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
| ||||||
2010年中航工業非航空民品工作會隆重召開。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按照黨中央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指導思想和集團“兩融、三新、五化、萬億”的發展戰略,部署非航空民品產業“十二五”期間的重點工作,宣貫“非航空民品產業落實黨組《關於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抓改革、調結構、保增長、促發展若幹問題決定》的實施決定”,表彰先進,交流經驗。
一、非航空民品發展基本情況回顧
集團公司成立後,特別是今年上半年非航空民品產業的發展總體可以歸納為“四個提升”和“三個不足”。
(一)傳統產業發展穩定,新興產業增速提升
2010年是全麵完成“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集團上下積極落實黨組“24條”決定,堅持軍民融合和體製機製改革,對內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對外加快整合並購步伐,上半年非航空民品產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實現銷售收入226.5億元,同比增長54.63%。
(二)整合並購成效顯現,產業規模快步提升
整合並購是促進非航空民品產業規模迅速做大的有效途徑,是實現優勢互補、結構優化的有效手段,自中航工業成立以來取得了重大突破。截止到2009年底,全集團並購的企業已達到14家,通過並購實現的銷售收入近35億元。其中,中航國際深圳公司收購的上廣電,不僅增長銷售收入近10億,而且擁有了第五代TFT液晶顯示器,使其在TFT行業的話語權及產業規模都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並使中航工業中小尺寸TFT生產能力躍居世界第一。中航工業機電係統公司繼成功並購安徽開樂專用車公司及廣西柳州乘龍專用車公司後,又成功並購了遼寧陸平機器股份有限公司,不僅擴大了產業規模,而且在軍用專用車市場也獲得了較大份額,今年上半年專用車銷售收入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中航工業發動機公司按照全產業鏈的發展模式,並購錦西化工機械,不僅大大增加了被並購企業的發展後勁,在2009年就實現新增銷售收入11億,而且也為民用燃機提供新的加工製造平台。
(三)改革理念深入人心,抱團發展合力提升
集團黨組2009年《24條決定》及2010年集團峰會上黨組報告“關於非航空民品產業的發展”明確要求,以產權為紐帶實現協同發展;在股權設置上相互注資、交叉持股、相互提攜、利益共享、協同共進,在市場搏擊中形成“狼群效應”,實現“抱團發展”,打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整體競爭優勢,在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形成群體效應;要建立市場化激勵機製,讓改革推動者能夠分享改革成果,支持改革的人得到激勵。
在惠德風電公司的增資中,中航工業直升機、發動機、通飛、中航國際等直屬單位以及青雲、曙光等成員單位積極落實黨組決定,向該公司注資數億元,形成了全集團發展風電產業的合力;在中航工業哈軸的創建中,發動機公司按照共同投資、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原則,組織其下屬的企事業單位,共同投資、控股了這一新並購企業,目前中航工業哈軸新生產基地的建設已經全麵鋪開。
防務分公司及導彈院認真貫徹集團黨組關於發展鋰電產業的決定,在中航鋰電創立伊始,就按照現代企業製度,建立與市場接軌的體製機製,實現主要經營者和主要業務骨幹參股,貼身經營,極大地調動了經營團隊的積極性。目前,該公司在技術和市場取得了全麵的提升,產品被廣泛試用並得到好評,訂貨大幅度增加,自主研發的自動化生產線達到國內一流水平,並已初步形成批產能力。
(四)快速融入區域經濟,品牌價值持續提升
融入區域發展經濟圈和品牌價值的創造是集團戰略的重要內容。中航工業通飛公司積極推動中航三鑫融入區域經濟和品牌價值提升,使特種玻璃的市場規模、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迅速擴大。中航三鑫通過成功增發、集團長債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順利引進美國PPG公司的全氧燃燒和在線LOW-E玻璃兩項先進技術,在業內首批實現產業升級和產品升級,對中國建築節能材料行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中航三鑫特種玻璃之所以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引進國外先進技術並順利落戶海南省,是中航工業品牌價值不斷提升和越來越被認可的結果。也正是由於積極融入區域經濟,借助海南省給予的政策和資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第一條生產線於今年五月份點火運行,比原定計劃提前一年投產。
(五)發展現狀可圈可點,問題猶存不容小視
