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09-05-12 00:00:00
在台灣期間,首發團一直是乘坐旅遊大巴行走於寶島,但在台北、台中和高雄等地並不寬敞的道路上,自行車的身影卻時常出現在眼前。在台灣的街道上,經常可以看到專門為自行車專門劃出的專用車道,不少停車道上也設置有專門停放自行車的停車裝置。
在高雄的蓮池潭,潭邊四周都鋪設有專門的自行車道,道路兩旁綠樹成蔭,不時有全副武裝的自行車愛好者擦身而過。導遊沈裏鵬說,現在在台灣,騎腳踏車是一種非常時尚的休閑娛樂活動。據了解,除了蓮池潭,高雄已經建成了五大自行車係統,分別是水岸藍帶、林蔭大道、捷運通勤道、景觀道路及公園自行車道等。
高雄市目前已有110公裏的自行車道,2009年7月前將達到自行車道一百五十公裏的目標,而高雄市的人口卻隻有150萬。2008年3月份,台灣島內第一座接駁型公共自行車租賃係統在高雄市正式啟用,初期20處租賃站1500輛腳踏車供民眾甲地借車乙地還車,成為市區交通的另類選擇。
其實不僅是高雄,在油價飆升、節能減碳的號召下,自行車熱潮席卷全台灣。近年台灣自行車產業的繁盛,可以從台灣自行車產業的數據看出。據當地媒體報道,台灣自行車年產量從2006年的406萬輛、2007年475萬輛,到2008年暴增至540萬輛,比前一年增長13.7%,貿易金額增長31.6%。就連馬英九也希望台灣自行車產業興盛,並稱要將台灣打造為自行車島。
據了解,馬英九自己也與自行車結緣近50年。小時候他父親騎自行車載他上學,高中時他也騎自行車載姐姐一同上學;即便到美國留學,下雪天依舊騎自行車,還曾摔倒滑行甚遠的距離。他在台北市長任內就建置了106公裏的河濱自行車道、26公裏的市區自行車道。現在,台灣各縣市也都很認真地在興建自行車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