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進入华体汇体育登陆[請登錄][免費注冊(ce) ] 我的辦公室 |客服中心|English

  • 資訊

扶持模具產業發展成東莞製造業重點

來源:中國金屬加工在線 時間:2010-01-25 00:00:00

為提高東莞裝備製造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2009年東莞啟動了“東莞市裝備製造業發展專項技術改造項目計劃”,模具網CEO、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行業特邀研究員羅百輝認為此舉有利於東莞發展一批具有綜合技術進步能力的裝備製造業企業。

一、裝備製造業主要內容目前,人們對裝備製造業的熟悉不盡相同,尚無公認一致的定義和範圍界定,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行業特邀研究員羅百輝認為,按裝備功能和重要性,裝備製造業主要包含三個方麵內容:

一是重大的先進的基礎機械,即製造裝備的裝備??工作“母機”,主要包括數控機床(NC)、柔性製造單元(FMC)、柔性製造係統(FMS)、計算機集成製造係統(DIMS)、工業機器人、大規模集成電路及電子製造設備等等。

二是重要的機械、電子基礎件,主要是先進的液壓、氣動、軸承、密封、模具、刀具、低壓電器、微電子和電力電子器件、儀器儀表及自動化控製係統等等。

三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包括農業、能源、交通、原材料、醫療衛生、環保等)科學技術、生產所需的重大成套技術裝備,如礦產資源的井采及露天開采設備,大型火電、水電、核電成套設備,超高壓交、直流輸變電成套設備,石油化工、煤化工、鹽化工成套設備,黑色和有色金屬冶煉軋製成套設備,民用飛機、高速鐵路、地鐵及城市軌道車、汽車、船舶等先進交通運輸設備,汙水、垃圾及大型煙道氣淨化處理等大型環保設備,大江大河治理、隧道挖掘和盾構、大型輸水輸氣等大型工程所需重要成套設備,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及現代設施農業成套設備,大型科學儀器和醫療設備,先進大型的軍事裝備,通信、航管及航空航天裝備,先進的印刷設備等等。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行業特邀研究員羅百輝表示,裝備製造業是為國民經濟提供各類技術裝備的製造業,東莞裝備製造業專項技改項目主要包括:通信設備和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金屬製品業等行業中的生產投資類產品的全部企業。

二、東莞裝備製造業專項技改項目申報條件1.項目承擔企業必須是在東莞市行政區域內經工商部門依法登記注冊,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全部產品或主業產品屬裝備製造業產品的企業;申報的項目必須是在企業營業執照規定的範圍內;2.項目承擔企業必須具有規範的生產治理、技術治理製度,以及健全的財務治理機構、嚴格的財務治理製度和合格的財務人員,依法納稅;3.企業上一年銷售收入在1500萬元以上(含1500萬元),上年度繳納各項稅金(含免退稅部分)占銷售收入的比例不低於4%;4.有必要的專業技術人員;5.有必要的研究、開發、生產設備。

申報程序1.東莞市直屬企業的項目直接報送東莞市經貿局技術進步與質量科。

2.鎮(街)企業申報的項目一律先報送所在地鎮(街)經貿辦和財政分局,由鎮(街)經貿辦、財政分局初審後再上報東莞市經貿局技術進步與質量科。

3.各有關行業協會、學會也可以推薦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

重點扶持領域(一)通信設備及計算機製造業:計算機整機、網絡設備及零配件,通信終端設備,電子元器件及新型電子材料;(二)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電動機及微電機(包括交直兩用的通用及專用電動機,控製微電機及驅動微電機,高效節能環保型動力設備),通信電纜及光纖、光纜和專用新型電源產品等;(三)機械設備製造業:通用數控機械設備,高速、重載、精密、特種軸承,電子元器件專用設備、電子整機裝嵌設備、紡織服裝和製鞋專用設備、塑料加工專用設備、環境汙染防治專用設備、食品和飲料生產加工專用設備以及精密、大型、長壽命金屬鑄造模具和塑料用模具等;(四)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專用特種汽車,汽車(轎車)用發動機配套件、車用軸承、車用電機、車身/底盤電子裝備、汽車安全電子設備、電子遙控器、電氣分配和電子導航係統、汽車電子儀表等。

三、裝備製造業的轉型發展之道中國“全球製造中心、世界工廠”的角色麵臨轉型,羅百輝指出,中國製造業的有效出路是實行產業升級、節能減排、低本高附價值轉型。珠三角、長三角目前的生產成本已開始超過許多東南亞國家,對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如家電、電子、紡織服裝、印染、化工原料和玩具業產生巨大影響。

1)、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裝備製造業、化工行業落後產能過剩,國家著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鼓勵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裝備製造業、化工業的發展。國務院2006年6月正式發布《國務院關於加快振興裝備製造業的若幹意見》,明確了我國振興裝備製造業重點突破16項裝備和產品,並從6個方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麵提高我國裝備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同時國家出台的《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暫行規定》及相關措施,優化了產業結構,控製了產能過剩,鼓勵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裝備製造業的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也由此開始。在上述政策的引導和扶持下,典型影響行業是機械製造行業企業,這其中包括眾多電子機械、化工機械、服裝食品機械行業等。

