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08-10 00:00:00
“十二五”時期,是我國建設民航強國的關鍵期,陝西將加快發展航空運輸業,實現從航空大省向航空強省的跨越,對於推動我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外向度,增強核心競爭力,實現科學發展、富民強省的宏偉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一、陝西建設航空強省的基礎和優勢
1、航空運輸基礎良好。陝西是西北地區的航空運輸中心,航空運輸體係已經達到一定規模,具備了跨越發展的能力,現有5個民用機場,5家基地航空公司,4家通用航空企業,西北空管局、中航油、中航信、中航材等保障企事業單位,以及236家客貨代理人,年收入過百億,從業人員近2萬人。
2、航空工業鏈條完整。陝西是我國重要的航空產業基地,國產大型飛機生產基地,具有產學研一體包括驗證試飛的完整產業鏈條和配套體係,現有航空製造企業20多家,維修企業43家。有兩家民機整機生產企業,還承擔了ARJ21飛機60%以上零部件生產。
3、地理文化優勢明顯。西安作為全國的地理中心,貫通南北、承東啟西,是歐亞航路的中心節點,西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具有建設航空樞紐、發展航空產業的突出區位優勢。陝西曆史悠久,自然人文薈萃,旅遊業和航空運輸互相依存、相互促進,為航空強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4、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根據國際通行的標準,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居民將進入享受型消費階段,出行方式進入航空時代,目前陝西年人均乘機次數僅為兩人一次,是美國的十二分之一,日本的五分之一。陝西省人均產值突破4000美元,居民消費能力明顯提升,為航空強省建設提供了社會經濟基礎。
我們對建設航空強省的初步設想是:以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樞紐建設為龍頭,以構建完善的航空網絡體係和綜合交通運輸體係為支撐,推進航空運輸業、航空製造和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臨空經濟區與西鹹新區建設融合發展,軍民航融合發展,把陝西省建設成為基礎牢、規模大、輻射廣、品質高、效益好的航空強省,在全國民航的地位明顯提高。爭取到“十二五”末,旅客吞吐量達到4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30萬噸,航空運輸業、製造業和相關產業直接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運輸機隊規模突破100架,國產民機運行規模達到50架,通用航空機隊達到200架以上,創造20萬個就業崗位。
二、建設航空強省的重要意義
1、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對外開放的快速通道。根據權威機構研究表明,民航投入和產出比率為1:8,每百萬旅客吞吐量,可以產生經濟效益18.1億元,相關就業崗位5300個。發展航空運輸,對於改善陝西投資環境,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融入世界大市場具有重要意義。
2、調整經濟結構,構建具有陝西特色的現代產業體係的催化劑。航空運輸作為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直接帶動旅遊、物流、商貿的發展,提高現代服務業的比重,通過與航空製造的融合發展,可以帶動裝備製造業和高新技術、新材料的發展,建設創新陝西。
3、推進新型城市化,建設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發動機。以做大做強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為核心,構建輻射力強的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可以產生對技術、資金、人才、產業的強大集聚效應,形成帶動力極強的臨空經濟區,對於推動西鹹新區和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設,帶動關天經濟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4、促進社會和諧,實現包容性增長的黏合劑。航空業具有很強的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能夠促進農業、林業、工業、勘探、遙感、氣象行業的發展,提高應急救援和搶險救災能力。陝西堅持實施飛播造林50年,有效改善了生態狀況,僅成林部分就使全省森林覆蓋率提高了3%。
三、麵臨的困難和挑戰
陝西航空業與東部地區相比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與西部地區四川、雲南的差距有擴大的趨勢。雲南擁有機場12個,總旅客吞吐量達到2628萬人次。河南、新疆、重慶、湖南、湖北等省市區都提出了樞紐建設戰略,陝西麵臨巨大的競爭壓力。當前,還存在一些製約民航發展的困難和問題。
1、空域資源緊張的矛盾突出。西安鹹陽機場周邊有四個軍用機場,軍民航協調難度很大,有限的空域資源與日益增長的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十分突出,製約了航空業的發展。
2、基礎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改善。機場密度不夠,新中國成立以來沒有新增民用運輸機場,每10萬平方公裏擁有機場2.5個,而東部地區為4個,美國為6.4個。支線機場等級低、保障能力弱,安康、漢中、延安機場遷建進展緩慢,安康機場停航。
3、西安鹹陽機場樞紐和航線網絡體係建設有待加強。一是基地航空公司實力不強、機隊規模小、始發運力少;二是航線網絡體係不完善。三是中轉旅客比重小;四是國際和地區通達能力弱。
4、綜合交通體係建設有待進一步推進。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綜合交通體係建設還處於起步階段,影響了機場輻射半徑和競爭力,也影響機場在大麵積航班延誤條件下的處置能力。
四、對於建設航空強省的幾點建議
1、加強領導,推進航空強省建設。建設航空強省是長期係統工程,目前省民航發展協調工作領導小組已經成立,要進一步健全例會製度,完善工作機製,認真組織落實省政府與民航局簽署的促進民航發展的會議紀要。同時成立航空發展基金,加大政策扶持和財政支持力度。
2、強化協調,推進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樞紐建設。建立與軍方溝通的良好機製,優化空域結構,為航空發展創造良好運行環境。按照將西安鹹陽機場打造為“國家中心門戶樞紐,新空中絲綢之路起點”樞紐的定位,加強資源整合、提高運行效率、優化體係結構、擴大輻射範圍。支持骨幹航空公司發揮主力軍作用,打造航班波,構建輻射西北、連接全國、通達世界的航空運輸網絡體係。開展航權開放試點,爭取開通直達歐洲的航線,使得機場成為向西歐開放的橋頭堡。
3、科學規劃,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係建設。抓緊建設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加快推進安康、漢中、延安機場遷建工作,構建包括支線、通勤、通用機場,層次分明、布局合理、相互補充的機場群。盡快開工建設西安鹹陽機場到西安北客站,機場到鹹陽之間城市軌道交通,實現航空、城市軌道交通、鐵路、公路的零距離換乘,通過鐵路、公路和航空的協調發展,打造一小時航空服務圈。
4、創新理念,推進臨空經濟區的發展。製定《臨空產業區規劃》,要將西鹹新區與臨空產業區建設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將經濟技術開發區、國際港務區納入臨空經濟區範疇,最終形成依托西安鹹陽國際機場,集生產、觀光、辦公、商貿、居住等多種功能於一體,功能齊全、規劃科學、布局合理、協調發展、充滿活力的全國領先的新型航空城市。為此,建議采取管理局幹部到管委會方麵掛職等方式加強雙方的協作和配合。
5、積極扶持,加快航空製造業和國產民機發展。建議大力扶持新舟係列、ARJ和C919係列飛機的研發、生產、驗證,大力推進西安適航審定中心的建設,在國際通用標準的基礎上,發展中國的自有的適航審定標準體係,促進國產民機提高質量、改進服務、拓展市場、創立品牌,支持幸福航空公司發展壯大。
6、搶抓機遇,加快通用航空產業發展。抓住低空開放的機遇,以蒲城通用航空產業園為載體,把陝西建設成為通用航空全國性通用航空會展中心、教育訓練中心、製造維修中心、運行管理中心。建議對通用航空發展采取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大力布局建設通用航空機場和起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