中航工業成立一年多以來,非航空民品產業盡管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相對集團的戰略目標,相對民品行業的產業規模,相對兄弟軍工集團的快速發展,仍然有諸多關鍵性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對待並切實解決。主要表現為:
理念開放不夠,實施辦法不力。一些單位在落實集團黨組“關於非航空民品產業發展的要求”上還存在思想認識不到位、組織機構不到位、實施辦法不到位等問題。
科技創新不夠,發展後勁不足。相對我們的航空產業來說,非航空民品產業的科技創新明顯不足,缺乏一流的科技人才,缺乏足夠的科研投入,缺乏有效的科技成果轉化機製,非航空民品產業研發力量還比較薄弱。
產業集中度不高,市場話語權不強。集團黨組一再強調要“抱團發展”,我們有很多好產品,客戶群體相同、產品結構相似、生產規模相當,如果能夠實施有效的整合或合作,我們的市場話語權將會大大加強,其發揮的能量一定能達到“聚變”的效果。
二、轉變方式,培育核心競爭力,把非航空民品發展當成關乎集團興衰的戰略產業來抓
中航工業的非航空民品產業經過30多年的拚搏奮鬥,已經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放在軍工集團的層麵上比較,我們的產業規模仍然不大、發展速度依然不快。為切實解決目前存在的這些問題,縮小與集團戰略要求的差距,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們必須做到:
(一)轉變發展方式,促進非航空民品產業超常發展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為“十二五”規劃打基礎之年,我們必須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思想”和集團“兩融、三新、五化、萬億”發展戰略為指導,製定好近期和今後一段時期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
“十二五”期間非航空民品產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集團黨組《24決定》為主線,快速大力發展非航空民品產業;堅決樹立跨越式發展的思想,大力倡導風險投入的意識,積極推廣市場嫁接的觀念,要橫向拓寬、縱向延伸,重點培育集成度高、產業鏈長、帶動效應廣的產品;堅持體製、機製、管理協同變革,在非航空民品企業全麵推行現代企業製度,做大做強非航空民品產業。
1. 夯實基礎集聚能量,實現跨越達成目標
依據集團2020年“萬億”目標的規劃,非航空民品產業要按照近期、中期、遠期分階段規劃製定未來發展目標。到2012年,非航空民品產業力爭實現銷售收入超1000億元;到2015年,非航空民品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900億元;到2020年,非航空民品產業實現銷售收入4100億元的戰略目標。
2. 重點產業優先發展,組織協同全力推進
非航空民品要優先發展與航空技術延伸的相關產業,按照集團公司戰略規劃及產業特點,明確未來非航空民品的發展重點為專用汽車產業、汽車零部件產業、新能源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新材料及礦業化工產業、鋰離子動力電池、傳統優勢產業、大型成套裝備以及智能機器人和生物工程為主的新興產業。到2020年,通過兩個“五年規劃”的實施,集團公司將形成 “三個超千億產業”和 “五個超百億的產業”,將中航工業非航空民品產業打造成在國內外市場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專用車產業
專用車產業的主要特點是多品種,小批量,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這與我們航空產業非常相似。國家權威機構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汽車產銷量突破1300萬輛,雄居世界第一,今年上半年銷量又超900萬輛,繼續占據全球首位,其中,專用車產業繼2007年超過100萬輛大關後,已連續三年快速上升,2009年達到160多萬輛,今年上半年也已過100萬輛;工程機械行業2009年受益於國家4萬億投資帶動,市場規模達到3100億,產銷規模雙雙躍居全球第一,中國已成為世界工程機械製造大國。
目前,我國專用車企業有近900家,通用型專用車市場規模占近90%,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市場規模偏小,全行業前4家的集中率在40%以下,市場集中度不高,行業的市場競爭十分激烈,雖已出現了個別具備規模實力、資本實力和品牌優勢的企業,但行業內企業總體呈現“多、小、散”的特點。而據國家專業機構預測,2012年、2015年和2020年專用車及工程機械合並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5300億、7400億、10100億元。這為我們發揮航空產業的技術資源優勢,從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軍警類專用車及作業類專用車重點切入,從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兩個方麵集全集團之力迅速做大做強專用車產業帶來曆史性機遇。
??汽車零部件產業
