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2-23 00:00:00
1月,科技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工作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客車企業和公交企業期盼的補貼政策終於落地。
《通知》中明確表示,中央財政將重點對北京、上海、重慶等13個試點城市購置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以一次性定額補助。消息一出,擁有新能源業務的客車上市公司的股票紛紛漲停,顯示出資本市場看好這一領域。
二線企業發力早
與國內客車行業“一通三龍”占據半壁江山不同,新能源客車市場上可謂“百家爭鳴”,甚至一些規模較小的客車企業也進入新能源領域,並躍躍欲試,希望分得一杯羹。
在新能源客車領域,雖然“一通三龍”已經有投入市場運營的產品,但無論是重視程度還是市場推廣力度,都落後於不少二線客車企業。相反,中通客車、安凱客車和福田歐V客車等在新能源客車領域下的一番功夫,已經初見成效。
一線企業開始追
有了汽車產業振興規劃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支持,又有了“真金白銀”的財政補貼,麵對新能源客車需求有可能大規模釋放的市場前景,“一通三龍”這樣的一線企業並不甘居人後。
廈門金龍副總工程師周方明介紹,大金龍已經把新能源產品的研發工作列入公司2009年經營計劃,公司正在著手研發新一代混合動力客車和燃料電池客車。2008年12月,大金龍正式投入使用的博士後工作站,也將為新能源客車的研發提供技術支持。
蘇州金龍相關人士表示,蘇州金龍一方麵將積極優化產品設計,降低燃油消耗;另一方麵,在天然氣、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客車方麵加大研發力度。
年內將現數千輛采購需求
“據了解,濟南公交對混合動力客車十分關注,有意進行采購,但一直在等補貼政策的落實。現在政策已經落地,市場機會可能越來越多。”一位客車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
不僅是濟南,《通知》中的其他示範城市也都製定了一係列新能源客車采購計劃。
北京公交2009年將新能源公交車購置數量增加到1000輛,並在年初與福田歐V客車簽訂了800輛的采購協議。根據上海市規劃,到2010年,上海市各類新能源汽車規模將達到6萬輛。
今年年初,重慶公交集團已從恒通客車采購了50輛混合動力客車並在年內投入運營。湖南省也將在長株潭地區推廣500輛混合動力公交車。江西南昌市科技局表示,南昌市將專門提供不少於兩條公交線路進行新能源客車示範運營,一期示範運營不少於50輛電動公交車。
深圳也將在現有混合動力示範車輛的基礎上進一步采購新能源客車。
另外,大連推出“33511工程”,其中第一個“3”就是到2012年,重點打造出3條示範公交線。杭州公交多次公開表示,在未來幾年內,新能源客車要占到該市公交車總量的10%。武漢將在現有混合動力公交車規模的基礎上再新增1000輛新能源客車。
除了這些已經開始示範或者正在積極規劃新能源客車示範運營的城市外,長春和昆明也都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等待著客車企業去挖掘。如此算來,今年年內將有3000多輛新能源客車需求,這必將引來客車企業的“廝殺”。
混合動力最受寵
從各地市場情況來看,對混合動力公交車的需求最大,除了混合動力公交車的技術相對成熟之外,其較低的采購和使用成本更容易為公交企業所接受。
再加上補貼政策中對混合動力公交車給出的20萬~30萬元補貼,使一輛混合動力客車與配置較高的傳統動力公交車價格相差不多,這更刺激了公交企業更換此類車型。
“純電動公交車和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因為電池本身的成本和質量問題受到一定限製,雖然享有高額補貼,但隻適用於小規模示範運行。”一位客車企業負責人說。
從各企業產品生產情況來看,混合動力客車也是研發和生產的重中之重。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首席分析師佘振清表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8年11月,已有17個省(市)的30多家企業涉足混合動力客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