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06-10 00:00:00
昨日,市場上提前傳出的5月出口數據讓分析師們瞪大了眼睛。
某外媒昨日早些時候的消息稱,中國5月份出口同比增長約50%,達1300億美元左右。據稱是“一位關鍵部門的中國官員”在某券商會議上透露出來的。該官員同時透露5月份金融機構新增貸款約6300億元人民幣,以及5月CPI同比上漲3.1%,這為年內首次突破政府設定的3%目標。這些數據本應在10日和11日由國家統計局和海關總署公布。
而昨日,A股市場上演大逆轉,相關分析人士將其歸因於外媒對於中國宏觀經濟數據的這則報道。
專家認為,如果數據與真實情況接近,將打消市場對中國經濟回落的擔憂。而經濟數據同時顯示,歐債危機未拖累中國經濟增長勢頭。歐洲是中國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占中國海外銷售總額的20%。
市場預測遠低於50%
對於5月份的出口同比增速,市場預測的均值為32.6%,而主要機構的預測都在38%以下。中信證券研究部執行總經理於軍和莫尼塔分析師楊帆昨日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均對外媒提前傳出的5月出口增速表示“意外”。
中信證券的策略報告顯示,從對港口和其他數據的跟蹤和預測看,5月份的出口增速很可能超出目前的市場預期,達到42%~44%的水平。於軍表示,調研發現5月集裝箱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了30%。
莫尼塔的調研也證實,超過80%的集裝箱貨代企業反映5月份出口增長速度較快且強於預期。分行業看,除了與工業相關的鋼鐵、化工產品等出口趨緩,消費類產品出口仍保持了較快增長。
至於哪些市場的5月增幅較明顯,莫尼塔的調研顯示,中東、印巴以及北美和南美航線增長最為明顯。中信證券發現,除歐洲有所下降外,美日韓市場都在穩步增長。
緩解歐債危機打壓擔心
根據行業規律,5月的出口數據是對一季度訂單數的反映,楊帆認為,數據反映了一季度外部市場實體經濟回暖,消費意願的提升。不過,她也擔心,在經過1~2個月的短期高速增長後,下半年出口會有明顯放緩,除了基數原因外,歐元貶值的影響將會逐漸顯現。
於軍則相對樂觀,他認為,受歐債危機影響,雖然未來訂單數會有所減少,但中國對南歐的貿易量並不大。5月強勁的出口數據不僅可以緩解市場對於歐債危機可能打壓中國出口的擔心,也將為市場的企穩回升提供新的動力。
對歐債危機影響出口程度的分歧廣泛地存在於市場間。因此,楊帆提醒投資者,盡管5月出口增速很可能超過預期,下一步仍要重點關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走向和力度。
機構料貿易順差再破百億美元
5月出口增幅超預期,貿易順差可能再度拉大。在今年3月出現貿易逆差之後,4月貿易順差僅為16.8億美元。華泰聯合證券分析師陳勇認為,受國內調控政策抑製進口需求影響,5月進口環比將有所下降,順差約85億美元。於軍認為,受鐵礦石等大宗商品進口數量持續下降影響,5月進口增幅將小於出口,貿易順差有望年內再度突破百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