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2-25 00:00:00
據報道:最近七八年,幾乎每年美國都要製裁幾家中國公司,罪名是它們“涉嫌幫助了”美國黑名單上的“流氓國家”。正當美國金融危機“烈火燎原”之際,2008年10月23日,美國國務院又將3家中國公司列入了製裁名單:中國新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重工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華中數控股份有限公司。11月2日,華中數控公司董事長陳吉紅教授表示,所謂“向伊朗輸出技術”完全是美國方麵無中生有的借口,打壓中國具有戰略價值的數控企業的發展,才是它真正的目的。有專家認為,美方此舉必將影響中美貿易關係,對於陷入金融危機不能自拔的美國來說並不明智。
中國數控技術打破西方壟斷
陳吉紅說,華中數控公司公司創立於1994年,是華中科技大學下屬的一家公司。華中數控隻是一家民品公司,並沒有任何軍方背景,並不生產機床,生產的隻是數控機床中的數控係統。至於那些安裝了數控係統的機床銷售到哪些國家,這是機床廠的事情。
據介紹,在中國國內,國產的經濟型機床占據了95%以上的市場份額;國產的中檔機床隻占大約20%的市場份額;而在高檔機床市場中,中國自主生產的機床則僅占大約2%的市場份額。華中數控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在國內高檔數控係統行業中居領導地位。中國機床工具協會專家表示,此次美國將華中數控列入製裁名單的理由並不成立,但這一舉動卻暴露了美國的意圖:就是從過去嚴格限製西方向中國出口數控機床,轉為公開打壓中國數控工業企業。
數控機床有多重要?從人們日常電子用品,到汽車、飛機、艦船、航天器等大件,許多產品的零部件都需要機床的加工,而數控機床的效率遠高於普通機床。專家表示,高檔數控係統是數控機床的大腦,是關係到我國產業安全、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的核心部件。長期以來,西方國家將高性能數控機床作為戰略物資,列入對中國的禁運清單,成為嚴重製約中國製造業發展的瓶頸。2000年,美國考克斯報告就以中國進口了16台二手四軸、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為借口,指責中國“偷竊”美國尖端技術;2007年6月,美國又將高檔數控機床等20個大類產品列為對華高科技出口管製的對象。在此背景下,華中數控開發了五軸聯動數控係統,打破了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技術限製、封鎖和壟斷,成為民族數控產業的佼佼者。
早在1952年,美國就製造出人類的第一台數控機床。直到1973年中國第一台數控機床才在沈陽問世,比美國晚了21年。時至今日,中國的數控機床在國際上已占有重要一席。據歐洲機床工業委員會統計,在全球機床市場中,中國占有大約12%的市場份額,僅次於歐盟與日本,居全球第三。在世界最大的10家機床廠家中,中國的沈陽機床集團居世界第八,大連機床集團居第十。美國占市場份額大約為6%,而美國機床公司排名也出現後移的趨勢。
陳吉紅說,公司已經發出嚴正聲明,抗議美國政府的這種製裁行為。他說,此次美國政府把華中數控這樣一個從大學課題組孵化出來、沒有任何軍工背景的企業列入製裁“黑名單”,其根本原因是華中數控通過自主創新掌握了高檔數控係統技術,打破了西方對我國築起的封鎖限製壁壘。鑒於華中數控所掌握的高檔數控係統所具有的戰略價值,故而美國政府悍然動用製裁手段,對華中數控進行打壓,限製其發展。
美國指證空口無憑
根據美國國務院10月23日公布的《聯邦登記》,因“對外輸出敏感軍事技術”被列入製裁“黑名單”的共有13家,除了3家中國公司,還有俄羅斯最大軍品經銷商俄國防產品出口公司,其他的9家企業分別來自委內瑞拉、敘利亞、伊朗、朝鮮、韓國、蘇丹和阿聯酋。美國國務院稱,製裁是為了懲罰那些向伊朗、敘利亞和朝鮮提供“有可能用於製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或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的物資”的公司。公開資料顯示,受到此次製裁波及的3家中國企業,均是各自行業內的骨幹。然而,當被問及對這些企業進行製裁的具體原因時,美國方麵卻以保密為由,拒絕提供更詳細的信息。
法新社在相關的報道中說,美國方麵並沒有拿出確鑿的證據,指出這些公司具體提供了什麽武器裝備,也沒有說這些裝備將被運往哪個國家。
