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2-05 00:00:00
中美經貿關係在2010年開局就充滿了“火藥味”。
當地時間2月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向參議院民主黨議員發表講話時稱,將在貿易問題上對中國采取更強硬立場,美國將“強化”與中國已達成的貿易協議,並將向中國施加更大的壓力促進其開放市場,從而擴大美國出口,在國內創造就業機會。
與此同時,奧巴馬誓言要處理與中國等貿易夥伴之間的匯率問題,並對這些貿易夥伴采取更強硬的立場。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一位高級官員透露,白宮方麵正在權衡是否應在今年4月出台的財政部有關外國貨幣的半年報告中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
昨日(2月4日),我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朝旭在例行記者會上對奧巴馬的這些表態回應稱,人民幣匯率並不是美中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中國也從未刻意追求貿易順差,始終把促進國際收支平衡作為保持中國宏觀經濟穩定的重要任務。馬朝旭說,目前,從國際收支、外匯市場供求等方麵情況來看,人民幣已趨近於合理、均衡的水平。
對於美國高層的施壓,外匯市場昨日的反應卻有點“波瀾不驚”。
中美關係?貿易
今年紡織品或成重災區
在談及貿易協定時,奧巴馬表示,他將向中國等國家 “持續施壓”。據悉,此舉是為了幫助美國企業打開市場。他認為,中國和亞洲將會繼續是美國出口的龐大市場。
“關於實施現有法規,我們目前已經開始嚐試用更加強硬的手段,將向中國等國家持續施壓,以互惠的方式使其開放當地市場。”這位總統已在近日的2010年國情谘文演講中表達過類似想法。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本月1日曾表示,美國商務部主要負責人指責中國在市場開放和外商投資上設置障礙,這種說法完全背離事實。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2009年美對華出口774億美元,占其出口總額的比重進一步提高,對華貿易逆差已經大幅下降16%。
姚堅還針對美國濫用貿易救濟措施表示,貿易保護主義嚴重影響中美經貿關係的穩定發展。商務部認為,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明顯抬頭,中國已成為美國濫用貿易救濟措施的最大受害者。
而大洋彼岸的美國總統3日卻對議員們稱,不願對中國采取貿易保護主義,並警告那樣做“將會使自我孤立,無助於打開當地市場的做法是錯誤的”。但奧巴馬又以美國去年9月對中國發起的輪胎特保案為例,稱這樣做盡管在國際上遭到一些批評,但對美國有利。
“這些表態體現了美國的政治訴求。”對外經貿大學中國開放型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我國前駐舊金山、紐約商務參讚何偉文昨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在貿易摩擦上,我國今年要重點關注紡織品的出口。同時,中美雙方的企業應該加強民間的溝通與交流,積極推進正常的貿易往來。
中美關係?匯率
人民幣升值壓力或更大
關於議員提出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奧巴馬稱,將會審查現有外幣兌美元的市場匯率,保證公正的貨幣兌換匯率,以確保美國產品不會麵對“龐大的競爭不利因素”。雖然奧巴馬沒有直接點到人民幣匯率,但分析人士認為,美國高層再次提到匯率問題,人民幣必定麵臨更大的升值壓力,由此帶來的中美貿易摩擦也會增多。
對於美國高層的施壓,市場反應卻有點“波瀾不驚”。昨日午盤,美元兌人民幣在詢價係統上報6.8270,後市持穩於6.8271,較上日收盤價6.8266略漲。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報6.8270,較周三6.8269亦有小幅上漲。
交易員分析稱,市場對於奧巴馬政府講話反應顯得平穩,尤其是昨日下午外交部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表態,更是穩定了市場預期。
事實上,從離岸市場最近的表現看,由於美元最近過於強勢,人民幣升值預期反而顯得動能不足,相對轉弱。
昨日下午4點左右,一年期人民幣無本金交割遠期價格NDF報6.6520,前一日報6.6450;兩年期人民幣NDF報價,更是從兩周前的6.34左右上升為6.4050,反映人民幣升值預期在遠期市場上逐漸轉弱。
“美元對於人民幣,以及美元對於人民幣遠期報價是相對穩定的。好在市場上看多人民幣的力量非常大,如果市場態度是中性,那麽預計遠期報價還要跌更多。”巴黎銀行外匯交易員宋甲說,“因為美元過於強勢,顯得做多人民幣的動能不足。總體而言,目前的情況是,市場對於人民幣升值的絕對預期還是比較強,但是相對預期已經比較弱了。”
對於短期內市場走勢,宋甲預測,每年春節前都會比較固定地出現一波人民幣買盤,這主要是考慮到節日效應對人民幣需求會增多,因此交易商可能會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進而出現短期內利多人民幣的趨勢,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將繼續保持穩定,預計上下波幅不會超過10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