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7-24 00:00:00
東航和上航的重組方案水落石出,這不僅僅關係到兩家上市公司的前途命運,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了中國民航業的未來走勢。
此前,對於民航產業的分分合合,市場上一直有著不小的爭論。一種聲音認為,中國民航服務質量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與國際大型航空公司相比,差距明顯。造成這一局麵的原因主要在於,民航業長期處於壟斷狀態,缺乏充分競爭,導致服務意識低下,因此民航未來發展必須堅持市場競爭原則,以優勝劣汰的方式促進行業成長。而另一種聲音則認為,中國民航要想在國際市場上有一席之地,必須擁有一家機隊規模龐大、航線資源豐富的航空公司,也就是所謂的“超級承運人”。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一些專家建議,國內三大航空集團應該在適當時間以聯合重組的方式實現合並,以此做強中國民航。
從這一角度而言,東航與上航的重組可以視為對兩種聲音的調和。一方麵,東航與上航的重組,加大了上海航空市場乃至全國民航市場的資源聚合度,使得國內航空資源進一步集中;另一方麵,東航與上航重組後,實力得到加強,與其他兩大航空集團處於平起平坐的態勢,這也意味著此前傳言的國航或南航合並東航的可能性變得微乎其微,中國民航市場真正實現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事實上,在當前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航空業聯合重組、抱團取暖已經是大勢所趨。2008年,中國民航全行業虧損280億元人民幣,是三十年來的最大虧損。一位在民航界從業20多年的專家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航空公司很難獨善其身,因為航空業是高風險、高投入、資金密集、低利潤率的行業,同時對安全性又要求極高,因此適度競爭才是民航業較好的發展狀態。而金融危機後,民航業的收購成本正處於相對低位的階段,有利於各種兼並活動的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