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4-25 00:00:00
發展支線航空是中國由航空大國走向航空強國不可或缺的一個內容。在逐步完善航空運輸體係的過程中,各個座級的機型都有其合適的市場空間,為細分化的航空運輸市場做出自己的貢獻,推動一個穩固、科學的航空運輸體係的建立。繼上一期簡報中,共同探討100座級支線噴氣飛機在推動區域民航建設中的作用之後,在此,本文通過淺析目前國內航空公司50座級支線噴氣飛機ERJ145運營的成功模式,並借鑒其在國外成熟的航空運輸體係中所發揮的作用,探討這一尺寸機型對於中國建設民航強國、航空公司實現戰略性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建設性作用。
以合理的運營模式,開辟支線藍海,實現四方共贏
21世紀初中國支線航空事業剛剛起步,50座級噴氣飛機被引入中國,其中包括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生產的ERJ145。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裏,由於整體支線航空運營環境處於緩慢完善的過程中,航空公司亦麵臨飛行員短缺的困難,加以小尺寸噴氣飛機屬於油價敏感型機型等等諸多方麵的因素,使得航空公司在沿用與大型飛機相同的模式運營支線業務時難以盈利。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發展不斷向西、向北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滲透,中央政府相繼出台多種鼓勵支線航空運營的政策、地方政府亦積極呼應,以多種形式吸引航空公司進駐。與此同時,包括四川航空公司、南方航空公司、東航武漢分公司、東航江蘇分公司、以及天津航空公司等運營商在不斷的積極探索中取得了運營支線業務的寶貴經驗。盡管運營模式各有不同,四川航空、東方航空、天津航空充分發揮利用ERJ145搭建航線網絡、開拓市場、為幹線輸送客源、優化機隊運力配置等作用;而中國南方航空則利用ERJ145培養飛行員有效緩解飛行員短缺的困難。各個航空公司都逐漸建立了50座級機型的合理運營模式,使其獨特的優勢和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四川航空公司是ERJ145機型在亞洲的啟動用戶,他們於2004年通過利用ERJ145小座位級、地麵周轉時間僅需20分鍾、高密度航班頻率的特點在國內率先推出空中快巴模式??"成渝快巴";之後又於2011年3月,進一步發揮空中快速通道在搭建航線網絡中的作用,在四川綿陽設立過夜基地,利用ERJ145飛機開通從綿陽始發到石家莊、蘭州、太原、沈陽、貴陽、泉州、南寧和重慶等城市的航線,搭建起"西部矽穀"與省會、沿海城市的快速空中橋梁,打造綿陽的立體大交通網絡格局,使其在構建四川航空"大成都"航線網絡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東航武漢分公司用ERJ145發展地方航空運輸市場、優化機隊運力配置。為滿足地方城市日益增長的航空運輸需求,利用ERJ145適合客流量較低的航線、兼有較幹線客機更為優異的靈活性、機動性等優勢,東航武漢與內蒙古及廣西地方政府采取保底補貼合作模式,大力發展地方航空運輸市場,不僅提高公司市場占有率、擴展航線網絡,而且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當地群眾提供便捷的航空出行服務做出貢獻。公司也利用ERJ145優化運力配置。如根據淡旺季或高低峰時段客流量的變化,將其與幹線飛機配合使用從而優化資源配置,武漢?溫州這一航線上將ERJ145與大型客機交叉運營便是很好的例證。
東航江蘇分公司充分發揮ERJ145為幹線機型輸送客源及市場培育先鋒的作用。滬寧線是公路、鐵路及航空爭搶的黃金線。2005年東航江蘇曾利用幹線機型推出滬寧航線,但僅三天便宣告退出。2009年11月,公司用ERJ145重新開通滬寧航線,用"一票到底"和"中轉聯程"的方式,開通南京?浦東航班銜接中轉洛杉磯、溫哥華等上海浦東機場始發的國際航班,使南京的客戶可"直飛"美國、加拿大。這一舉措不僅使公司占有該航線及航班時刻資源,亦有效補充國際航線客源。東航江蘇不僅用ERJ145將二三線城市客源"擺渡"至樞紐機場,為幹線航線"喂給"客源,也利用ERJ145培育市場。用ERJ145開辟新航線有效降低風險,待市場培育成熟、客流量穩定後,便改用幹線飛機執飛,最典型及成功的案例便是石家莊?呼和浩特的航線。
天津航空是國內首個以支線起家的航空公司,近年取得令人矚目的快速發展,其中ERJ145為其開拓區域航空市場、完善樞紐-輪輻式的航線網絡發揮了重要作用。2008年天航前身大新華快運在新疆投放ERJ145客機,執行烏魯木齊至疆內各城市的穿梭快線航班。憑借先進的機型、高效的運行保障以及優質的服務,天航在新疆迅速建立區域輪輻式航線網絡,為當地群眾出行搭建便捷的空中橋梁。而良好的疆內支線網絡又成為天航經營烏魯木齊與國內其他樞紐機場的幹線航線的一個強有力的支撐。在利用公司主打機型之一的ERJ145開拓區域市場的同時,天航將其與旗下另一主打機型,即100座的E190相互補充配合,以天津、西安、新疆和呼和浩特為主運營基地,大力發展通往二三線城市的航線,目前天航航線網絡覆蓋40餘座國內城市及部分國際城市。
