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7-01 00:00:00
一直以來,長沙黃花機場出租車營運的亂像影響著機場的窗口形象,而平白蒙受這種損失的湖南省機場集團卻心有餘而力不足。但7月1日將是一個分水嶺??《湖南省民用運輸機場管理條例》將正式實施。依據這個條例,湖南省機場集團有權對包括機場出租車營運在內的一係列綜合治理“老大難”下手,進而使旅客得享更安全、更舒心的乘機環境。
作為國務院《民用機場管理條例》頒布以來全國第一部機場綜合立法,《湖南省民用運輸機場管理條例》明確了地方政府在機場建設發展與安全方麵承擔的責任,機場集團在駐場單位間的協調人身份,以及對旅客合法權益的保障等。
大時代催生民航“法製化”
“湖南要做航空強省,要打造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要加快機場建設步伐,需要有一部地方性民航法規,來依法管理、依章管理,提升窗口形象。”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總經理、黨委書記劉誌仁6月25日接受中國民航報獨家專訪時,如是闡述這個湖南民航史上第一部地方性法規出台的時代背景。
2003年,湖南省內機場開始屬地化管理時,年旅客吞吐量不過443萬人次。到了2009年,該指標已經翻番,達到1280.2萬人次,6年間年均增長達到19.3%,而貨郵吞吐量和起降架次也分別增長了15.7%和14.2%。這樣的發展速度,促使湖南省加快了省內機場的擴建步伐。
與機場硬件水平快速提升不相匹配的,是機場區域公共事務管理職能長期缺位造成的秩序混亂與諸多安全隱患。由於湖南省內各機場普遍距離市區較遠,行政管理部門的執法力量很少顧及到這裏。於是,擺地攤、擦皮鞋、出租車爭搶旅客現象時有發生。而這些問題,連同機場其他駐場單位出現的大小問題一道,都被算到了機場這個湖南對外窗口的頭上。
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副總經理胡東福表示他們從1988年民航業體製改革時就開始有了製訂規章的想法,因為那時候的狀況有點“東風吹,戰鼓擂,誰也管理不到誰”。2008年1月,剛上任不到半年的劉誌仁聯合張家界市20多名人大代表,在湖南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提出了為湖南民用機場立法的議案。
去年7月1日,國務院《民用機場管理條例》實施後,湖南省很快就組織了在全省的宣貫活動,讓湖南各機場所在地市縣政府對機場有了更深的了解,這進而促使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人相繼指示,要盡快出台湖南省自己的、更切合湖南實際的機場管理條例。
企業“管”社會旅客得實惠
“(《湖南省民用運輸機場管理條例》)從2008年1月提出,到2009年1月被列入湖南省人大2009年立法出台計劃,到2010年3月,湖南省人大二審通過,我們隻用了兩年多一點的時間。”胡東福說。這與一般需要3?5年,甚至6?8年的立法時間相比,算是很快的。
但立法過程顯然並不會就此一路綠燈。“條例草案提出了授權給機場集團,由其管理機場區域公共事務。而這在湖南省政府法製辦、湖南省人大法工委都遭到了質疑。有人大代表反應很激烈:‘你一個企業怎麽能立法呢?!更不能執法了!’”胡東福解釋說,他們的這一突破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17條的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範圍內實施行政處罰。”早前上海市通過的相應機場管理條例,也賦予了上海機場集團在機場區域的部分行政管理職能。最終條例裏采用的詞語是授權給“機場管理機構”。
“在整個條例的製訂過程中,我們先後4次向社會各界公開征求意見,8次前往省內外機場進行調研,同時召開座談會、研討會、協調會、匯報會36次,一共對條例進行了40多處修改。”胡東福說。
劉誌仁表示,該條例的亮點除了把機場地區的場容環境、公共衛生、園林綠化、出租車管理、道路交通管理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授權給機場管理機構(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外,還進一步明確了地方政府在機場規劃、配套建設、淨空保護、應急救援等方麵的責任,同時也細化了對旅客權利的保護。
“此前,按照國務院頒發的條例,各個機場成立管委會,承擔的一個職能就是如何做好服務。我們這個條例出來之後,機場出來牽頭更理直氣壯,條例還明確提出,在航班發生延誤時,航空運輸企業及其代理人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和服務承諾,為旅客和貨主提供餐飲、住宿等服務,給予經濟補償,這顯然更加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有效地保護了旅客的權益,同時也使得個人麵子、個人感情等因素無處容身。”劉誌仁說。
“過去航班延誤,旅客往往不知道該找誰。現在遇到航班延誤情況,我們機場就會向航空公司駐場的部門提出來,大家共同來做好航班延誤後的相關工作,不像原來他們都把責任推給機場這邊。除了條例,我們還有一本100多頁的釋義,怎麽樣來執行,處罰標準等等,在釋義裏都有。”胡東福說。
劉誌仁還透露,他們準備在機場附近建一家星級酒店,一方麵是為了提高過夜航班的保障能力,另一方麵也是為大麵積航班延誤時旅客的安置做一些基礎性工作。
執法新兵開啃“骨頭”
在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用於《條例》的立法後,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當下的工作重心又放到如何執行這個條例上麵。
以企業身份獲得的這份公共事務執法權,如何保證不在實際操作中被過度使用?
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新成立的法務部工作人員許紅表示他們從集團保衛部的現有人員中,擇優選擇了一部分人出來,然後再讓他們參加由湖南省政府法製辦組織的行政執法資格培訓和考試,通過後方能正式上崗,行使公共事務的執法權。“我們是新組建的一隻執法隊伍,執法人員不一定有這方麵的經驗,所以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執法製度建設都是非常重要的。”
劉誌仁說,法務部對外的牌子是湖南省機場地區執法綜合辦公室,其在該集團的5個機場都設有具體的執法隊伍??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是長沙機場執法綜合支隊(下設兩個大隊),其他四個支線機場設立執法綜合大隊。
雖然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也一度考慮把淨空保護的處罰權收歸到自己手裏,畢竟這與其利益息息相關,“但淨空保護區的電磁環境保護麵積往往很大,甚至達到上百平方公裏,因而執行起來比較難,所以還是要地方政府去管理、去處罰,我們隻保留監察、檢查、核查的職能。”許紅說。
“要想貫徹落實好機場管理條例,第一個是要做好宣傳,爭取廣大旅客、機場周邊廣大群眾的理解與支持,爭取市縣兩級地方政府的支持。另外,我們下一步還要跟市縣有關部門進行對接,把機場管理條例的一些條款進行細化,包括對機場的規劃、淨空的保護、機場周邊的保護……通過各種辦法來落實機場管理條例。”劉誌仁說。
而《條例》實施後,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第一步就要整治機場出租車管理這個難點、熱點問題。“我們將聯合公安、客運管理、道路運政等部門集中開展非法營運車輛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打擊客運市場中的違法犯罪活動。”
除了一本100多頁的《條例釋義》外,他們還正在準備一些配套的製度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