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時間:2009-06-24 00:00:00
伴隨財政部支持新能源發展和節能減排政策的出台,合同能源管理(EMC)優惠細則陸續亮相。有業內人士分析,高達萬億的建築節能市場大門漸次開啟。
繼上海之後,北京6月15日公布試行《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扶持辦法》。該辦法顯示,通過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節能量15%-25%的企業,給予不高過項目投資20%的補助,節能量25%以上的企業給予不超過項目投資30%的補助,單個項目的補助資金原則上不超過500萬元。光大證券分析師王海生表示,“北京的政策將在全國產生示範效應,鼓勵政策的出台或意味著國內節能服務市場的啟動。如果按照30%的補助額度,節能改造投資平均回收期將由3年降至2年。”
王海生認為,相關EMC公司將成為北京合同能源管理市場啟動的直接受益者,其中泰豪科技在大型公共建築係統集成市場占有5%的份額,並將因節能產品帶動傳統業務的成長。申銀萬國分析師呂琪則表示,泰豪科技在合同能源管理方麵的業務值得期待,估計今明兩年有可能收購相關EMC公司,並有望獲得1-2億元的合同訂單。
6月15日,12家企業在北京簽訂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協議,意向合作金額近億元。致電泰豪科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公司正積極進入合同能源管理市場,但未透露近期是否已簽下相關合同。據悉,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400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築,其中130多億平方米需進行節能改造,按改造費用200元/平方米算,僅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就有高達2.6萬億元的市場,相當於目前市場容量的60倍。
不過,有業內人士透露,雖然節能服務市場空間巨大,但目前發展也存在融資等瓶頸。據其介紹,EMC公司大都規模較小,多采用無抵押的方式向銀行申請信用貸款,製約行業發展的主要是融資難題。上述人士建議政府進一步放寬信貸,同時設立專項資金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發展。