ERJ145不僅在培育市場、完善航線網絡、優化運力配置等方麵扮演重要角色,同時也為加快飛行員培養步伐、擴大商用飛機飛行員選擇範圍、解決飛行員短缺這一困難做出了貢獻。南方航空自2004年起至今,通過ERJ145培養並向大中型飛機輸送的飛行員(包括機長和副駕駛)已達300餘名。南航工作人員曾表示,由ERJ145培養出的飛行員擁有更豐富的航線經驗、對航線知識、航線結構的理解更為透徹。
探討各航空公司的運營模式之後,不難發現盡管模式有所不同,但各個航空公司均根據其市場發展戰略需求,摸索出獨特、合理的模式運營,有效發揮50座級噴氣飛機的作用。日前,我們有幸采訪了東航武漢機務維修部副總經理兼支部書記繆國林,為我們介紹東航武漢用ERJ145與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政府及廣西柳州市政府的合作。在此,我們僅以該模式為例,淺析航空公司如何通過正確的運營模式,開辟支線藍海,實現航空公司戰略性發展、為大眾提供便捷航空服務、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促進區域民航建設四方共贏的成果。
據繆國林介紹,2010年東航武漢與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采取保底補貼的方式開展合作,由東航武漢的ERJ145飛機在呼和浩特市駐場執飛航班,以呼和浩特為樞紐,基本輻射內蒙古擁有支線機場的城市,如赤峰、烏蘭浩特、通遼、烏海、滿洲裏、鄂爾多斯等。繆國林表示,內蒙古具有其獨特的特點:地域廣袤、人口分布稀疏,客流量較低。近幾年內蒙古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其省內航空事業發展提出新要求。而之所以選擇以ERJ145機型合作,也正是基於該機型座位數適合客流量較低的航線,同時具有出色的簽派可靠性和航班任務完成率、能夠飛一些較小的機場、適合開通高密度的"快線式"航班等諸多優勢。2010年呼和浩特駐場航線盈利狀況良好,同時對於拉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內蒙支線航空發展、便捷人們的出行做出了積極貢獻。
以"呼錫快線"為例。內蒙古機場集團提出"支線快線"的模式,即以小機型、大密度、高客座率的戰略,打造區內支線機場至呼和浩特幹線機場的快速空中通道,並以錫林浩特機場為試點。2010年,錫林郭勒盟行署、內蒙古機場集團、東航武漢和天津航空公司合作,通過ERJ145以每天7次航班頻率執飛。自2010年4月1日該航線啟動至同年7月底,"呼錫快線"完成旅客運輸量3.8萬人次,同比增長170%,占錫林浩特機場旅客吞吐量的53%,且錫林浩特機場運輸量首次超過區內幹線運輸量。"呼錫快線"的開通,也大大促進內蒙古經濟的發展。以內蒙古旅遊業為例。據內蒙古錫盟乾坤旅行社資料顯示,由於錫林郭勒盟地麵交通不便(呼和浩特至錫林郭勒鐵路需11個小時,公路約8小時),航空的快捷優勢凸顯。"呼錫快線"給予旅客豐富的航班時刻選擇。"呼錫快線"開通後,錫盟乾坤旅行社同比旅客量增長了70%,旅行社的利潤同比增長了50%,60%的旅遊團隊通過"呼錫快線"進出。[1]無論是就促進內蒙古經濟發展,還是促進區域民航發展、為大眾提供航空普遍服務等各方麵而言,"呼錫快線"模式無疑獲得很大的成功。
2010年10月底東航武漢與廣西柳州市政府簽定合作協議,由2架ERJ145執行柳州市駐場航班,執行武漢??柳州??三亞、柳州??武漢??溫州、柳州??廈門、柳州??重慶、柳州??廣州等多條航線。高頻率、短距離、短時間的航班服務,加之中轉航線上推出"行李直掛"服務,對於注重時間效益的商務旅客而言,尤為重要。以柳州??廈門這一航線為例,商務旅客可乘坐早8:50的航班,於當天上午10:10抵達廈門。一天緊張忙碌的公務活動之後,旅客即可乘坐當天19:00的航班回到柳州。當日即能往返的行程,無需繁瑣的差旅準備及額外差旅費用,備受商務旅客青睞。
東航武漢公司通過ERJ145飛機與地方政府采取保底補貼合作的模式,在有效降低公司運營風險的同時,在航空航線培育上,通過開辟區域支線航空市場這一廣闊的支線藍海,幹支結合的航線網絡進一步完善、服務半徑得到延伸,大大增強東航武漢在內蒙古、在廣西乃至泛北部灣經濟區的地位和影響力,公司市場占有率大大提升。
50座級的ERJ145是專為滿足市場需求而研製。運營模式靈活、飛機性能卓越、客艙舒適。東航武漢的運營模式隻是眾多成功的運營模式之一。事實上,國內航空公司ERJ145機隊的簽派可靠性和航班準點率領先全球ERJ145機隊。我們有理由相信,隻要以正確的模式運營50座級機型,能夠實現航空公司完善航線網絡、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為地方民眾提供普遍服務、促進地區民航快速發展四方共贏的局麵,而這四者正是建設民航強國不可或缺的不成部分。