近年來,我國汽車工業增長迅速,由此帶來汽車零部件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這給中航工業汽車零部件產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2009年,我國汽車總體銷量超過1350萬輛,汽車零部件市場規模2009年超過10000億元,據權威人士預測,2010年我國汽車總體銷量將超過1500萬輛,汽車零部件市場規模將達到14000億元,2012年、2015年和2020年預計將分別達到19000億元,22000億元,40000億元。汽車產業鏈中的零部件業被預測為今後若幹年最具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
??新能源產業
目前,人類已經開始轉變生活模式,從過去的高耗能向綠色環保的低能耗發展。新能源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產業,擁有巨大的市場前景。新能源產業是國家鼓勵大力發展的產業,其中,風力發電作為世界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從2002年至2008年年底,世界風力發電場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21億千瓦,平均每年以26%的增長速度位居各類能源之首,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中國風電是全球成長速度最快、潛力巨大的市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提出,到2010年,我國風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2020年總裝機容量3000萬千瓦。截至2008年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已達1215萬千瓦,現規模已位居世界第四。截至2008年,世界燃氣輪機製造商有近30家,累計銷售各種工業和艦船燃氣輪機4萬台,銷售收入1,673億美元。受發電行業和石油天然氣化工等行業需求拉動,燃汽輪機市場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據預測,2009-2018年世界燃機市場累計訂貨量將達到26712台,累計訂貨價值1624.72億美元。集團公司新能源產業重點領域為風電、燃機、太陽能發電等產業,這些產業無一不與航空技術相關。
??電子信息產業
2010年,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將逐步回暖並步入全麵複蘇階段。根據《世界電子數據年鑒》預測,未來3年,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市場規模將維持3%-4%的增幅,預計201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5159.7億美元,2012年將達到16558.2億美元。同時,未來3年信息技術應用將進一步深化,信息技術的廣泛滲透和深度應用將催生出一批新的增長點;綠色IT將成為未來發展重點,綠色信息技術在節能減排、低碳經濟中將發揮重要作用;企業並購重組步伐加快,新興市場拓展將成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引擎。中航工業電子信息產業的液晶顯示器、印製電路板以及電聯接器,未來市場廣闊,有關專家預計2020年目標市場全球規模為3000億美元,這為我們實現電子信息產業的戰略目標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
鋰離子動力電池作為當代最有前景的綠色電源,逐步向大容量應用領域擴展,在電動汽車、通信電力、船舶交通、軍事國防等新興應用領域,作為驅動電源、儲能備用電源、汽車起動電源以及軍用特種電源等,替代傳統電池的商業化市場應用正處在全麵開發過程中。世界發達國家不惜投入巨資進行研究開發,並製定了一些相關的政策、法規來推動電動汽車的發展。國際市場已逐步啟動,近年來,鋰離子動力電池增長迅猛,國家科技部預測,在2012年的汽車產量中有10%,就是至少100萬輛以上是使用動力鋰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巨大的市場給鋰離子動力電池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創造了難得的商機。
??傳統優勢產業
摩托車、空調壓縮機等傳統優勢產業,雖然目前遇到了暫時的曲折,但巨大的市場需求是不容忽視的,隻要我們堅持調整產品結構,提高性能檔次,創新體製機製,開發適銷對路產品,就一定能走出低穀,創造新的輝煌。
(二)加快培育非航空民品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使非航空民品產業真正經得起市場的大風大浪