俄羅斯方麵已對美國的做法做出了回應。俄外交部發表聲明說,美國的製裁是“不友好的”舉動。俄外長拉夫羅夫指出,美國的製裁不是建立在國際法上,所以“不可接受”。俄國防產品出口公司稱,美方旨在以“行政資源”壓製俄羅斯與其他國家的軍事技術合作。這家公司提醒說,美方宣布製裁令前不久,一份公開報告顯示,2008年頭9個月俄軍火出口增長23%,這讓美國“不痛快”。
中國的新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日前也在其官方網站發表聲明稱,該公司從未幫助任何國家或地區發展違禁武器,也沒有出口違規產品和技術。聲明強調,美國政府出於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依據其國內法律實施製裁,是對中國企業的“汙蔑和陷害”。
2008年6月,美國財政部宣布解除對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長達兩年的凍結資產製裁。美方說,解除製裁是因為長城公司“已實行嚴格的規章控製與伊朗的交易”,但據知情人士透露,其實主要原因是美國始終也沒找到長城公司“向伊朗導彈計劃提供幫助”的確切證據。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常務理事周世儉說,美國曾經因為缺乏證據撤消了對中國企業的製裁,現在又以“莫須有”的罪名來製裁別的中國企業,這樣的舉動令人困惑。
美國的做法很不明智
自2001年以來,美方幾乎每年都指責中國公司出口“敏感技術和軍火”並予以製裁,涉華企業已有十幾家。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教授張立剛說,美國這次製裁中國數控等企業,也是和以前一樣,根據所謂的“情報”對中國企業進行“莫須有”的指責。在對待中國企業的問題上,美國采取多重標準。在需要中國企業的時候,像汙水治理等合作項目,它就樂觀其成;而當遇到貿易逆差的時候,美國就會以所謂的“不符合安全標準”、“傾銷”等理由來對中國企業進行指責和製裁,這是美國的一貫手法。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政研室主任倪峰說,美國對中俄這樣的大國一直有防備心態,不希望中國在核心技術方麵有大的發展,所以經常用製裁的方式來壓縮中國產品的市場,企圖以此打壓中國企業。隨著中國的崛起,美國對中國的關注度在增加,以前美國隻是針對中國某一類企業,而現在已經發展到“從企業到產品”,對中國不同類別企業的產品都開始了全方位監督。
也有分析認為,美國一直希望對伊朗實施更嚴厲的製裁,但卻遭到了中國和俄羅斯的反對。為了對中俄進行報複並施加壓力,美國現在故意拿這兩國的公司開刀。
一般說來,美國的製裁會給中國企業造成一些損失。但也有一些企業其實跟美國從沒有往來,所以有的製裁沒有實際意義。2003年,美國國務院宣布對5家中國公司實施貿易製裁,其中有一家是江蘇省溧陽市雲龍化工設備集團公司。該公司出口到伊朗的搪玻璃設備用於製藥、化工及食品,美方卻認為是在幫助其生產“生化武器”。這家企業本來99%的產品靠內銷,美國的製裁反而使它獲得了廣告效應,提高了知名度,一時間出現日本、泰國公司登門求購產品的熱鬧景象。
軍購銳減美實體經濟開始體驗“冬天”
在世界各國經濟遭受金融危機蹂躪的同時,多國軍方也未能幸免。分析人士指出,金融危機對全球軍事采購的影響可能才剛剛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對各國軍購可能會造成更為深遠的影響。而作為世界軍事工業出口的老大,美國理所當然會受到更多的影響。
據英國媒體報道,受到金融危機影響,英國軍方可能不得不大幅削減F-35戰鬥機的采購數量。這讓英國軍方成為一個月內第三個因金融危機宣布削減或者取消F-35戰鬥機采購的國家。《簡氏防務周刊》網站的報道稱,當英國國防部正疲於應付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以及重大的裝備采購造成的預算壓力時,金融危機更讓國防部的財政預案“雪上加霜”,軍方更多的項目被“裁減”將不可避免。此前,英國國防部已經削減了不少軍事裝備采購計劃,諸如英國皇家海軍的45型驅逐艦采購數量已經從最初的12艘降低到6艘,英國皇家空軍的“獵迷”MRA4海上巡邏機也從最初要采購的21架減至12架。簡氏援引英國國防部的消息稱,英國目前計劃購買最多150架短距離起飛垂直降落型F-35戰機,但是簡氏認為,當生產合同最終簽訂時,這個總數很可能被降低到85至100架,這將至少節約采購成本45億美元到58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