產能過剩行業的投資。
周三早些時候發布的這份指導意見對銀行和證券公司的金融工作提出了詳盡的要求,此外,中國央行周三早些時候也要求金融機構明年均衡放款。這都表明,中國政府不會很快全麵解除刺激政策,但可能會重點強化經濟結構調整,並平衡通貨膨脹風險和促進經濟增長之間的關係。
指導意見稱,中國將進一步推進資本市場並購重組市場化改革,探索完善市場化定價機製,並規範引導證券經營機構為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提供融資支持。
指導意見還稱,對於重點產業企業在境外投資國家建設急需的能源、礦產等戰略資源,開展境外資源勘探和開發,金融機構要做好信貸支持。這反映出中國在努力獲得海外資源。
中國還將探索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以分散企業向海外發展所麵臨的匯率風險。
中國政府還宣布,將鼓勵小企業以不同抵押方式貸款融資,比如說促進中小電子信息企業以知識產權抵押融資。
此外,中國央行還在其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稱,2010年要把握好貨幣信貸增長速度,引導金融機構均衡放款,避免過大波動。
這表明,繼今年新增貸款出現巨額增長後,中國央行正爭取在避免過快削減貸款以支持經濟增長和放緩信貸以管理通貨膨脹預期之間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