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太陽能產業絕地逢生 進農村市場總價值超億萬元

時間:2010-02-22 00:00:00

  太陽能光伏產業被認為是新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危機中,曾高速發展但卻過度依靠“來料加工”、“兩頭在外”的中國光伏產業遭遇了困境。2009年,隨著國家一係列產業支持政策的出台,民間投資的逐漸恢複,中國光伏產業開始步入結構和市場調整期。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認為,2010年,中國光伏產業將進一步“乾坤大挪移”,從過度依賴國際市場轉向廣闊的國內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但他們同時認為:在中國光伏產業高速發展的同時,諸多問題仍需謹慎應對。
      
        “兩頭在外”難以為繼
      
        金融危機之前,光伏產業一直是中國民營企業投資的熱點。中國光伏企 業 也 曾 在 華 爾 街 風 光 無 限 ,2005?2006年,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光伏企業多達11家。2008年,中國太陽電池產量達2600M W ,成為世界第一大太陽能電池生產國。
      
        光伏產業的泡沫化發展的背後所潛藏的則是過度依賴“來料加工”和“海外市場”等結構性問題。
      
        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安定介紹,2003?2008年,是中國光伏產業發展的第一階段,在高純多晶矽料生產、矽錠矽片生產、電池片生產、組件封裝線生產、光伏應用等光伏產業鏈5大環節中,中國企業隻能搶占矽錠矽片生產、電池片生產、組件封裝線等環節,產業鏈最上遊的多晶矽料生產和最下遊的光伏應用都顯得底氣不足。
      
        2008年之前,國際多晶矽價格一路飆升,從2001?2003年的25?40美元/kg上升至2008年480美元/kg的最高點,業內當時甚至有“擁矽者擁天下”的說法。在暴利的驅使下,中國光伏產業紛紛湧向多晶矽生產,2007年,國內25家上市公司針對新能源領域的156.70億元的投資中,多晶矽項目就包攬了其中的1/3,投產量達4000噸以上。但是,中國的多晶矽生產,大多是以高能耗、高成本、高汙染維係的,在工藝與技術上,與國際先進水平相去甚遠。
      
        李安定介紹,國內的多晶矽成本普遍在50至70美元/kg,個別公司甚至高達100美元,而美德等國先進企業的生產成本不過25美元/kg。
      
        相比於多晶矽料生產的“有量無質”,光伏應用的突出矛盾則在於國內需求不足,2008年,中國98%的光伏電池出口國外,本土應用匱乏。
      
        中國光伏產業的這種結構性問題在金融危機中表現得格外明顯。受金融危機影響,矽料行情下跌,從最高位的近500美元下跌至70至80美元,依靠高成本和高能耗維係的中國多晶矽生產難以為繼;與此同時,德國、西班牙等光伏需求大國調整了自己的光伏發展戰略,國外訂單銳減,更是雪上加霜。原本在國際股市上炙手可熱的中國光伏企業遭到了華爾街冷落,2008年9月,在雷曼兄弟破產之後的首個星期,中國太陽能板塊整體下跌了10%。在那之後,再也沒有任何一家中國光伏企業在華爾街圈到一分錢。
      
        “絕地逢生”開拓國內市場
      
        用“ 絕地逢生 ”四字來形容2009年的中國光伏產業是再恰當不過了。2009年,在政府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中國光伏產業開始了“壯士斷腕”般的產業結構調整。
      
        2009年10月24日國務院批轉發改委等部門《關於抑製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複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幹意見》,加強了對新建多晶矽項目的控製,明確提出新建多晶矽項目規模必須大於3000噸/年,同時鼓勵多晶矽生產企業與下遊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加強聯合與合作,延伸產業鏈。
      
        專家認為,近年來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多晶矽的生產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行為,政府通過產業政策的引導,淘汰落後產能,是實現我國光伏產業技術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危機中的行業洗牌雖然帶陣痛,但大浪淘沙,在此次危機中經受住考驗的,往往是那些技術水平高、市場競爭力強的企業,這對我國光伏產業的發展是利大於弊。
      
        在規範產業發展的同時,中國政府亦相繼出台“屋頂工程”、“金太陽工程”等一係列支持政策,強化光伏應用能力。
      
        2009年7月,科技部推動“金太陽認證工程”,明確為500兆瓦太陽能示範項目提供補貼。9月,這一額度又追加到642兆瓦。專家估計,僅“金太陽工程”一項,就相當於在兩年多的時間內新增500至680M W的光伏裝機容量,年新增裝機容量250M W以上,將為我國的光伏電池企業每年提供14%以上的市場。
      
        “國家的產業支持政策,有效拉動了國內市場的光伏應用需求,對光伏產業在金融危機中實現率先複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李安定說。
      
        農村市場大有可為
      
        在國家通過政策推進光伏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光伏產業自身的市場化調整也在繼續。
      
        2010新年伊始,廣西賀州“光伏新能源與立體農業產業化”項目通過專家論證,裝機容量達4兆瓦的太陽能發電站項目即將落戶素有“珠三角菜籃子”之稱的賀州。這是中國光伏產業開始擺脫對國外和城市市場的過度依賴,向國內廣闊農村市場進軍的縮影。
      
        專家認為,廣闊的農村市場和中國政府對家電下鄉的補貼政策,促使以高科技為核心的光伏產業應用企業將目光投向潛力無窮的農村市場。
      
        較早看到農村市場巨大潛力的光伏企業已經從中受益。東莞東海龍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常年從事L E D太陽能照明光源的技術服務,目前已經擁有10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
      
        公司董事長駱國豪告訴記者,2004?2009年,公司幾乎每年都在持續投入,累計投資超過2億元,屬於典型的技術積累階段。但從2010年開始,公司接受以太陽能光伏為核心的服務訂單額度就超過5億元。預計今後幾年,訂單都會呈現“滾雪球”式的發展。
      
        駱國豪認為,光伏產業與農業的結合擁有廣闊的前景,隨著光伏技術的發展,光伏與農業將可以在多個領域進行融合,在推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發展的同時,促進自身的發展壯大。東海龍公司目前在做的另一項目是太陽能殺蟲燈。駱國豪介紹,這種結合了光伏高科技的殺蟲燈可以引殺50至100畝田地的1000多種蟲害,環保高效,而每盞燈的成本不過1萬元。
      
        桂林理工大學教授林炳營致力於研究光伏發電與沼氣的融合。林炳營認為,沼氣在農村擁有充足的原料,沼氣可以與光伏發電形成互補,構建穩定而可持續的綠色供電係統。
      
        專家認為,光伏產業進軍農村市場,將進一步推動國內光伏應用發展,改變我國光伏產業“兩頭在外”特別是“應用在外”的尷尬境地,對於我國節能減排、擴大內需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京文說,我國是能源生產與消費大國,能源發展供不應求,促進農業與光伏產業的結合,對促進新能源發展,促進能源對國民經濟支撐作用,實現節能減排都有重要作用。
      
        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政策法規部副主任孫耀唯用“曆史的進步”來判斷光伏產業與農業的結合:“一是農業產業化的革命,二是將新能源的利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具有革命性的意義。”
      
        業內人士判斷,光伏產業進入農村市場,總價值超過億萬元。巨大的市場需求將吸引更多光伏企業進入,這將改寫以往以城市為中心的光伏產業市場格局。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