非航空民品產業的宏偉藍圖已經確定,但發展的道路還相當曲折。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步伐逐步加快,民品產業的市場範圍在擴大,機會在增多;同時,市場競爭更趨激烈,經營風險也在加大,這對我們的生存與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盡管我們有三十多年的民品發展曆史,特別是近年來還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相對於兄弟軍工集團的快速發展,相對於國際跨國公司競爭優勢,相對於集團“萬億”的戰略目標,我們的民品產業參與市場競爭和抵禦風險能力明顯不足,尤其是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們的民品產業發展波動較大,且發展很不平衡。由此,我們必須大力提升民品產業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是擺在非航空民品產業麵前的一個重大而迫切的現實課題。
那麽,什麽是核心競爭力?我認為民品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是由多種要素構成的複雜係統,是民品企業基於市場需求,整合有效資源而形成的,支撐其持久競爭的比較優勢和區別於競爭對手的係統能力。它涉及管理、產品、技術、能力和文化等多方麵,但由於環境和文化差異,每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又各有不同。通俗地講就是你的產品品牌比別人有優勢,如奔馳、寶馬,中航的飛亞達手表;你的產品質量比別人好,價格比別人便宜,如沃爾瑪超市;在市場上能得到多數客戶的認可並願意購買你的產品,如海爾家電,摩托羅拉手機等。
由於受到諸多條件限製,培育和提升民品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可能全麵出擊,而是要從關鍵優勢環節切入,重點突破。
分析我們的民品產業現狀,結合行業研究,我認為民品產業可以從以下“四個關鍵要素”切入來構建“四個核心競爭力”。
1. 構築技術創新能力
構築民品產業的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是非航空民品產業克敵製勝的殺手鐧。麵對全球競爭和金融危機衝擊,非航空民品產業必須加大研發投入,通過軍民技術融合,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帶動民品產業在關鍵製造業的升級換代,從而促進民品產業的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能力,快速形成民品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不斷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
2. 強化市場營銷能力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形勢下,非航空民品市場營銷首先必須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在觀念上由滿足顧客向創造顧客、引導顧客和留住顧客轉變;二是在戰略上由產品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三是在方式方法上由傳統營銷向知識營銷、情感營銷等新方式轉變。其次,要強化營銷創新,形成自己獨特的民品營銷模式。培育適宜核心能力的市場營銷模式是提高民品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如定期分析客戶需求,建立客戶關係管理中心,加強客戶資源信息管理;加強與客戶、特別是關鍵客戶的溝通;加強客戶服務等等,逐步提升非航空民品產業的市場營銷能力。
3. 創建品牌競爭能力
未來商業的競爭,已經不單單是經濟“硬實力”的競爭,而更多表現為“軟實力”的競爭。一個企業的“軟實力”主要表現為企業的品牌、文化、形象等。國際知名企業無不把打造、維護強勢品牌作為塑造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支撐。隨著我國的國際市場經濟地位不斷提升,當前市場主流的營銷模式已經從產品價格營銷轉向品牌價值營銷,未來企業間的競爭越發明顯地表現為品牌的競爭。因此,要培育和提升民品產業核心競爭力,必須要樹立中航工業品牌意識,所有民品的品牌都要向中航工業品牌靠攏,實施中航工業母品牌下的子品牌管理體製,如中航工業金城、中航三鑫等;要使中航工業品牌的價值理念、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為全體員工所認同、所接受,成為全體員工的自覺行為,不斷增強員工的敬業精神和創業激情,為實現民品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不斷增強非航空民品產業的品牌競爭能力。如“中航三鑫”通過融入中航文化,實施品牌塑造,成功完成股市增發,有力提升了其核心競爭能力。
4. 打造人力資源能力
在知識經濟時代,人力資源已經成為企業間主要的競爭要素,人才優勢已經是企業培育和形成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 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形成自己的獨特核心競爭能力,就必須打造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和能征善戰的“狼性團隊”,這就需要一方麵我們要通過各種形式提高民品產業各級員工及領導者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麵還要選拔和培養一批專業性、技術性強的人才隊伍,特別是具有市場營銷、國際市場開拓方麵的專業人才,要實施關鍵人才資源庫管理。中航工業專用車產業前不久從海外高薪招聘了工程研究院技術總監,相信對專用車產業的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以上4個方麵,能否在較短的時間內達成,是非航空民品產業能否實現跨越式發展關鍵之所在。因此,加快培育與提升非航空民品產業自身核心競爭能力,使民品產業真正經得起市場的大風大浪,是我們得以在國際大市場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
