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行業研究網
時間:2009-11-10 00:00:00
與人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鎖具行業近年發展迅猛,中國已經成為世界鎖具生產大國,並且形成了最主要的三大生產基地,浙江、廣東和山東。隨著中國住宅和汽車等幾大支柱產業的發展,極大帶動了鎖具的消費需求,中國鎖具行業目前年銷售額已經達到300億元人民幣。
鎖業市場蛋糕的進一步增大,伴之而來的將使企業麵臨更多的機遇和更大的競爭。
目前,國內鎖具市場供過於求,價格普遍下降。國內鎖具企業的銷售渠道正在發生變化;一種靠銷量來贏利,薄利多銷,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低價位的銷售群體正在逐步形成,而且這種低價位競爭愈演愈烈。價格是消費者購買鎖具時看重的第一因素,其次為質量。當企業以低價競爭作為主要的銷售渠道之後,質量便成為了檢驗鎖具品牌能否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的主要標準。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也是產品能否站穩市場的根本,據行內人士透露,鎖具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我國目前鎖具專業化生產程度不夠高,導致行業進入門檻偏低,一般出資十來萬元,聯係幾家加工廠,再叫上幾個工人就可以進行生產了。這樣的產品基本上屬於中低檔。
2001年,溫州五大鎖王評比之後,引來的“跟班?風,短短8個月內,就冒出了150多家小鎖廠。這些小廠的出現,給鎖具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帶來了隱患。同時,落後的設備也是鎖具走向高、新、尖的瓶頸。
國外鎖具生產一般都是自動化或半自動化,而我國基本上屬於“土槍土炮外加人工裝搭。鎖具的表麵電鍍是鎖具質量的重要標誌。電鍍差之毫厘,價格就會差之千裏。雖然,鎖具工藝已經與國外相差無幾,但電鍍處理的差距,大大削弱了中國鎖具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鎖的質量一般要從安全、防盜、外觀等方麵進行考察,目前防盜門、汽車等鎖都有行業標準,但國家通用的鎖具標準還在製訂中,這也使得鎖具行業缺乏行業自律,假冒偽劣產品橫行。
隨著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種高檔建築、豪華商品房的大量湧現,與之極不適應的就是我國的鎖具市場還停留在原有的古老生產和供應上,強大的鎖具需求市場已引起國外企業的注意,不少外國著名製鎖企業已紛紛湧入中國,占領了大部分的高檔鎖具市場。
這樣一來,國內企業一方麵麵臨著同行企業的激烈競爭,另一方麵又要麵對加入貿易組織後國際上知名品牌的衝擊。在市場需求變換與激烈的競爭下,我們的低檔鎖具如不及時調整戰略,就有可能失去這一市場,甚至逐漸退出競爭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