50座級支線噴氣飛機在國際市場的運營
在歐美航空運輸市場上,50座級飛機是在輪輻式航線網絡中負責向幹線航線輸送客流、將幹線客流疏散至中小目的地的主力機型。目前北美與歐洲商用機隊50座級及50座級以下飛機共4000餘架(包括噴氣飛機和螺旋槳飛機),其中僅50座級噴氣飛機的機隊規模就達到了2000餘架。事實上,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一世紀初,歐美50座級噴氣飛機出現了井噴式的發展,隨著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更大的支線噴氣飛機正在取代較小的支線噴氣飛機。
在美國,將近1000個城市對之間的航線服務是由30至50座級的噴氣飛機提供的,將300格社區連接在一起。依托頻繁的航班頻率,支線噴氣飛機已經成為促進這些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的工具。
聯航快運(原英文名為ContinentalExpress,在美國聯合航空公司與大陸航空公司合並後,更名為UnitedExpress)擁有最大規模的ERJ145機隊。聯航快運在美國休斯頓國際機場向墨西哥25座城市提供由ERJ145係列飛機執飛的直達航班,使這些城市可通過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全球航線網絡通達世界各地。
達美航空公司(Delta)通過其達美航空聯運公司利用50座級噴氣飛機占領支線市場。在密歇根州的大溪地,達美航空公司隻有在精選航線、客流高峰航班時刻使用窄體幹線飛機執飛航班,而對於客流量較低的其他航班時刻及多數門戶機場(如亞特蘭大機場、辛辛那提機場、底特律機場、紐約機場和華盛頓機場等),公司均采用尺寸合適的50座級飛機執飛航班。
當北美和歐洲對50座級噴氣飛機的需求達到頂峰時,世界其他地區也發現了50座級飛機的潛能,如烏克蘭的第聶伯羅維亞航空公司便利用ERJ145搭建空中快速通道,滿足國內商務旅客的需求。在過去的十幾年裏,俄羅斯及獨聯體的航空業有53%的商業航空公司或是被兼並或是停飛。僅從俄羅斯來看,國內航線上的客流量下降了近一半,多條接駁航線已經消失。但依靠旗下25架ERJ145飛機,該公司精心構築了自己的航線網絡。公司相信ERJ145是對波音737機隊進行補充的理想機型。烏克蘭地域遼闊,要想快速有效地運送人員和貨物,航空運輸必不可少。鑒於公務旅客比較青睞當日往返的行程,公司的ERJ145機隊部署戰略即以適當的頻率,在適當的時間安排航班,滿足商務旅客需求。公司ERJ145從波裏斯珀爾機場出發,於工作日早晚時間飛往7個目的地城市,為商務旅客提供即日往返的便捷航班。
盡快世界各國在國情、人口及地域分布、經濟發展上有差異,但各國對於50座級機型的運營模式有相同之處,如占有市場、完善航線網絡;承擔"喂給"使命為幹線航線輸送客源;優化運力配置等。歐美成熟市場的現狀為發展中的中國支線航空勾畫了藍圖。
隨著國家對發展支線航空在政策上不斷加大鼓勵與支持的力度,各地方政府創造有利環境,吸引運營商進入,支線航空市場將得到不斷完善。航空公司將會根據自身發展戰略的需要,配置合適尺寸的各款機型,幹支搭配,小支、大支協同作戰,一個既合理、高效,又使得各種資源得以盡可能優化的航空運輸網絡將在不久的將來建立起來。
支線飛機在建設民航強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本文結束之時,筆者謹援引國家民航總局領導的觀點,做為此次關於支線飛機、支線航空與民航強國的探討的結束語。
民航局局長李家祥:由於市場定位和戰略同質化嚴重,我國航空運輸結構不合理,支線航空運力嚴重不足。截至2010年年底,1506架運輸客機中,100座級以下支線客機僅為140架。我國支線航空之所以滯後於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運力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民航局將進一步完善政策,通過差異化路徑破解支線運力不足的矛盾;鼓勵大型航空公司和支線航空公司之間,建立股權等層麵戰略合作關係,支線與幹線航班緊密銜接,形成分工合理,共同發展格局。航空公司是發展支線航空的主體,充分調動航空公司發展支線的航空積極性,實現幹支線合作共贏是改善中小城市航空通達性、提高民航業普遍服務能力的必由之路。(2011年4月,全國民航規劃暨機場工作會議)
民航局副局長王昌順:支線航空具有較強的公益性,其社會效益遠遠大於經濟效益,對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國防建設作用十分巨大。"十二五"期間,我國計劃新增機場55個以上,重點促進和扶持老少邊窮地區支線航空運輸的發展。(2011年4月,全國民航規劃暨機場工作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