2)、行業:節能減排風尚“節能減排”是高耗能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直接動因,而節約能源、降低成本、扶持高資源利用率高生產力企業做大做強、優化行業資源配置是“節能減排”政策導向的源動力。伴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國年均經濟增長速度接近10%,但如此高速發展是以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汙染”來帶動產出為代價的。中國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僅為3.8萬元/人年,是美國和日本的4%、德國的5.5%。麵對上述狀況,中國專家呼籲:“中國的傳統製造業在創造巨大財富的同時,也已成為能源消耗的大戶,改革已經迫在眉睫。”2007年被稱為“節能減排”年,我國的“十一五”規劃確定,未來5年要節能20%。目前我國工業中,重工業的發展快過輕工業,重工業中又是高耗能行業的發展最快。2007年,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和電力6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增長20.1%,增幅同比提高3.6個百分點。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2007年以來,國家加大了對高耗能行業的調控力度,從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及煉焦、化工這5個行業運行情況看,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但總體增速依然偏快。

3)、企業:經營成本價值中國製造行業的地位正在逐步被高成本、低價位策略所侵蝕。應對這一變化,中國製造企業有兩條出路:一是向成本更低的地方轉移,比如轉到中國中西部地區,這是短期行為、飲鴆止渴,這種簡單的產業轉移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是拖延擴散產能過剩、貿易失衡和環境汙染等深層次問題,能否理性地承接具體的轉移項目是各地政府和環保部門的一道難題,更何況很多製造企業在考慮到勞動力和土地、廉價的物流等這些綜合經營成本後,很難下定決心進行遷移;二是實行產業升級,提升產品的質量、檔次、技術含量以及自有品牌,進而提高產品的價格,提高“中國製造”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樹立品牌和自主創新技術積累雖然需要長期努力,但卻是解決中國製造業中勞動密集型企業麵臨的“全球製造中心”地位被改變的根本解決方法。

3、2010年發展對策2010年已經到來,在為2009年取得不凡業績興奮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熟悉到,我國裝備製造業發展麵臨的內外部環境依然還很嚴重,企穩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運行的態勢還不平穩,各地區、各行業之間發展也不平衡。一些產業結構不合理、部分產能過剩、落後產能難淘汰等問題,有進一步加劇的趨勢。前不久,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苗圩在分析我國裝備製造業麵臨的主要問題時指出:世界經濟複蘇仍然脆弱、不穩定,對我國經濟發展不利的影響在短期內還是難以有根本的改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勢頭有所抬頭,非凡是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在加強。種種跡象表明,我國裝備產品出口麵臨著難度,可能還將延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目前中國製造業占全球製造業的比重已超一成,到2015年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國家。但是中國仍不是製造業強國,正開始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挺進。中國國際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行業特邀研究員羅百輝認為,目前中國製造業必須把加大調整產業結構力度、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產業升級,重點做好五個方麵的工作。

1、要抓緊出台相關實施細則。

《裝備製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共有9項實施細則需要製定,目前已出台5項;尚未出台的4項實施細則,要加快協調,確保年底前全部出台。

2、要進一步加強技術改造工作。

加快實施投資計劃內技術改造項目,跟蹤檢查項目執行情況,確保取得投資效益;根據行業發展需求,提出明年技術改造的方向和重點,做好項目儲備,完善重點項目庫;加快建立推進技術改造的長效機製。

3、要重點抓好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

盡快出台《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認定和示範項目實施辦法》和《投資項目設備評估治理辦法》,為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創造良好環境;研究製定《做強做大裝備製造業行動綱要》,發布《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明確推進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的方向和重點任務等。

4、要加快推進企業兼並重組。

盡快出台加快推進裝備製造企業兼並重組的指導意見,增強政策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努力消除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製兼並重組的政策障礙。製定促進風電設備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防止產能過剩。

5、要抓好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

綜合考慮市場需求和支撐條件,初步考慮選擇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通用飛機和支線飛機、高速軌道交通設備、高性能船舶等作為新興支柱產業培育的重點領域。研究製定《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行動計劃》,發布《海洋工程裝備科研項目指南》和《新船型開發科研項目指南》,製定通用飛機和支線飛機產業化扶持政策。通過製定發展政策,依靠技術進步,創造新的市場需求,培育新的增長點。

||客服中心|||| |

地址:北京市東(dong) 城區建國門內(nei) 大街18號(恒基中心)辦公樓2座8層 郵編:100005

電話總機:010-58280809 傳(chuan) 真:010-58280810,010-58280820 會(hui) 員服務郵箱:member@anexpatinsingapore.com
會(hui) 員服務熱線: 010-58280888,010-58280836(工作日上午8:00-12:00 下午13:30-17:00)

Copyright © CCCME 华体汇体育登陆 版權所有 |

本網站將在文章轉載後一個(ge) 月內(nei) 支付原創作者稿酬。請未及時領取稿酬的作者及時聯係信息部,如超過6個(ge) 月未領取者,將被視為(wei) 自動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