三、狠抓落實,強化執行,確保非航空民品產業宏偉目標實現
為確保2020年非航空民品產業形成三個超千億,五個超百億的產品板塊,銷售收入力爭超過4100億元的產業規模,成為在國內外市場上具有較大的影響力的非航空民品產業集群,集團公司年初專門成立了非航空民品產業發展委員會並抽調專人擔當秘書長,同時將原戰略規劃部民品辦獨立出來成立非航空民品產業發展部,並豐富優化其管理職能,從組織及人力資源上予以重點支持,確保中航工業非航空民品產業的組織保障。
集團黨組要求各相關子公司(分公司、事業部)要重視非航空民品產業的發展,從組織機構的建立,組織職能的健全,專業人員的配置等方方麵麵,狠抓落實、強化執行,集團非航空民品產業發展部也將製定強有力措施,確保非航空民品產業宏偉目標實現。
(一)創建問責機製,加大管理力度
為確保非航空民品產業的有序、快速、健康的發展,集團將首先在民品產業擬定實施“問責製”,即:對各直屬單位“一把手”及負責民品的主要領導,建立在民品產業發展的一切行為和結果都必須而且能夠追究責任的製度,要求各直屬單位“一把手”如果連續幾年隻是軍品有增長,民品不發展或無增長均視為“不作為”,一樣要“問責”;負責民品的主要領導如果不能完成集團製定的“責任期內發展目標”,除經濟懲罰考核外,一樣要“問責”;加大管理考核力度,各直屬單位民品發展目標完成及考核情況,定期在集團內部通報,要將非航空民品的經營情況納入到各直屬單位年度考核中,並與總體經營業績掛鉤。
(二)體製機製限期落地,加大執行力度
加快現代企業製度建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民品企業要通過1?2年的時間按照現代企業製度要求,完成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改造。
新能源板塊成熟業務已經組建獨立運營的有限責任公司;
專用車產業要限期在今年完成組建獨立運營的有限責任公司,責成機電係統公司作出詳細的實施計劃及推進時間表,報集團民品發展部監督執行並納入考核;
其它板塊成熟業務也要限期組建獨立運營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公司),具體由民品發展部會同相關直屬單位擬定詳細的實施計劃及推進時間表,由集團民品發展部監督執行並納入考核。
要真正用市場化的體製與機製來推動民品產業的超常發展,堅決貫徹集團黨組《24條決定》中第24條建立與市場接軌的激勵機製精神,真正實現對“經營管理、市場營銷、技術開發”三類核心骨幹給予有效激勵,實現企業高管和骨幹人員報酬與本單位業績緊密掛鉤的“貼身經營”。今年年內,各直屬單位拿出1?2家企業進行試點,實施三類核心骨幹人員收入與企業收入掛鉤,激勵方式直接與企業當年淨利潤掛鉤。
此外,集團還將在集團公司級科技成果獎勵中設非航空民品專項獎,鼓勵技術人員的技術創新;並設立集團級非航空民品產業發展貢獻獎,參照航空重點型號的獎勵辦法執行,該獎勵分不同的層麵,對成績突出的經營團隊、技術骨幹和營銷骨幹給予獎勵。
各單位要結合自身的條件,根據不同行業屬性、不同地域建立與本單位相適應的與市場接軌的激勵政策。
(三)拓寬融資渠道,加大投資力度
不斷拓寬融資渠道,靈活采取多種金融產品組合方式,加大投資力度,全力支持非航空民品產業發展,從2010年起,集團將連續3年,通過發行長債、資本市場募集、產業基金等方式,支持重點非航空民品產業、培育新興產業以及企業外部並購;在鼓勵科技創新上,民品發展部會同集團相關部門積極落實項目,使項目在資金的支持力度上占到集團創新基金總額的一定比例,用以支持非航空民品的研發,保持非航空民品產業的發展後勁。
需要集團擔保的金融服務項目,集團相關部門要製定“快速通道”,反應要快,“限期”給予辦理。
加快發展非航空民品產業是曆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是非航空民品產業戰線上每一位幹部和員工義不容辭的責任。集團黨組在各層級會議上多次把非航空民品產業的地位提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對非航空民品產業的發展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集團黨組“關於非航空民品產業發展”的決定,以全新的理念、全新的定位、全新的熱情、全新的幹勁,積極投身到加快發展非航空民品產業的工作中去,樹立雄心壯誌,不斷超越自我,以優異的成績實現非航空民品產業新的跨越!
|
The 133rd Canton Fair was Fully Resum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Exports of China’s Mechanical and Ele...
汽車行業(ye) :巴西10月產(chan) 量同比增長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