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3-04 00:00:00
近幾年,廣東鞋機業在全國同行中的地位不斷提升,銷量和出口量占據相當的比重,但受世界鞋業的影響,2008年銷量大減,許多廠商銷量不及往年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有的更是在虧本經營,艱難維持。2008年如此,2009年將會怎樣?筆者走訪了一些業內人士,他們都認為:2009年形勢將會更加嚴峻。
零訂單:保本虧損縮小
從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受世界鞋業低潮和廣東鞋業遭受重創的影響,廣東鞋機業似乎遭遇了一個長眠的冬季,行業產量下降了30%?50%,鞋廠訂單量不足30%,許多企業隻是在艱難維持,停產甚至關閉的也不罕見。
2009年,鞋業形勢將更加嚴峻,尤其是上半年,會有一個異常的低穀,因此,廣東鞋機業在這一時期將會遇到一個更加難熬的寒冬季節。據廣東鞋機界業內人士分析和有關資料預測,2009年,廣東鞋機業將會出現一個“零訂單”時期。也就是說,在2009年內鞋機企業無訂單。從2008年的鞋業生產狀況看,2009年的鞋廠預算,會因更大的壓力而變得單調甚至空白。有能力的鞋廠雖然可以正常運轉,但考慮成本等因素,不可能有大塊固定設備的投入,這對鞋機企業無疑是一個恐慌季節,尤其是以生產主設備為主的企業可能會處於零訂單狀態,而生產零配件的企業也許會有一些小額訂單。所以,2009年的廣東鞋機業將會出現以下三種情形。
一是保本經營企業。這些企業以生產高檔機為主。在廣東鞋機業的一百多家企業裏,保本企業會占近30%。這些企業,在鞋機業內規模不一定很大,但一定是很專業的,產品有比較高的科技含量。二是虧本經營企業。以小企業為主,占20%以上。這種企業,小打小鬧,成本底,質量次,但因鞋機行業的特性,一時半刻關閉不了,隻能虧本經營。三是企業規模縮小。全行業都麵臨這一問題,會占60%以上。零訂單狀態勢必會令行業100%減產減員,但更為嚴重的一些企業會搬場賣設備,大幅度地縮小生產規模。可能會有近10%的企業保持原有規模。這三種情況會在2009年的零訂單時期交替進行。
盈利點:特種高檔出口
2009年的零訂單年度,將使鞋機業經曆一場產業浩劫,眾多企業都會在困難的夾縫中艱難生存。但這並不是說所有企業都無錢可賺。2009年,仍有20%?30%的企業可以賺到錢。
一是特種設備企業。他們的產品產量小,用量少,生產者也少。他們的產品有成品和配件,有針對鞋廠的,也有針對鞋機行業的。2009年,有個別鞋廠會有更新或維修的訂單。二是一些高檔企業。這些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較高,有自己的專利,一般企業不能生產和仿造,而鞋廠對此產品的需求可能來自貿易商的要求,需要對設備更新換代,有的是原有設備的高價維修,這些都會給這部分企業帶來一些利潤。三是部分有出口產品的企業。雖然世界鞋業形勢嚴峻,但對於轉移到國外的鞋企來說,因勞動成本、產品價格、政策因素等原因,廣東鞋機產品的出口降幅不會太大,這就為有產品出口的鞋機企業帶來了“冬季”裏意外的利潤。在整個行業都無訂單的情況下,出口企業有了這一額外的“收獲”,無疑是一種福氣。而這也是近幾年一些廣東鞋機企業都想急於進軍國際市場的原因。
突破口:科技轉型服務
無疑,2009年不是廣東鞋機業的春天。在形勢異常嚴峻的鞋業界裏,鞋機企業仍要在寒冷的冬天裏尋找自己的禦寒工具。但是,因為鞋機業的特殊性和其低科技含量,想要找到直接的突破非常困難,而這也是目前中國整個鞋機業存在的問題。然而,製鞋業不會消失,鞋機業也必然會長久存在。影響鞋機業發展的根本問題是解放觀念、變革、科技、提升、服務問題。要做到這些,就要先跳出來,看遠一點看準一點,找到自己的優勢與劣勢,找到突破口。
一是要具備科技意識,提升科技水平。再低端的企業也有提升變革的時候,一個企業的領導人缺乏科技意識,這個企業必然無科技產品可言。沒有科技產品,產品銷路就有問題,企業也就沒有競爭力。尤其是當今的經濟形勢和鞋業現狀,更需要企業領導人具備積極的科技意識,提高企業的整體科技水平。二是企業自身的轉型。這不是產業的轉型,是企業根據自己現有的生產力水平和資金狀況做企業或是產品的戰略轉型。這樣才能具有應對風險的多種能力。三是全新的服務。包括服務理念、服務意識、服務模式、服務方法、服務創新等,涵蓋現代企業客戶服務的各個方麵。
總之,2009年,廣東鞋機業雖然繼續麵臨嚴冬,但也是一些企業衝出重圍的一年。有冬天必有春天。正如東莞陸鑫鞋機有限公司總經理詹明先生所言:2009年對鞋機業來說是一個壞年頭,但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所有鞋機企業都會在這一年裏經受一次重大考驗和洗禮,身經百戰方能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